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论科学活动中的真理与价值 -- 仰望未来的天空

共:💬5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的正文太长,我打字太慢,无法回复。

只能就一个问题讲。我的人文观点都是从如何把“人“这个不请自来的理论元素在去掉开始的。 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是把人用dna机器,meme计算机替换掉后的“真理“,“价值“, “实践“会简化成什么? 实践比较容易, 假设->实现->反馈->经验. 把智能化的假设去掉也可以, 随机瞎撞->适者生存->遗传积累->经验(本能) . 价值就是反馈和遗传积累选择的结果的事后诸葛亮. 淘汰留下的是有价值的。 但没有经过淘汰前,是无法判断价值的,你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用另一种说法,在没有走完实践这个流程之前,评估某一种meme假说或DNA构架是否有价值是完全不可靠的. 所以超验,前验这类的价值评估在科学上被抛弃。这就把我们领到“真理“的门前, 如果“真理“不是随机瞎撞,那它只能是一种假设。当然象“1=1“和“三角形有三个角“这样的定义和“1+1=2“,“平面上三角形三角和的等于180度“公理逻辑体系是不用假设的,它们本身自洽就可以了。你引入了实践,你就要服从进化。真是假里面淘出来的, 不淘没有真假。

本来到这里事情就应该完了。假设又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就有点绕,假设来自对你过去的已知范围的经验在未来和未知范围中也有效的假设。所以怀疑论总是有生存空间的。

真是假,假是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