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柬埔寨游记(2) -- 胡杨

共:💬3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柬埔寨游记(2)

象上次的朝鲜游记一样,我还是无法在河上发照片,仍然只能将有照片的完整版本发在我的博客上,有兴趣的河友上我的博客去看吧。

http://blog.sina.com.cn/u/1403493362

慢慢的前来游览的游客多了起来,世界各国的都有,有的只有几个人,在穿着制服的导游带领下穿索在庞大迷宫般的石塔阵中。眼前几缕黄色闪过,身着僧袍的僧侣在石室佛塔中走过(见图),仿佛千年的回眸。千年的风雨寺庙中的佛像早已消失,石塔中都是空空荡荡的,有的毁于战火荼毒,有的毁于文物贩子的邪念,现在只有一处处石头的遗迹错落在青草绿树中。熙熙攘攘的游人穿梭在其中,大象晃悠着大屁股悠然的走来(见图),好奇的游客时不时递给它食物,逗得它扬起鼻子(见图)。

导游带着我们前行,身边出现了售卖商品的小孩子,年纪都很小,有的刚学会走路没多久,还跌跌撞撞的跟着我们,手里举着个什么商品,嘴里嘟囔着稚嫩的话语,我听不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只是感到不解,他们不上学吗,导游说柬埔寨虽然穷但是做到了教育免费,孩子上学都是不要钱的,但是经常是只上半天,其他时间就自由活动,很多孩子到旅游景点售卖东西,补贴家用。

我们找个地方坐下休息,老板买了一堆椰子,柬埔寨人用大砍刀砍开,插上吸管递给我们喝,暑热中喝到清凉的椰子水让我精神一震,看这些孩子挺辛苦,围绕着我们不停的兜售,我叫住一个垮着篮子的小姑娘(见图)买了她两套吴哥古迹的明信片,这小姑娘居然都10岁了,看着很显小,不知道是由于营养不良还是热带气候造成的,小姑娘挺有个性还想卖给我东西,我老婆嫌价贵摇手不买,小姑娘瞪了她一眼嘟嘟囔囔的走开了,逗得我直笑。

我们休息的地方边上就是另外一处古迹:空中宫殿(见图),这个类似金字塔的建筑上面有座神庙,据说女蛇妖住在上面,要挟国王每天晚上上去陪她(或它)睡觉,白天才能下来去陪伴王后,我们来到塔下面,这台阶非常的陡峭,几乎是80度角,每级台阶非常的狭窄,正常的上去,连前脚掌都放不下,只能横着往上爬,真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修建成这个样子多难为国王啊,我们绕到古迹后面,这里不知道是谁好心建了一个木制台阶,虽然仍然很陡,至少能凑合爬上去,我们手脚并用的爬了上去,我的脑袋几乎顶到前人的足跟。

爬到上来看了看,还挺高,视野很好,俯瞰四周,还真有点在天上的感觉,建筑顶端有残破的神庙,已经破败的不成形状,低矮的回廊用木头支撑着。台湾老板爬到最顶端,做个POSS,我们拍了下来(见图)说可以做成PPT在公司里宣讲。

多年的战乱和贫困使柬埔寨国力贫困衰弱,吴哥的许多古迹都是其他国家或者联合国帮助修缮的,这处空中宫殿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帮助修的。我们下一处景点叫斗象台,来到一处平坦的台子上,吴导游给我们介绍,这里是以前国王观看大象相斗的地方,干吗要大象打架?是为了给国王选择作战时坐骑,台下面的墙上有雕刻的浮雕,表现的是斗大象,战争等场面(见图),斗象台对面是一溜错落分布的两层石雕塔楼,这些塔楼是做什么的考古专家们一直有争议,有人说是用于冥想和争辩的地方,有人说是用于临死的人等死的地方,估计这个和印度教的习俗有关,不过我们吴导游的解释是这是十二生肖楼,柬埔寨人也是和中国一样有着生肖属相,古代如果有两人打官司争执不下,法官就把这俩苦主按照各自的生肖送到塔楼里三天不理会他们,最后看谁体力不支生病或者挂掉就是谁输。这样的断案实在是匪夷所思,以至于我怀疑由于导游汉语不流利或者我没专心听错了,先这样写出来,有懂的朋友可以纠正。

下一个景点叫周萨神庙(见图),是供奉一位叫周萨的神仙,没印象在佛教中有这么一号,可能是印度教的神仙,柬埔寨现在是佛教国家但历史上曾经受印度教很大影响。整个吴哥绝大部分都是印度教的寺庙。

