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游园惊梦(四) -- 本嘉明

共:💬21 🌺1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游园惊梦(四)

<游园>本想瞎聊聊上海和教育,看来楼势必要歪,索性歪到哪里算哪里。

(一)

一胎化导致提前老龄化,大家没有异议。

但一胎政策要不要立刻枪毙,倒要请专家好好研究,我们民科不能瞎来。

教育对于老龄社会的建设性意义,小本本来打算稍晚说的,现在就提上来同大家讨论吧。首先说一句,教育并不是对付老龄化的唯一法宝。

一个组织搞一件事,比如公司接个project吧,千头万绪,有些事很重要,但并不是排第一梯队的大事,您得看主观客观条件。

老龄化对于中国,就排在我说的三件大事后面。因为:

1)老龄化必然要来,把它想得无比恐惧也没意义,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嘛。

2)全球皆老龄,咱并不是出头椽子。欧洲人口的穆斯林化,更麻烦。

3)老龄其实不全坏。

为什么说不全坏?日本老龄,可“老”出大毛病啦!

但中国的老龄化,大大地不同。

首先,日本的老龄化,是经济发达后的自发现象,越发达地区越不愿意生孩子;而中国是有意为之,早早地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一刀切,实际上减少了低素质人口。

其次,老龄化是中国一胎政策的产物,但只是中间产品,一胎化的最终目的是减少人口,至少减少新增长数。长痛不如短痛,晚痛不如早痛,中国人口减少,对中华民族,中华大地,都是好事。“未富先老”和“富了再老”,不能确定哪个更好,因为富了再老,每个人后半辈子的开销很大,人死如灯灭,厚葬之类的有多少意义呢?更何况那么多人挤着,不一定富得起来。

现在很多人说,这次金融危机,中国即便不是赢家,那至少不是输家,这是大错特错。中国同美国的经济关系,是个初中物理的“连通器原理”,一损俱损。欧盟旁边有两个落后地区,东欧和北非(提供劳力,市场,和XX空间),所以多少有条退路;而美国没有,只能揪牢东亚(墨西哥人力素质远不如东亚,有东亚这个浅表富矿,什么都有了)。美国作为最终市场,危机显露得早,中国一则奥运会前已经打压股市房市,二则迅速上4万亿,三则危机传导到中国,本来就比美国要晚一阵,四则省吃俭用惯了,有余粮。这四条,才争取到一点应变时间,但这点回旋余地,很快要用完。

中国的“铁公机大跃进”,早一年规划筹备,哪怕一年,就好多了。

第三,中国前30年的开放,走的是“内部殖民,原始积累”的路子;而随后50年,可能走“内部移民,持续发展”的路子,而沿海地带的老龄少子化,能打破沿海原居民的抗拒心态和抗拒能力,帮助这一进程。

日本老龄化,只有坏处而无好处,原因一是日本“一亿总中流”,社会扁平化齐头并进;二是文化极不开放,不接纳外族人口。这第一条使日本无法长期维持“内部移民”,农村愿意进城苦拼的青壮年很快被消化干净,剩下不愿进城打拼的,在政府溺爱农业的摇篮里躺着吃奶。这第二条使外籍人士很难取得日本国籍,在90年代至少要在日本生活15年以上,现在不知道如何了。而中国这两条,恰恰都没有。

作为在加拿大的移民,小本认为“吸纳移民”是个一本万利的路子。

你一个农户养了头猪,过年杀猪吃肉,那整条猪身上,有好肉,有孬肉,有瘦肉,有肥肉。单吃好的吧,想想养这么大不易,舍不得那些零碎。那最好,就是天天赶集,看见上好五花肉,割两斤,其他的就不关我事。但这样爽是爽了,你得有那闲钱。

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如上海大阪,都比较排斥外来人口,有“同城顶替”现象,这是任何政策无法改变的。就是说,上海的年轻人习惯于在上海找工作,倒不一定就正好顶替他们父母的岗位。如果上海的生育率是2以上,那么每两个老人退休,两个孩子顶上,即便经济停滞,大部分工作岗位也优先由本地人接手,外来的“新移民”机会很有限。但在“老龄少子”的摧残下,一个城市要保持活力,就不得不打开大门。大城市,发达地区,自有他吸引人的本钱,可以好好地挑肥拣瘦,天天吃五花肉,挑进来的,都是年纪最好,素质最高的人精。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城市要这样挑肥拣瘦,就要付代价。

上海同北京,甚至天津,都远远不同,因为离帝都太远。所以上海要本着自力更生,每天买五花肉的银子花出去不要紧,只要有钱源源不断进来就行。这里所谓的“钱”,就是大都市的自身优势和吸引力。

(二)

我们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一,中国要不要继续支持超大都市圈的发展?

