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长篇连载》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 2 萨评版 原作 无语中 -- 萨苏

共:💬129 🌺1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六十七章 山东慈禧

  我对认亲这件事有些顾虑,倒不是觉得这件事本身有什么不好,而是考虑到这样做会不会对李富贵的名声带来坏的影响。[萨评:这个“我”一出来,就说明作者在天人交战了,看来那个认太监做干爹的想法,不但令萨感到震惊,作者自己也一样]

  ±±“不错嘛,你也开始从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而且还是长远利益,可喜可贺,可是我认为你计算的有些偏差,不过没关系,以后会越来越熟练的。”李富贵听了我的顾虑后笑着对我说。

  ±±我有点不太服气:“你到说说我那里错了,你把名声搞坏了以后很难找到人才。”

  ±±“这个时代笑贫不笑娼,人们并不真正看重这些,就好像以前,你听说过由哪个医生因为收红包被他的亲朋好友、邻里街坊疏远吗?没有,尽管这些人平时说起医生收红包的问题个个都义愤填膺,实际上大家反而特别巴结这样的医生,希望将来住院的时候能用得上这条关系。他们总是观望,希望别人站出来反对。”[萨评:苦笑,他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虽然医生这个例子我不太欣赏。“收红包”的不仅仅是医生,比如官僚也是,在医疗领域,这使人深恶痛绝,在商业角度出现这种现象里面甚至还有一点“进步意义”--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的时候官僚就像一道壁垒,让你烦不胜烦,却无法得到你正常情况下应该得到的,所以有很多年轻的朋友认为有市场,有产品,怎么算怎么赚的买卖,却往往赔的一塌糊涂。在各种刁难之中,如果有一个家伙只要收了钱就可以帮助你突破这道壁垒, 那也许是一件好事,他帮助你突破了这道壁垒,你给了他报酬,不是蛮好么?我以前给公司做专线,要通过当地的电信部门,常规是十二个星期才能开通,其实呢,跳个线很简单的,哪里用得了这样多时间?碰上那号死羊眼的你真是着急,可是,制度如此,而且那点儿报酬人家电信的师傅干吗那样积极呢?于是此时要是有人肯接受你请客,吃饭,甚至拍上几百块(兄弟的确干过这样的事情,给人家报上几百块钱的的票,老板也心照不宣),然后三天给你做好,难道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假如因为这几百块钱的事儿把这师傅给抓了,兄弟还要大大的抓狂呢]

  ±±“可是他们会在背后议论。”

  ±±“这倒是,可是这可能是所有手段中最无力的一种了,我已经是二鬼子了,不在乎多这么一条。[萨评:实际历史上民众对于“名声”,特别是好名声的政治家,往往弃如蔽履,如同《百万英镑》里面清白的名声。好的政治家可以在被捧上天几个月以后,又被扔下地狱,全看民众自己的利益。举个例子希腊的皮鲁斯到意大利拯救那里的希腊人,与罗马人作战,这可是那些希腊人求着他来的,而皮鲁斯拼了老命打败罗马人以后,轮到他和被救的希腊人谈军费,雇佣兵等等问题,意大利的希腊人眼里皮鲁斯就马上从天使变成了魔鬼]至于人才,我有我的人才观,在这个黑暗压抑的时代,有两种人才,一种如曾左李这样的,由于他们本身非常适应现有的体制,所以都得居高位也展现了他们的才能,可是他们未必能和咱们一条心毕竟他们都是旧式的人物,我就很难想象曾国藩会造反,实际上湘军、淮军都有割地为王的实力,可他们都没有,忠臣哪[萨评:曾国藩是否应该造反,应该说是一个悬案,认为可以造反的,和认为不可以造反的,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当时满清余威尚在,曾要打下江山也不十分容易。曾李系统中,忠于曾国藩,但是如果他造反会一刀砍了他,然后自己自杀以谢的不在少数。其实,曾国藩的处境和准备用第一军团突袭北京杀光爱新觉罗的李富贵并无两样都是有造反把握,无成功把握。也许,曾李的选择也不全是忠诚,也是形势的左右];另有一种人才,他们不能适应现有的体制,这很正常,真正有才华的人要想适应晚清这个社会还真不容易,再往后一段时间他们会发展成革命党,可现在这些人应该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他们的力量又不足以突破这个体制,所以他们对叛逆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反而愿意追随一些比较奇怪的人,[萨评:典型的就是刘备的手下,他部下的人马可谓招降纳叛,所以从性格缺陷角度看,就比曹营人马明显的多。关羽傲慢,张飞暴躁,法正报复心重,张裔心胸狭隘,魏延杨仪窝里斗,都达到极端的地步,这种人才多半个性鲜明,但是他们脑袋里框框也比较少,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也许对李富贵的路子。]我倒对这些人更感兴趣,如果一个人可以看穿我这些荒唐的表象,那他也就满足了我对于人才的要求,所以不要说认太监做叔叔,要不是皇帝赐婚,我还真想娶个妓女作正室。”[萨评:这个不算新鲜,人家韩世忠早就干过啦]

