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讀龍應臺,黃仁宇,與黃曉峰 -- 柠檬籽儿

共:💬882 🌺7359 🌵1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只想提醒北辰,底下这么些慷慨激昂的回复,只代表

一部分大陆人的声音。我的感受类似下面一位ID是"商略"的网友所言

“责怪地瓜没有茄子味,说它不该叫李子,这没什么意义吧。”

我也觉得龙应台那些政论观点肤浅,但我没有兴趣与那些观点较劲,只有兴趣看书中我不知道的历史叙述,体会一下他人的视角。

对强调历史大势与大局的视角本身,我也没有意见,只是惊讶于他们要以此贬低其他视角的劲头,惊讶于他们将问题上纲上线的兴致。老实说,北辰你应该能理解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只要你想想台湾政坛的某种“政治挂帅”,这里不过是某些大陆人的“政治挂帅”的表现而已。谈什么都立即升级到大局与大势,占领大义的制高点,你已经无法与他们谈下去了。

千万不要以为大陆人都这样,我实际上觉得,多数大陆人不这样,尽管我们大陆人无疑都坚决反对台独,但我个人的感觉多数大陆人不会一碰到台湾的人与事就上纲上线。只是“政治挂帅”的人最有劲头回帖子,虽然你看到了一堆历史大义。

大陆近六十年的历史是曲折复杂的,毛时代的曲折不用说,当代尽管有巨大的成就,也积累了很多问题,可以说大陆的前景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大家努力奋斗。所以尽管面对台湾以胜利者自居,但根本上大陆的心态并不象踏踏实实的胜利者。我提醒你注意这一点,这可能是这些网友对台湾各种声音反应强烈的一个背景。

大陆要为毛时代的曲折辩护,要为今天的问题辩护,而且彻底否定台湾的成就也不可能,敏感是不难理解的。前几天看我一直很赞赏的史文恭君写的新帖,谈大陆三年饥荒,上来就与台湾较劲,而且不不愿意从制度来谈问题,不区分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质问三年死了几千万是制度的错,那么下面又多了2.2亿又怎么说,让我大跌眼镜。连一向在河里冷静宽和的史君都这样呀。(见“青史小阁”栏目:论“史文恭”三,数字问题)不是敏感是什么呢?

通宝推:煮酒正熟,请我吃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