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一篇可以用来观察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研究报告1 -- wqnsihs
三、类金融控股企业的行为模式之一:盲目多元化
多元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四大基本经营战略之一,是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也称为产品线扩张战略。多元化战略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战略,它能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曾出现过多元化热潮,许多世界著名企业纷纷推行多元化经营,但失败比成功多。
目前中国企业家普遍接受一个理念:企业家的使命不是延续经营,因为延续经营无法摆脱一个企业的自然寿命。他应当是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各种资源,不断对资源进行组合加工,以使其蜕变成一个更大的企业。而其中的每一次蜕变,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一个新的自然生命周期。从GE、IBM、克莱斯勒、JP摩根集团等世界著名公司的发展史上看,其每一次的战略转型与经营蜕变,都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新的生命成长空间。寿命长的企业是善于资本“贸易”和善于融资的公司,经营企业就是为了扩大规模而不是延续经营,要以企业买卖为主业,而不是以实业经营为主业。当产业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都在考虑超越原先的定位,做大做强的观念正在成为主流。类金融控股企业不再拘泥于“深”和“精”,而是都在积极求“变”。这种转变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例如十年之前的家电业巨头,有几家存活下来?而存活到今天的产业巨头,除了垄断型企业,有哪个不是善于发现并快速追随市场热点的,这就是类金融控股企业多元化扩张的 “创新精神”。
1、多元化的动机
类金融控股企业多元化的动机首先是逐利效应。纵观有关资料,目前国内金融控股企业多元化有四个流派:
(1)、构造融资工具
德隆属于的构造融资工具派,其要点是不断并购企业,然后或者用控制的企业股权抵押到银行贷款,或者担保贷款,或者让上市公司溢价收购获得资金。
(2)、占座卖高价
东方集团属于占座卖高价派,其要点是通过新建或并购进入外国跨国公司将要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领域,例如金融、零售和电信,然后择机高价卖给跨国企业,获取超额利润。
(3)、垂直产业链控制
新希望集团属于垂直产业链控制派(即肥水不流外人田),把从原材料生产到销售网络的所有环节全部控制,获取垄断利润和系统利润。
(4)、非相关产业扩张
海尔集团属于非相关产业扩张派,其要点是只要能够为进入世界500强服务,不管什么领域,一概进入。都不是什么产品线扩张。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哪里的预期收益率高,资本就会流向哪里。产业投资回报率和行业成长性是决定产业资本流向的最大因素。中国的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多余的资本有投资需求,在原有业务上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是选择之一。受行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热点转移的双重影响,当在自身所在的行业继续扩大投资的选择不如把资本投向别的领域划算时,必然会将手中的资本投向别的领域。
(5)、天花板效应
第二个原因是天花板效应,即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却无法产生相应的效益,甚至出现效益递减的现象,使得企业家会产生投资其它领域的冲动。目前许多制造业主业所在的行业增长空间日益受到挤压。例如家电业不到5%的微薄利润是公开的秘密,家电业的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企业在家电上加大投入已无多大‘钱途’。少许赢利或者是亏损已经让家电企业们感觉到生存环境的恶劣,出走成为必然选择,一些企业开始通过多元化方式进行大规模资本抽逃。这已是家电行业的第二次大规模资本转移。PC等IT业务带来的利润已经明显偏低,也是联想、方正通过涉足金融进入传统行业的原因之一。而五粮液董事长王国春在解释五粮液的多元化投资战略时说,“这是为多余的资本寻求出路的必然选择。五粮液品牌已经做强,规模在中国白酒业中已是最大,但跳出白酒圈,五粮液规模还是不大。要想扩大规模,在白酒业普遍萎缩、增长空间不大的情况下,选择产值高、规模大的金融业投资是顺理成章的事。”从产业角度,资本的跨行业流动正是消费升级、产业调整的必然现象。
