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老兵故事】杨家明 -- 老兵帅客

共:💬38 🌺4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老兵故事】杨家明

杨家明是我从小的朋友,比我大上一个来月,因此如果算阳历的话,我们两个同年,而如果算阴历的话,他要比我大上一岁了,正所谓一觉睡了两年。

我和他住在同一条短街上,他住在街道开始的房子里,我则住在街道最后那栋房子里,本来并不认识,可是我们上了同样一所小学,进了同样一个班,又属于同样一个学习小组,于是逐渐成了朋友,直到现在。

在我们那个学习小组里,除了我和他以外,还有冯克志和米慧菊。冯克志老老实实的,也是我们两个的朋友。米慧菊却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整天监督着我们和想法设法讨老师的喜欢,于是我们两个就想方设法捉弄她,她上当后则经常到老师那里告状,结果我们两个就成了老师的常客。虽然我们两个经常是一起到老师那里做客,待遇却有所不同。顺便说一句,1976年7月27日,她去唐山亲戚家,转天早上不幸遇难。

以前我说过,我们家族里几乎是没有好人了,每个大人身上都有一块牌子,例如反动技术权威或者右派什么的,但是和他家比起来,还算是好的。

他家兄弟三个,他是老幺,父亲在他只有不到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去世的原因很奇特,是因为阴谋迫害毛主席而被人民群众当众打死的。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那天他父亲去请毛主席半身塑像,这个塑像是瓷做的,他父亲请到了毛主席半身塑像以后,捧着它走回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塑像也给摔坏了,本来这件事情没有什么瞬黄穑?但是很不幸这件事发生在大庭广众下,于是就有人说他父亲是蓄意谋害毛主席,于是就有群众自发地上来揪斗殴打他父亲,他父亲就这样被活活打死了】

他家本来只有他父亲上班,他母亲则是个家庭妇女,现在父亲没有了,三个小孩就全靠他母亲来养活了。做什么呢,从街道那里揽来拆线头的活,一斤七分钱,一家四口就靠这个活着,家庭境遇和生活可想而知。他的两个哥哥不爱干这个活,于是他母亲就和他来干。我每次去他家玩,总是帮着他们拆线头,大家一边拆线头一边说话聊天,其乐融融。

我家虽然有着一堆坏分子,却还没有现行反革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老师那里做客的时候,我和他得到的待遇还是有区别的。不过因为他家是困难户,他的学费是免交的,只需要交两元人民币的杂费。

1976年地震,大家各自逃难,后来又恢复了联系,继续做朋友。

考初中的时候,他考上了一所区重点,我则进了那所收底学校;等到了考高中的时候,情况正好倒了过来,我考上了一所区重点,而他则因为成绩欠佳而被挤到了一所收底学校。以此为发展,我后来考上了南开大学,他则进厂成了一名工人(他家三兄弟全是工人)。所谓命运弄人,此其谓矣。

他所进的那个厂子是天津市铜丝铜网厂,厂里从德国进口了一批数控机床,但是因为没有人会使用那上面的数控,于是把高级玩意儿拆了,当作普通机床来用。后来改革开放了,他们厂的领导脑子比较活,搞起了公私合营,就是成本是厂子的,收益是领导的。逐渐的,厂子不行了,领导就开始卖机器、卖厂房,等到机器、厂房卖得差不多了,他们这些工人也就下岗了。前后脚的,他们兄弟三个都下岗了。

他本身只是技校毕业,没有一技之长,原来在厂子里做保全,现在下岗了,那点技术在外面毫无用处,可是一家老小还要养活啊,怎么生活呢?摆地摊倒卖蔬菜水果吧。这样的生活不是轻松的,每天要设法尽可能便宜地进货,风吹日晒是必需的,还要受着各种官方和非官方人员的盘剥。我问他能挣多少?他说也就是个维持,做的人太多了,各种各样的开销也实在是太多了。

后来我要出国移民了,临走时和他喝了一顿告别酒,他带着酒气说,也就是老娘还在,哪天老娘走了,他也就好办了,一个够本,再多的就是赚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