西西河

主题:星际旅行观后,略谈超光速飞行 -- songcla

共:💬27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想象力

一般学物理的都被广义相对论的美妙吸引住了,所以提出的替代理论也很少完全跳出广义相对论的。不过,驱使爱因斯坦当时思考广义相对论的有两条,任何替代的理论也必须解决这两条。

一是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引力质量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带来的质量,惯性质量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带来的质量。两者的来源不同,但是其差别从来没有在测量的误差范围之外,让人联想是否引力和运动有天然联系。

二是惯性参照系假设。牛顿定律假设宇宙有个绝对静止系,狭义相对论将它扩展到加速度为0的匀速系,但于情于理都知道,这种东西实在太别扭。所以有必要将它扩展到任意系统。

广义相对论将质量与空间曲率相联系,完美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质量分布改变了空间弯曲程度,物质沿着伪黎曼流形的“直线”运动。因为黎曼空间(球形空间,任何直线最终相交)的直线是相互靠近的,所以就成了“引力”。如果有人建立一种基于闵可夫斯基流形(马鞍形空间,平行线是相互远离的)的理论,那万有引力就成了“斥力”了。对反物质来说,它在量子场论的世界线上可以看成是正物质逆时间轴运动,在广义相对论中,它与正物质没有区别——不管反物质月亮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运动,只要是是黎曼空间,就总是沿圆形轨道的“引力”。

广义相对论的起点也许太高,至今能够做的直接实验证据都很少,而无论是直接实验证据,间接实验证据或是思想实验,都没有足够的精度发现理论与实际的决定性误差。因此任何替代引力理论(超弦,M理论)也是基于广义相对论——但是基于的原理可能更深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