避免资源过剩或闲置,追逐收益最大化是资本的本能。然而在类金融控股企业发展中,人性对于利益的欲望远远超越了资本的自然属性,大量出现与资本分离的以人的主观意志为中心的投机运作,所以不区分资源剩余和借贷资本之间的本质区别,以赌徒的心态进行资本游戏,大多以惨败收场。其他民营企业与德隆的问题是同样的,所使用的投资资金是短期负债,而不是自有资源的过剩或闲置。
(6)、避险效应
第三个原因是避险效应。即在自有资金较为充裕的情况下,为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一定限度的非相关领域投资。
目前制造业竞争异常激烈,例如中国多数电视机厂商毛利率低于10%。电脑业联想的毛利率亦只有13%左右。价格战、概念战以及各种各样的营销方式已经在市场上用得十分成熟。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和附加值,制造企业的资本流出就是必然的。许多民营企业家认为多元化是中国制造企业的存活道路之一。
目前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已经不成其为争论的焦点,甚至已经不再用多元化这个视角来看待跨产业投资冲动,而是认为如果企业要做大做强,投资行为就必须多元化。
(7)、抗风险
第四个原因是抗风险。中国企业家普遍有对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的担忧和对市场竞争的恐惧,所以危机感极重,总是担心企业的明天。为了抵御这种风险,他们自然选择了做大做强。而且规模大可以大而不倒。
德隆就曾经自得但明显暗含威慑意味地向《经济学家》杂志一名记者透露:德隆已经大到成为这个市场的一部分,大得不能倒。这是一句在西方金融市场上耳熟能详的格言,也就是德隆认为自己已经达到将德隆的非系统风险扩展为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这与一个人绑着炸药包闯进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挟类似。对此,另外一种解释是做大企业,然后将银行套进来。对中国金融市场的这种理解,大概就是德隆不顾风险(绝大部分是别人的风险)拼命做大的原因之一。
2、企业多元化的客观原因
(1)、中国市场容量巨大
企业热衷于盲目多元化的主要客观原因首先是中国市场容量巨大,在某种程度上,行业机会下的市场足以支撑企业的巨额利润或规模。中国移动分拆后短短几年跻身世界500强之列便是证明。
(2)、技术壁垒消除
另一个原因是技术壁垒消除。例如近年来,中国许多制造业在多个行业之间转换和切换成为一种常态,例如做电表起家的奥克斯一路从空调杀到汽车业,声称“汽车没有什么特殊性”。同样,从生产VCD/DVD、电视机、PC、手机,到生产汽车的企业也不乏其人。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热点的转移,许多制造业都在不断进行行业切换。究其原因,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在“市场换技术”的模式下,很多看似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实际已经实现了非常到位的标准化,以至于位居产业链低端的制造型企业不至于为缺乏核心技术操心,这种“后发优势”大大降低了产业切换的壁垒和成本。事实上从行业新进入者“后来一样可以居上”的语气来看,技术并不是问题,例如以前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汽车制造已被称为单一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另一方面,专业人才、原材料、劳动力等其他生产要素现在在中国都处于供大于求状态,而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唯一稀缺的就是资本和市场准入,资本在产业切换决策中的重要性上升。解决了资本问题,以上两点足以大大帮助制造业企业们实现频繁的行业切换。
所以对于中国的制造企业来说,市场巨大、规模效应、技术贸易、后发优势使他们在面临新行业萌发的市场良机时,进不进入新行业是一个不难做出的选择。同时产业的发展是不断演进变化的动态过程。就某个产业而言,其从产生到成长再到衰落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在市场化的条件下,随着行业之间的此消彼长,相对而言哪里的收益率高,资金和投资就会流向哪里。对于资本来说,这种微观理性是无可厚非的。
(3)、应付激烈的国际竞争
为了应付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规模也必须努力做大。海尔、TCL、联想等企业的规模仅仅相当于索尼、飞利浦、IBM等真正国际企业的5%至10%。
(4)、VIP效应
