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雕栏玉砌应犹在:天津五大道民国旧居的风情与回忆(1/4 -- 顾剑

共:💬49 🌺20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其实,我文中的意思,更注重的是social mobil

Social Mobility,我觉得是比社会平等和特权,更重要的一个问题。任何社会,都是有特权阶层的,从原始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一直到今天,只要有社会秩序,就会有,不但不奇怪,甚至是社会秩序必要的。除了特权以外,两极分化也是一个相关问题,两极分化当然不好,但是,我并不同意“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老话,对我来说,连社会“不均”也不要患,----只要这个社会,能给人提供足够的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不同社会等级的人,有多少机会可以上升和下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比欧洲社会的贵族制度优越得多的制度,谁能做官?科举考试,而不是你出身哪个贵族家庭。中国历史上,除了孔孟夫子家族之外,没有富贵多少多少代的家族,只要通过统一的科举途径,就能获得上升的通道,出身贫寒不是问题。这就是social mobility。

新中国建立以后,确实一批工农兵获得了上升,所谓“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但是越到后来,这个social mobility的上升通道越窄,后来变成了走后门为主,要上面有人赏识你,你才能被推荐入党,上大学,离开农村。和那个时代比较,今天的社会,门路更多,机会更多。无论是念书好的,出身好的,有社会关系的,有技术的,更多的人,能够找到上升的途径,因为途径越来越多了。

用经济学的语言,“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我个人观点,“效率”是第一位的,而社会公平,不是要“结果的公平”,而是要“机会的公平”。因为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有更多的机会,提供给不同的人,有更好的social mobility,因此,我觉得,今天的社会,从“机会的公平”来说,比70年代,我小时候所看见的社会,是更加公平的社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