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解读宋初疑案“斧声烛影”--凶器玉斧 -- 温相

共:💬31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解读宋初疑案“斧声烛影”--宋太宗赵光义即立的历史真相(下)

金匿之盟之所以能够被编造出来,光义之所以被后代一些研究者认为是即位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关键在于宋太祖生前对光义的出奇的政治安排。

有一点是不容讳言的,那就是赵匡胤对这位大弟一直很具有好感,认为他的能力是比较强的,从策划陈桥兵变就可以看出来,赵匡胤躲在幕后指挥,光义和赵普在前台表演,三人配合的天衣无缝、恰到好处,这么一起欺负孤儿寡母的政治把戏居然逃脱了后代史家的诟病,把它和曹氏、司马氏的李代桃僵分割开来,于此可见,赵匡胤的手段之高。也可以看出光义的出类拔萃。因为陈桥兵变的历史原因,让宋太祖比较看好大弟的政治才能,所以,立国之后查选光义出来主持全局的工作,这里面既有宋初政治形势不稳需要富有政治经验的人掌握的因素也有赵匡胤本人刻意培养光义的内由。否则,你怎么解释赵匡胤放手让光义盘踞京都长达十几年之久,培植了大量的心腹。如果不想让光义介入权力中枢,完全可以效法司马炎整治他的弟弟司马攸的故事办理,天下本来就是传子不传弟的,理由没有也可以找出来。

宋朝建立之初不是没有可能恢复以往其他五代的短命的面目的,这也就是赵匡胤君臣非常感到恐惧的地方,以往我们经常颂扬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如何的宽仁备至,其实,这也是形势使然,没有哪一个开国皇帝是心慈手软的,赵匡胤自己不就公然的说过:“犯吾法者,唯有剑耳。”若干年之后,赵构不就是沿着宋太祖的这一思路威胁岳飞等人的吗?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正是发生在号称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朝,而制造者也正是被那些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称为什么宽温仁厚的赵匡胤的子孙们。赵匡胤不杀慕容延钊、高怀德、石守信等人主要是当时内乱没有平息,再有,倘若采取过激手段对待禁军将领的话,很有可能变生肘腋。所以,赵匡胤采取了比较和缓的做法,一方面解除了他们威胁皇权的利器,另一方面则继续利用他们的剩余价值。这点固然是比较高明的,但是也不至于被后来者肉麻的吹捧成什么圣德巍巍。用宋太祖赵匡胤的这个基本思路来看待光义的崛起就比较容易了。赵匡胤在开国之初需要的就是光义和赵普这样“诡计多端”的能人来辅佐,届时赋予他们什么样的权力都不过分,只要他们甘心被驱使就是最大的成功。因此,赵匡胤可以眼睁睁的看着光义在他的眼皮底下发展自己的小集团,也可以宽容赵普的受贿和无形。这是帝王惯用的南面之术。内中不乏一定的真实的感情色彩,然则必须放在那个特定的背景下理解。一旦时过境迁,皇帝还要收回自己的权力的,这样赵普的下台也就是势之必然的了。

赵普去后,光义虽然相对无事,但是,皇帝却在考虑后代接班人的一揽子计划中添加了自己的儿子德昭,以后把德昭、廷美一并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光义、德昭、廷美三驾马车的局面不能不说赵匡胤已经在立储问题上产生了一定的思路转折,我们按照这个思路考虑下去,如果天假以年,赵匡胤走回司马炎的老路不是没有可能的,这也就是做了晋王之后的光义还不断拉拢赵匡胤的亲随将领和身边的宦官的企图之所在。王继恩说:“事久,将为他人有矣。”(参见《续资治通鉴》卷八)这句话算是真正道明了光义后来的处境。假如光义早就载于金匿之盟或者太祖有过明示安排光义合法接班,王继恩作为宋太祖生前最受宠信的宦官会说出这样的蠢话吗?即便是向新主子买好,也无需如此张皇。而光义身边的亲信程德玄“便应直前,何待之有!”(引文同上)简直就是迫不及待、图穷匕见了。设想一下假如光义具备合法继承人资格的话,他的藩邸人物会这样讲话吗?这样讲话将置光义于何地?唯一能够解读上述两个关键的当事人的这番言论的那就是赵匡胤晚年对接班人的变更,唯一可以解读光义急急的在当年就改元太平兴国的也只有赵匡胤改变了既定方针。当然,宋太祖的这些改变也只是停留在一些见微知著的行动上,而没有明确的诏书或者文件。

正因为赵光义即位的反常和即位之后的更加反常,让人们开始琢磨这位皇帝的统绪的来路,光义这时候开始给自己造出即位合法化的舆论,舆论最为主要的工具就是所谓的金匿之盟了。由破绽百出的金匿之盟使得人们不得不联想到宋太祖最后一次召见光义,兄弟二人之间到底说了什么呢?尽管已经不得而知,可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宋太祖直到这个时候还没有明确的安排光义接班,否则宋后不会去找德芳,王继恩和程德玄不会说出那么慌张的话,光义更不会“吾当与家人议之。”天位假如固定,和家人商量什么呢?如果大行皇帝有遗诏传位,还和家人商量哪些问题呢?宋太祖之所以没有和光义交待后事,一个原因是赵匡胤还不认为自己就行将死亡,另一个原因是赵匡胤不准备把大位托付给光义,但是,光义作为自己患难与共、经验丰富的政治伙伴,赵匡胤感觉应该让他尽力辅佐接班人。可是,当以上的东西有待于验证时,赵匡胤忽然宾天了,也就是在召见光义不久之后,难怪后代史家有光义毒死乃兄的说法,提供毒药的就是那位程德玄。目前直接质疑这个毒死的观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光义不可能一条腿走路,一边毒死兄长,一边慌里慌张的跟着王继恩跑到宫中摘桃子,如果计划谋害赵匡胤的话,显然准备工作做的非常之充分,需要王继恩出场,但是不需要王继恩雪夜的这一笔画蛇添足了。

光义即位之后最大的苦恼来自自己没有十分具有说服力的东西让大家信服他的地位来自于既定方针,为此他还编造了这样离奇的传言:宋太祖对左右生前曾经说过,晋王龙行虎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非吾所及也。首先我们感到这种话是不可信的理由在于假如宋太祖想来扩大和宣传光义的话,那么可以宣布光义为皇太弟或者用其他昭明天下的做法,而不必鬼鬼祟祟的和近臣说三道四;其次,这是宋太祖和近臣之间的谈话,外廷何以得知?假如这种谈话在太祖生前就传播开来,有人据此上书弹劾近臣交通外廷的罪名不是让这种话的效果适得其反吗?假如这种话在太祖之后传播开来,那么做假的成份就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光义可以提供比之更为有力的遗诏来说明即位的合法性,而不必用这种张长李短的对话来证明一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