这处庙宇并没有特别之处,之所以选择来这里主要是因为这处遗址是中国帮助修缮的(见图),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参与考古学界国际交往活动,柬埔寨由于和中国的关系密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多个第一次都属于柬埔寨,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维和活动就是参加在柬埔寨的军事维和。

周萨庙规模不大,损毁严重,9座石塔中8座都损坏严重,大家看周萨神庙的照片(见图)有的地方颜色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就是后来修缮的结果,遗址边上有简单的介绍,中国领导人来参观的照片,小吴导游很不客气的说那是他姥爷(江泽民书记)姑妈(吴仪委员)还有他爸爸(柬埔寨洪森总理,目前国家的老大),这些人里除了吴阿姨也姓吴外和吴导游实在是没什么关联,大家哈哈一笑,我在圣庙里转了转,看来这里原来毁损的厉害,许多佛塔都没有了踪影,边上有修复前后的对比,没修复的时候更没法看残破的惨不出是什么,现在总算能看出哪个是佛塔哪个是走廊。修补后的地方是新的浅灰色和原来的石头颜色明显不同(见图),有的浮雕也修补过,我们四下转转,看见一辆中国的吊车停在遗址边上,上面还有中文“泰安”的字样,也许这里算不上是主要的游览景点,游人不是很多,没有买商品的草棚,自然也没有追着客人上天入地卖商品的孩子,我看见一个很小的柬埔寨孩子含着指头在边上转悠,给了她一张钞票,她太小了,还不明白这花纸代表什么,看了看,茫然的握在手里。

我们的下一个景点是达高神庙,这是一处建在高高的平台上的神庙(见图),神庙很高,上面是三座高塔,代表印度教中的三大主神,吴导游也许是怕说的太专业游人听不明白,介绍的时候并没有说大神的名字:湿婆、毗湿奴、梵天,只是说破坏神、保护神、创造神,这庙修建的很高,另外在柬埔寨语言中达是雷的意思。这神殿在修建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被雷劈了,所以国王觉的不吉利就放弃了此处,去别的地方建造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神殿上三座高塔中间的一座顶上少了一块(见图)是被雷击毁的,我们在这里休息,导游说如果要爬上去要一直爬到塔顶,代表进入天堂,不要半途而返,否则对自己不吉利,大部分同伴看着即高又陡的神殿,没有了攀爬的勇气,都在附近的商亭浏览(见图),我很奇怪这里的商业设施为什么都是这么简陋的茅草屋,到了雨季这样的房顶能抵御暴雨的侵扰吗。在我们眼中柬埔寨的孩子真是可怜,就坐在土地上玩耍(见图),脏不脏啊。

上了车导游告诉我们,上午的游览结束,去吃午饭,然后回酒店休息,在外旅游还能午休,幸福啊,这是因为柬埔寨太热了,在中午温度最高的时候在外面游览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此外由于吴哥古迹距离暹粒市很近也创造这样的条件,当地人也有午休的习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地人在两树之间系个吊床,躺在上面呼呼大睡。

顺便说一下暹粒这城市的名字,这个城市曾经被敌人—暹罗(泰国)攻占过,后来柬埔寨人将其光复,起了这个名字算是对暹罗人的嘲讽,是杀死暹罗人的意思,按照导游的话说就是把暹罗人切成一粒粒的,说法很暴力,少儿不宜。泰国和柬埔寨历史上关系就不好,现在也不怎么样,最近看电视新闻,还看到双方军队在边界著名的古迹帕夏威寺附近对峙交火的新闻。

相比之下中国人就宽厚的多,中国把当年一些有歧视内容的地名全改了,比如中国朝鲜边境的安东市改成了丹东,把中国越南边境的镇南关改成友谊关等等。柬埔寨人对中国一直很友好,西哈努克亲王和从毛泽东开始的中国历代领导人都是朋友。现在干脆长住在中国不回来了。

在旅游车上我看到在街边的摊位上有不少大玻璃瓶子,里面是浅黄色的液体,游伴们多认为是某种饮料,我猜是汽油,结果是我对了,在柬埔寨有许多摩托车,日本的居多,也有中国产的,除了正规加油站外,有些人把汽油装在玻璃瓶子里卖,质量不如加油站里的好,但是价格便宜,也有市场。