中国在新中美联合公报里,已经事实上G2了,只不过儒家虚伪,中了举发了财娶了小,面子上还绷着。高处不胜寒,中国除了赶紧自强,把世界第二的光辉壳子填填满,别无他途,没看见举世皆酸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缓称王”不是“缓成王”,今天中国是NO.2,已经是“假王”了,该踏出这一步时,不必扭扭捏捏。

<德云社>春节开坛,天价出票,忽然少了个给郭德纲捧哏的,临时推一个上去,你再傻不能一抱拳:“各位老少爷们,咱也就一戏院里卖瓜子扔手巾板的,不能这么糟净您的银子,回见您哪。”这追光都打过来了,在台下也不是没练过,救场如救火,本着娱人娱己的精神,总不能让世界人民失望不是?

看样子,这中美公开合作,拯救世界的大单,是正式签了。不过是不是长期单,还难说,关键是中国自身实力要硬,人家不敢毁约。

欧洲想合并成一个国家,这违背了一战以来“国家只能越拆越小”的历史潮流,会走得很艰难,内部争执不断。欧洲看中国,只有中国拥有了对于欧洲不可逾越的优势,欧洲才会认命,才会做低服小。中国看欧洲,只有美国内部分裂,美国的力量衰落到同欧洲等量齐观,无法过多干预亚洲,那时候欧洲才显得可爱,值得中国投入地爱一把。这两条,本世纪都不大可能,因为计生政策,本世纪后半期中国龙会蜕一层皮,先把人口总数降下去,然后把人口结构再慢慢恢复正常,这期间大步跨越欧洲比较难。

没有这出“危机大戏”,TG还能筹划城乡联动,共同富裕。现在危机一来,就可能不现实了,因为:

1)时间不足:G2一演,天下侧目。中国急于在国力上再上台阶。突然有贵客来访,给你一个小时打扫,跟过年花三天洒扫庭除,做法当然不同。

2)资金不足:4万亿也好,10万亿也好,能来几回?原来可不是打算这么花的。

3)人口结构:老龄之下,丢一保一,可能就是老人下乡,青年进城,打城市经济保卫战。超大城市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高,能有效减少劳动力成本。

所以中国现在唯一要做的,是利用残存的“和平发展机遇期”,争分夺秒地发展。超大都市,在世界是成熟抄近道的发展模式,在中国也驾轻就熟,尤其是盘踞大都市的利益集团已经根深蒂固,既然不能连根拔净,那就一起发财好了。

二,超大都市圈该怎样发展?

无非两条路:卫星城镇带状辐射疏散,或者同心圆扩展。

海子里给大都市经济松了缰绳,具体怎么做就主要看当地利益集团,毕竟人家是负责干事的。那么今天的房价就说明一切了。

全球化的惊人结果是,国家的面目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大都市经济体。因为大都市圈把生产资源高度集中,优化配置,使用效率最高,生活最多彩,成为巨型怪物。

大都市经济体比国家更能吸引人才,物资和金钱。哪个国家的“都市制高点”越多越合理,那个国家的力量无疑就越强,而且良性循环,越来越强。

美国的大都市经济体本来就不太多(跟“轮子上的国家”有关系),现在纽约因为有华尔街反而有点抬不起头来;新经济取软不取硬,加州硅谷不可能发展成巨无霸;军火工业今后几年必然下滑。这一切加起来,中国怎么办?当然趁虚而入,人无我有,人有我好。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到了下半世纪,全球的有志青年会承认:

1)美国好,中国不够好。

2)美国好,北京上海广州更好。如果实在不能移民北京上海广州,那只好拿美国绿卡算了,安慰奖。

这就是不强求全局超越美国,而是专注在局部构成对美国一些单项的优势。所谓“田忌赛马”是也。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求一个“赶超美国”的虚名,而是取“争取人才”的实利。

三,那么世道如此,具体到上海,该怎么办?

上海的劣势,是离首都太远,不很适合当“金融之都”,今天的金融,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上千亿的进出,不放在枕头边看住,还真不大行。而上海现在过度依赖金融业和房地产,一旦抽掉(或不再倾斜过来),事先毫无准备,岂不哭爹叫娘?

