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比新加坡政府的房地产政策,看看今天的变色TG -- 网师园

共:💬142 🌺218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恕我直言,这段牢骚,基本属于政治正确,但也仅此而已

新加坡政府的几点不同:

1。政府从上到下,深刻认识到房产过热的风险,没有一个人为高房价辩护的,相反,屡屡在报纸上指出其危害。并承认政府看到,听到许多新加坡人抱怨房价太高,买房困难,并表示不会坐视不理.

2。言必行,行必果,政府动作雷厉风行,立竿见影。

还有这个两点“不同”。

第一点,政府对高房价的认识,这点上中国从上到下的政府基本上和新加坡没什么区别,当然,中国地方太大,地方政府太多,不可能全都一样,但国内房价真正吓人的也就几个大城市。关于政府的认识和表态,可以参见上海俞正声的几次公开讲话。

第二点。说老实话,我还真没见过有真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的。房价上涨是大势所趋,各方面的需求都摆在那里,国内的房地产不完全是炒出来的,归根结底,背后还是有真实的需求撑在哪里的。何况国情决定了国内买房子是6个人买一套,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有保障(当然,各家自有各家的艰辛,但撑住了房地产市场也是客观事实)。所以,所谓“立竿见影”,大多不过是调控一下房价的涨幅而已,想让房价回到大家都“舒服”的价位,基本属于不可能。 更何况,国内的房价这几年随着市场、行政手段的布置起起落落也经历了几次了,这算不算“立竿见影”呢?新加坡的房价会不会也起起落落呢?这些都还有待观察。国内房地产市场这几年上上下下,有个词叫做--“报复性反弹”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新加坡在住房保障方面确实有很好的地方,比如国内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就是从新加坡学来的。

但是,很多地方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具体的手段上以及效果上,都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就说那个住房公积金制度,从新加坡学来的,但很多地方都不一样了。

毕竟,新加坡大概只相当于上海的一个杨浦区面积,很多事情要简单得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