我们来到市中心的一家中国餐厅,好象是叫木房子(见图),因为后来我们基本上都是在中国餐厅解决吃饭问题,去了好多家,记忆有点混了,这家餐厅好象都是接待旅游团,菜做的一般,没什么味道,感觉缺油少盐的,但至少能吃饱,老板是上海人,在我们埋头大吃的时候溜达过来闲聊,我们问他怎么没见到当地人来吃饭,老板说当地人吃不起的,这样普通的饭菜当地人还吃不起?我们有点意外,老板说当地人就算是公务员每月也就几十美圆的收入,是无法来消费的,那餐厅没有客源岂不是赔了,老板肯定“在这里开餐厅不赚钱的,我们有别的生意,开成衣厂。”我了然,对妻子说,这里的劳动力很便宜,比国内还便宜,所以在这里办服装厂这样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是有道理的。

回酒店的路上,台湾钟老板说要请大家吃水果,几个人下车,抬了几箱香蕉山竹上来,大家分吃,那香蕉很小,没有我的巴掌长,但还很好吃,不知道为什么和国内的味道不同。拿起山竹,费好大劲才剥开,皮太厚了足有一厘米,蒜瓣一样的果实很小显得没多少,一口就吃完了,我还看到这里卖的西瓜,非常的小,和国内的田瓜差不多大,我怀疑这里的水果个小子皮又厚是当地不善于育种的原因,同是农耕民族,中国的经验更丰富,经过优良品种的培育,水果都比这里要大许多,不过也许是这里的水果少用化肥农药的原因,味道还是不错的。

回到宾馆,我先打开空调然后一头扎进浴室冲了个澡,让燥热的身体凉下来,抓紧时间睡觉,下午去参观世界的奇迹——吴哥窟。

吴哥是梵语,Angkor的意思是“圣洁的城”,窟的意思寺庙,和我们理解的石窟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吴哥寺其实是建筑在平原上,几乎是一座城池,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建造了将近100年,直到国王去世50年之后才完工。

尽管事先看到过吴哥窟的介绍书籍画片照片,对它的形象已有相当的印象,但当我们来到它面前时还是被震撼了一把,这种目光发直,只想叫我的天的感觉我以前在西安兵马俑坑前,在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前都有过,现在它又来了,我望着前的一切,在想这不是海市蜃楼你也没有在做梦,尽管这很象是梦,这是真实的,你是中国公民,你飞了几千公里来到这里,你站在一个奇迹面前,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奇迹,是人类的奇迹。

吴哥窟是一座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全部用石头建造,真是奇怪,这附近都是平原,哪里来的石头,多达几十亿块巨石,30亿吨石头,有的巨石单个重量就超过8吨,导游说是从距离几十公里外的荔枝山运来,当时用5000头大象。寺庙全部用岩石块紧密的重叠而成,石块之间也不用灰浆或其他黏合剂,只是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律以及本身的重量结合在一起。吴哥建筑规模宏大,错综复杂,富丽堂皇,包括台基、回廊、石塔,建筑细部装饰精美,成为柬埔寨的标志。

吴哥寺被围在水中央,那是吴哥的护城河,但是那河太宽了,会误认为是水波不兴的湖,湖水中心庞大的石头城堡就是吴哥寺。人们进入吴哥要经过一座桥。这由石头垒起来的桥长1/4公里,,当地人称呼为“天界桥”被视做天地间的彩虹,据说通过此桥的人可以进入天国,长长的桥上仍然有那7头的神蛇作为栏杆。

进入吴哥的大门,是个宽敞的广场,宽阔的空间绿草茵茵,地方是如此的宽敞,以至于我看到在草坪中竟然搭了个舞台,一些工作人员正在摆放椅子,布置电线,导游说这里晚上会有演出,补充了一句,很贵。也许吧,就象在太庙请三大男高音扯开嗓子挣美金一样。这里在古代是国王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据说每当国王举行圣典时,就有30万盏油灯点燃,寺庙内明如白昼。

广场中间,一条长长的大道笔直的通向主殿,大道高出地面1米多,由巨大的石板铺成,把大门和主殿连成一个整体,大道两侧仍然用饰有七头蛇神的石头栏杆。草坪上一些猴子大摇大摆的蹿来蹿去,一些游人对它们大感兴趣,对着它们拍照(见图)。吴导游叮嘱我们,这些都是野猴子,面对它们要小心,不要距离过近或者有让它们误解的举止,别被它们抓咬受伤了,印度的猴子一向有名,印度教著名的史诗《罗摩》中描写过一只神猴哈曼奴,这家伙神通广大,帮助主人公罗摩战胜魔王,据说后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的原型就是他,吴导游和我们开玩笑,你们的孙悟空有72变,这里的猴子只有两变:大便(变)和小便(变),逗的我们哈哈一笑。