依赖金融还是小事,毕竟上海万一做不了“金融之都”,至少还是地区金融重镇。要命的是上海在心理上依赖中央的宠爱照顾已久。广东一向靠自己,穷孩子早当家,才有主动腾笼换鸟的折腾;上海一直是乖小孩,靠天吃饭,给个作业,就埋头去干,不敢越界。

而今天中国经济版图上的真实一面,是动物世界,闻到什么好东西,天下共逐之,有力者得。早10年,上海同香港抢迪园,中央指示,上海让了,那时国内经济也确实还没到这个消费阶段。现在条件成熟了,上海准备好了,一开口,上头一下就批了,毫不犹豫。那么再过十年,天津说,金融之都,我也准备好了,又将如何?人家敢这么掰开了说,那就是把两边都打量过了,上下都打点过了。你上海即便告到中央,上峰乐呵呵说:这金融,是经济皇冠上的明珠啊,能有那么多人争攀新高峰,好事嘛,兼听则明,大家敞开了说,表扬自己,说完了竞争上岗吧。什么?当年总设计师老爷子单答应你的?沪生同志啊,要敞开心胸,科学发展地看问题,老爷子这话说了也该25年了吧,这二十几年大家都干得怎么样呢?总不能说组织上对哪一块关心还不够吧?

银行家,是受贪婪和恐惧驱动的经济动物。对于在上海的形形色色的外来银行家冒险家们,华盛顿能控制他们的贪婪,北京能控制他们的恐惧,这两位爷,一夜之间都能让他们走得干干净净。

上海没有太多的选择。

一,不要太依赖金融业房地产业,甚至不要指望它们。踏踏实实搞点东西,金融业反而舍不得走,万一哪天机缘到了,机会还是落在有准备的人头上。

二,做点浮躁者不屑的水磨工夫,不难,但需要耐心和平静。上海真正的优势,在于大城市的生活质量(就医娱乐等),职业发展机会和教育。其中教育是基础,因为最好的医生和老师也需要自己培养,请不到的。

上海曾风光一时,谋求“经济之都”,现在当然不复提当年勇。天津新区势头如此之猛,上海难免有点失落。这时候就两句话:摆正心态,自己找食。

怎么找?既要吃得饱,又要不栽面儿,就沿用刘伯承刘军神的韬晦之计吧:

不当老帅当老师。

卸脱军权,风雅于江湖。

上海的军权,就是金融话语权。这个东西,靠天吃饭,组织不给,你不能抢。走政策市,部委都在北京,你未必跑得赢天津;走国际市,专才都在香港,你未必跑得赢中环。好在上海这片肥田,全部撂荒也不可能,无非下几寸雨,种几亩谷,嘻皮笑脸放轻松,如此而已。

未来几十年的趋势,高教必然要偏重民办,把崇明办成教育岛,脑库岛,软生产力岛,雅也雅了,隐也隐了,不失为明智之举。水滴石穿,搞个“教育之都”,还有戏。

但这有两个问题。

首先,那上峰难免有时不讲理,楞给你压担子,既要增长好,又不许马儿吃夜草,毕竟人家既代表全国人民,也代表一级组织,还代表外省的普遍呼声。所以你要主动给自己藏点草料过冬,不能那么老实。

其次,教书育人,比单单靠迪园留客人在上海呆个长周末要强太多,一留就留人家4,5年,不过这投入大,周期长,要熬到收获期,有年头。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靠几条:

1)全国长假分开放,盘活黄金周资产,省得旱时旱死,涝时涝死。小本的建议是:5月10月,各放一周长假,但全国各省分为3-4组,电脑随机抽签组合,相邻几省一起放也行,错开也行,听天由命,总之在这个月里用掉。春节则大家同时放假。

2)迪园加跑马跑狗,上海抓点现钞。

写到这里,真是一声长叹啊。上海这一波“世博景气”渐入尾声,下一波“迪园景气”应声而至,主政诸君自感衔接天衣无缝,应当不失自傲吧。可这些项目,上海做得,香港做得,哪里都做得,只在吃喝玩乐上动脑筋,不够品级啊。上海的社会风气,却很可能愈行愈下,声色犬马,物欲横流。各地各国的冒险家,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今后的20年,不大会是上海人民引以自豪的好年景。

小本无能,手制一偈,敬告故土。

未来20年的上海,或许是:

扶杖登山,

前路犹艰;

若不能相忘于山水,

便嗟叹甘尽苦来?

而如果专心治学,20年后的上海,是不会令全国人民失望,令上海人民失望,令小本失望的。

本嘉明:【原创】游园惊梦(三)

元宝推荐:爱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