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是谁? -01 永恒的问题 -- 静静地漂浮

共:💬53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我是谁? - 19 关于中医之二 (2/2)

关于中医之二 (2/2)

与西医注重实证的方法不同, 中医的气, 经络, 阴阳五行有更多的形而上的内容, 更具有系统分析, 更具有由上而下top down的样子, 其背后蕴藏的道理更为深刻, 按照现代的话讲, 包含了某些人体 ‘系统’及 ‘软件’的概念, 更强调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即所谓相生相克, 这一点从道理上不难理解, 但我们尚无法用目前的技术予以证明, 予以重现, 也无法将其理论体系清晰完整地恢复重现起来.

与此对应西医更有由下至上bottom up的样子, 从具体形态入手, 更注重实证, 看得见, 测得着的就相信, 看不见测不着的就不相信, 这方面西医比中医做得好, 精确, 可重复, 在此基础上可以不断积累不断发展. 把人体解剖开, 切碎了剥开了一点点地看, 把不同的系统一个一个地恢复成原来的形状, 例如大脑, 神经, 血管, 五脏六腑, 皮肤, 脂肪, 肌肉, 骨骼等等. 所以针对某个具体问题, 或者某个具体的系统或器官, 西医往往比中医有优势, 比如针对细菌的感染, 病毒的感染, 心脏搭桥, 心脏起搏以至器官移植等等, 实在不行还有手术刀, 肝不行了切掉一块, 胃不行了切掉一块, 阑尾发炎了切掉, 扁桃腺发炎了切掉等等. 以至于中医总是批评西医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如果把人体看作一个复杂的智慧系统, 那么软件方面呢? 各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协调, 相互制约呢? 西医在这方面显得比较弱, 目前也没有一个有关人体的整体上的成熟的理论.

所以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的, 出发点是不同的, 进而分析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 由此造成治病的方法是有所不同的 (但不是完全没有交集). 对于西医而言, 如果不对人进行整体分析, 受制于人类的知识水平以及实验及检测手段, 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 但是由于西医有坚实而且清晰的理论, 有具体而又可重复的方法, 所以西医会不断克服遇到的困难, 不断地得到发展. 完全不能排除西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吸收一些中医的理论或知识从而使得自身不断增强的可能性. 而中医由于缺乏实证而又精华与糟粕共存因而在世界上难以服众. 西医质疑中医子虚乌有, 神乎其神, 甚至故弄玄虚; 中医批评西医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治标不治本. 而这正是中西医结合的价值所在.

难道中医就没救了吗? 当然不是, 缺啥补啥嘛.

首先, 中医要有宽广的胸怀, 要看到并且承认自己的不足, 要承认西医是当前的主流, 不能排斥西医, 但也不能完全跟在西医后面跑. 要善于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 血相, B超, 心电图都是可以洋为中用的, 是可以用来与望闻问切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 但是要注意, 中医还是中医, 不要用着用着就完全跑到西医那边去了, 从而失去了自我.

其次, 要从中医的角度对人体进行整体分析, 进而充实和完善中医的理论体系. 这里的整体分析不能只靠中医界的人来做, 只靠他们是做不出来的, 原因嘛,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认同生命编码的设想, 如果认同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智慧系统, 那么很容易想到应当引入诸如系统论, 控制论特别是当代最新的信息技术的知识, 以及生物, 化学, 遗传等等与生命相关的学科, 结合中医现有的理论对人体进行整体分析. 对现有的中医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之后用倒推的方法去尝试恢复或者重新构建中医关于人体的完整理论. 这是一个费时又费神(只靠花力气是不够的)的工程,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积累, 信息浩繁而又庞杂, 可是东西多不等于都是宝啊, 垃圾破烂儿肯定也不少. 这不是开个发布会, 做几篇表面文章就能实现的, 这需要踏踏实实坚韧不拔的长期努力. 没有完整的而又实用的理论, 中医的进一步发展是很困难的.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中医现有的理论诸如阴阳五行呢?

如果稍微接触过中医, 就会听到过中医现有的五行理论:

金,木,水,火,土.土相生相克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同时将人体的各个系统例如肝心脾肺肾与以上各项一一对应, 例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等等. 按照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五脏之间的关系应为: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肾。相生即滋生助养之意,相克即抑制约束之意.

这说明了人体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的关系. 从实践的结果来看也是起作用的. 可是依靠阴阳五行只能解决某些问题, 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或者说大部分问题, 目前我们并不能根据阴阳五行解释许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并据此得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所以阴阳五行是有道理的, 也是有效果的, 但不是全部, 更不是终结, 一定还有我们不知道的, 还有我们没有发掘出来的理论. 为什么是五行而不是四行或者六行呢? 只可能是五行吗? 不可能有新的发现新的补充了吗? 等等. 同时要想到, 如果认同中医的理论得益于神的启示, 那么古代的人是无法掌握现代人都难以理解 的(或者干脆说无法理解的) 复杂深奥的知识的, 那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只能用简单实用的方法, 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例如金木水火土来比喻, 来理解, 来记忆, 来代代相传. 所以这些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只是大概, 只是框架, 不是全部, 也不是不能再细化了, 不能再补充了. 因此要继承但是不能死抱住不放, 那种认为中医理论博大精深, 已经非常完美了, ‘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改不得也改不了’ 的想法是固步自封的想法, 自成一派, 秘不外传的做法养家糊口没问题 (看看有多少 ‘祖传秘方’就知道了), 但距离现代意义上的医学体系就差得远了. 如果仍然这样, 中医是难以取得更大进步的. <黄帝内经>正是因为前所未有地总结出了阴阳五行和经络的理论学说从而才奠定了其历史地位. 对于现代中医也是如此, 中医的理论需要更加具体化, 需要新的发现, 也需要升华.

从神农尝百草, 成《神农本草》,为天下百姓治病的传说中, 我们应该领悟到中医是神传授给人类的知识。古代的先人们在神的启示之下掌握了利用中草药治病的方法, 使人类能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经历各种猛兽侵袭, 自然灾害, 疾病瘟疫而生存下来, 并且得以繁衍与进化. 限于当时的水平, 人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流传至今所以现实中的中医处于多有方法和方剂而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发展乏力的尴尬之中, 无他, 因为本来就难以理解的知识在代代相传之中出现了丢失与断裂, 串不起来了, 而人类目前的知识水平尚无法将中医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揭示或恢复起来.

‘尝百草’ 是一个传说, 是神经过实验将治病的方法传授给了人类, 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人类至今没有理解没有掌握的. 十几味甚至几十味的动物植物矿物质成分混杂在一起, 其复杂程度, 其治病机理不是能 ‘尝’出来的, 当然在掌握了最初的制药方法之后, 加加减减或者重新排列组合是能够做到的, 否则现代人可以通过继续 ‘尝百草’ 而发展这种理论和医术. 同古代相比, 现代的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人类的知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研究中医的人也不少, 但为什么没有人再去尝百草? 为什么不能再接再厉通过继续尝百草使中医得到发展, 成为世界的主流呢?

肯定有人曾经 ‘尝’过, 也许有很多人曾经 ‘尝’过, 但绝大多数人除了一嘴苦涩之外什么也没有尝出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