吴哥窟的前面是一池碧水,据说可以在水中看到吴哥倒影,我们来的时候水不是很深,没有看到,在这里放着吴哥倒影的明信片请大家领略。

吴哥的主殿建在三层台基上,共有约20层楼高,第一二层为长方形,第三层为正方形。我们进入这庞大的石头迷宫,第一层台基的走廊里是让人叹为观止的浮雕,长长的几乎没有尽头,后来回国查资料,长廊有800米,描述的是印度教中的故事,题材为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呵婆罗多》,浮雕上表现着猴王军队与魔王军队征战的场面,数米高的墙壁上密密麻麻的雕刻着数不清的人物,兵器,战车,放眼望去长廊上都是浮雕,让人眼晕(见图)。这层回廊上有屋顶覆盖,避免了风吹雨淋,所以浮雕保存的相当完好。

第二层回廊比第一层要高出7米,总长430米,回廊的墙上刻满了石雕,主要是婀娜多姿的仙女(见图),还有莲花形的石刻装饰。这一层中有方方正正的象游泳池一样的地方是国王的沐浴场所(见图),国王去圣庙前要先在这里洗干净身体,这样的浴池有4个,国王要全部洗一遍,我们留连于此,欣赏着墙上的浮雕(见图),上面就是吴哥窟的高塔。我老婆脚病犯了,看着高高的台阶犯愁说不上去了,随便,我自己上去,她会后悔的,我登上台阶,来到最高的平台上,这里就是第三层,呈正方形,建有五座高高的石塔,这层是只有吴哥皇室成员才能进入的圣地,这里仍然是四面回廊,中间就是那著名的五座高塔,站在塔的台阶下面,抬头望去,脖子仰到酸疼,高塔是五座,中间一座特别高,从正面看去就会看到3座,柬埔寨国旗上也正是这样的剪影(见图)。

通往高塔的石梯非常的高非常的陡,几乎是与地面垂直的,大概有80度角,每级台阶的阶面非常的窄,大约只有15厘米,更要命的是千百年的岁月已经将台阶磨损的呈了弧面,这台阶是如此的高,有13米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而且一下子到顶,没有休息的地方也没有扶手,如果要上去真的是得爬了,不过可能是因为在维修也可能是太危险,这里现在已经拦上了,禁止攀爬。这里台阶的陡峭还出过故事,1973年一对法国夫妻来到这里游览,在爬这坡度很陡峭的石阶时,妻子不慎摔下死亡,丈夫自然是很悲痛,为纪念妻子在这里修建了一条楼梯。

现在台阶是不能上去了,我围绕着石塔慢慢的走着,我在长长的走廊中穿行,阳光透过窗上的石柱栏杆撒在墙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仿佛有种时光穿越的感觉,我好象走在千年前的吴哥中。

石塔下一名中年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坐在那里用期盼的目光扫视着游客,我回到了现实中,掏出钞票塞给她。

从佛塔上下来,来到吴哥窟的侧面,这里的墙上仍然有数不清的浮雕,但是保存的效果明显很糟糕,远远不如西面围廊的浮雕,仿佛被撒了层面粉似的,变的模糊不清,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刚开始修缮吴哥窟的时候印度专家使用了擦光粉清洁浮雕,加快了石头的磨损,导致石雕逐渐泯灭,真是太遗憾了。

吴哥窟是如此的庞大,以至于参观他都成了浩大工程,我都走累了,正在疲惫之时,就在距离神殿不远的地方忽然看到一群孩子在踢足球,一个个光头赤脚的孩子在土地上兴奋的呼喊奔跑着,追逐着足球,欢乐的声音传到路过的游人耳中,他们也许不知道近在咫尺的石头建筑是多么著名的古迹,但他们知道欢乐就在脚下,我们慢慢往外走,我的心中充满不舍,端着摄像机把一切都摄入镜头。

吴哥窟里到处是石头雕塑,有大量的浮雕(见图),甚至桥的栏杆或者围墙也都是由七头蛇组成,这7头蛇或者七头龙的形象在柬埔寨到处都是,建筑前的围栏杆也是。我边走边回头,庞大的石头建筑慢慢的消失在身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