另外一个客观原因是VIP效应。目前存在一个现象,即如果民营企业不与特权阶层交好,不但难以超速发展,既使一般发展也难以维系。民营企业并不生来就偏好市场竞争,当行政特权仍掌握大量资源的情况下,与特权结盟能获得比市场竞争更低的成本,因此民企比国企更愿意寻求特权的保护。而如何得到特权的青睐,在目前某些地方以GDP为先的政绩观下,只有做大规模才能引起官方的注意,才能获得额外的社会交换收益,因此民企有做大而非做强的冲动,这就是民企的“VIP(VERYIM-PORTANTPERSON)效应”,或称为“挤入上流俱乐部效应”。而如何做大?进入金融业,利用其渠道为产业扩张提供融资便利是关键一步,更何况地方金融机构一直是地方政府的金库,掌握了地方金融机构更提升了自身和政府交往的筹码。
所以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企业的多元化扩张冲动和金融环境成为构造资金链、控制金融机构和资金链断裂的基本动力。按照国际经验,这种动力如果有合适的金融市场和融资渠道支持,还是有可能促进产业整合和经济发展的。例如美国在第四次并购浪潮中所形成的杠杆并购(“垃圾债券”并购)和资产重组并购就是依靠其高度发展的金融市场发展起来的。
3、多元化的问题
(1)、中国企业失败的第一个因素就是非相关多元化
但是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失败的第一个因素就是非相关多元化。因为一个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协调活动和可能造成的决策失误就越多。无关联多元化使企业所有者与高层经理进入全新的领域,因对购并对象所在行业不甚了解,往往难以作出明智的决策,同时这种购并还使得企业分支机构迅速增多,极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另外,多元化投资还将迫使企业从主业中撤出相当部分资金投向外围业务,这对长期培养起来的主业发展显然是一个重大的制约。长期来看,这不仅可能造成资金低效耗散,还会加剧主业长期循环下跌趋势,破坏核心竞争力,酿成主业“空洞化”的格局,海尔集团就是典型例子,本来他们可以做的更好。
(2)、中国企业扩张没有长期资金来源
中国企业扩张最大的问题实际上除了扩张动机不纯、并购对象选择不挑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长期资金来源。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上,长期资金除了内源性融资外,还包括并购基金、私墓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注重长期性回报资金,这些资金来源稳定、风险分散、期限较长,适合支持产业融资。所有这些融资渠道在当前中国都不存在。
(3)、扩张的支付方式是另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扩张的支付方式。实际上西方企业扩张的主要模式是并购,而并购并不主要是现金支付,股票支付、综合证券支付、管理层期权支付和债券支付等等是主要方式,它们都依托高度发展的金融市场。目前我国企业的扩张模式主要依靠新建企业,要投入大量长期资金,并购比例不大,即使是并购,也主要支付现金,从而增加了长期融资的压力。在这个条件下进行多元化的扩张,只能寻求非规范的融资渠道,建立可以自己控制的融资平台:金融机构,为了维护这一融资平台而不得不付出高昂的成本。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一篇可以用来观察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研究报告12 9 wqnsihs 字12994 2009-12-05 18:39:36
🙂为什么日本金融业全行业亏损? 庄汀 字143 2009-12-21 06:34:35
🙂【原创】一篇可以用来观察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研究报告11 9 wqnsihs 字13240 2009-12-05 18:38:57
🙂【原创】一篇可以用来观察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研究报告10
🙂【原创】一篇可以用来观察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研究报告9 6 wqnsihs 字15644 2009-12-05 18:37:20
🙂这部分也不完整 1 昨夜星辰 字0 2009-12-06 00:42:43
🙂抱歉,是西西河限制发帖字数,被吃掉了,补充在下面 3 wqnsihs 字14914 2009-12-06 01:00:28
🙂【原创】一篇可以用来观察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研究报告8 9 wqnsihs 字13875 2009-12-05 18: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