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最新兵器知识上的专访我国预警机奠基人王小谟院士 -- 李根

共:💬111 🌺2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巨多重要信息啊!

当年确有俄罗斯要租借给中国4架A-50的传说,看来是真事。雷人的是,王院士竟然把和以色列方面的总师在耶路撒冷的合影登了出来,这样的照片过去是禁忌的。有谁看到过刘华清或者林虎或者李中和在俄罗斯和苏-27在一起的照片?

空警2000的雷达证实为有源电扫,但只有不到1000的T/R单元,F-22的APG-77有2000个T/R单元。T/R单元越多,可以分出的波束越多,雷达的性能也越好。这是差距。

看来空警200也不是什么高低搭配,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要是要大量装备,可能还是要靠空警200,而不是空警2000。

他对工艺规范化的说法非常重要,希望这样的观念能蔓延到各界。要是高精尖的人都不理解规范和精密的重要,还依赖手工调整,那就出问题了。

有意思的是,他特意提了一句:“我们现在做预警机的点子很多,大家对我们也充满了信心。”这里面包括和太多的意思。第一、一个大项目刚做好时,是点子最多、经验最新鲜的时候,这个时候再接再厉,可以迅速积累经验,马上就大跃进上去。要是冷下来了,过了这个时间,重新积累经验就比较麻烦。美国和苏联在50年代航空发展突飞猛进,一大原因就是接连搞大项目。看来中国的预警机或者有源电扫雷达事业正在起飞,希望不要停,一飞冲天!第二就是军方在此之前对国产技术实际上是没有信心的,现在做出了样子,信心就来了。这不能怪军方,他拿来东西是马上要派用场的,不是给国产技术做试验场的。现在国内高科技做出样子来了,他做试验场的风险小了,双赢。国家也有信心了,砸下去钱是能够做出东西的。

这20年民用电子技术的进步为军用电子技术提供了巨好的土壤,开放式系统有东西可以“即插即用”了。想当年,薄膜式按键都要自己动手做,项目搞起来怎么不费力?

院士对国际先进水平看的就是比记者清楚,他也明白,美国人不是没有能力或者技术做得比空警2000更好,而是E-3已经够用了。

欧洲下一代预警机用A320做平台,中国的C919应该也可以。不过要是用进口发动机或者航电,可能还是会有罗嗦。不过看来中国要用小型平台在空中组网,胃口大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