  ±±第二天,正如李富贵预料的那样,太监的确长得颇为古怪,不太好形容,反正和电视上的不一样[萨评:没有具体的形容,这也是没办法,李大人也没法挖一个太监出来看看,只好玩虚的了]。桂三注意到李富贵盯着李总管的时间似乎太长了,赶紧咳嗽了一声,李富贵急忙收回了眼光,赔罪道:“富贵一看到总管大人,就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故此一时失神,还望总管大人赎罪。”

  ±±总管大人到没注意李富贵的失态,他正在欣赏李富贵送的一件钻石制品,这东西目前国内还很少见,听到李富贵这么说,急忙说道:“不要紧,李大人真是少年有为,眼光也是颇为独到,不过这么重的礼,无功不受禄,这让老夫怎么好意思。”

  ±±李富贵心说:老则老已,夫却不见的吧。口中接道:“这件礼物送与公公是再合适不过了,谁不知道皇上最最看重公公,公公高兴了那就是皇上高兴了,我们做奴才的谁不把望着皇上高兴呢?”

  ±±“李大人真会说话,难怪我最近老听皇上念叨你呢。”

  ±±“那真是奴才的福分。”

  ±±这时候桂三在一旁悄悄的把话题往祖籍上引,李隆玉叹了一口气说到:“少小离家,哎,已经好多年没回去过了。”

  ±±“不知公公家乡何处啊。”

  ±±“山东聊城。”[萨评:聊城?那地方有一样下酒的特产可是闻名全国 ?C 铁公鸡。此处出来的李公公不爱财也怪]

  ±±“难怪富贵一见公公就倍感亲切,富贵曾听先父说过,我们家也是我爷爷那一辈从聊城迁到江苏的,富贵还能说两句山东话呢。”

  ±±“那太好了,我还真是好久没见到老乡了。” 李隆玉马上就改用山东话说了起来。

  ±±李富贵虽然昨天恶补了一夜的山东话,可还是感到难以应付,幸好毕竟是北方方言,说得虽然不够利落但听倒是没什么问题,“去年我从江苏带兵北上的时候,还专门去聊城绕了一圈寻根。”

  ±±“那聊城现在怎么样了?”

  ±±“我看还不错,风调雨顺的。”

  ±±“公公与李大人即是同乡又是同宗,会不会带些亲呢?”桂三开始在旁边煽风点火。

  ±±“这倒也保不齐,我看李大人与我年轻之时到有那么两份相似。”[萨评:八成今天李大人刮胡子了。。。]

  ±±李富贵急忙跪倒:“若公公不嫌弃富贵出身低贱,富贵愿以叔父之礼侍奉公公。”

  ±±“这如何使得,李大人功高位重,老夫如何当的起。”

  ±±“当得起的,叔叔年高德勋自然当的起,叔叔就看在我那早逝的父亲面上,照看一下我这李氏的孤儿吧。”眼泪自然又一次跟着下来。[萨评:李大人的眼泪说来就来,这可是第三次表现这一手了,第一次对神父彼得,第二次对咸丰皇帝。。。李大人别是考过电影学院吧?]

  ±±在荣二的帮衬下,老太监也挺配合得演了一出叔侄相认的悲喜剧。

  ±±“叔叔,侄儿还有一事向请叔叔帮忙。”

  ±±“说出来听听。”就说现在的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还是有求于自己啊。

  ±±“侄儿曾听先父言道,我们家有一门远亲还是蛮风光的,说是还有一个姑娘进了宫作了娘娘,可惜那是富贵年纪还小,不记得这门亲的具体情况了,只记得他们家的老姓是叶赫纳拉。”[萨评:这可就不对劲儿了,再远的亲戚,叶赫纳拉也是满族,不可能玩到山东去吧?据说明末有个阿巴泰打到过山东,莫非在那里留下过满洲辫子兵开小差的?不过阿巴泰也不姓叶赫纳拉阿]

  ±±就这事,他还真把自己当我侄子了,居然把家事拿出来摆脱自己。“先帝的妃子里面,好像没有姓叶赫纳拉的,不过这也说不定,毕竟那么多嫔妃,为叔回去替你查查,不过就算查到了,这样的娘娘恐怕也没什么用处。”

  ±±怎么一下指到先帝头上去了,哦,自己小时候听说的那当然应该是道光的妃子[萨评:得,把慈禧当武则天了,嫁给老子在嫁给儿子 ?C 其实这个问题在唐朝不算很严重,因为李唐王室有很重的鲜卑风习,这种游牧民族包括匈奴都有儿子继承父亲所有妻妾(亲生母亲除外)的风俗。不过,满族似乎没有这个习俗,所以,慈禧只能是嫁了一次,嫁给道光的儿子咸丰。]“富贵并不是想走这位娘娘的门路,只是想查处这位娘娘的家世后,认回这门亲戚而已,叔叔也不要光查先帝的妃子,说不定她还有侄女什么的也入了宫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