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08奥运年 (长序) -- 胡丹青

共:💬35 🌺1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我的08奥运年 (续1)

没有江城的提醒江城孤舟:【原创】我的奥运志愿者感言,这个坑还要继续风吹日晒下去。填两把土吧。

最热的七月里我们集中培训,两个礼拜的时间在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赛区一共两千个左右的赛会志愿者分成了两大组:观众服务和非观众服务。后者服务对象包括参赛球队、官员、记者、还有后勤等。一看培训的座位安排,中国特色,按学校坐的,复旦交大前面四排,后面是华师大同济上外。。。我呢,倒数第二排,“社会志愿者”,就是非在校的人员,这部分比例在5%以下。

培训内容从场馆设施介绍,到赛程安排,后来是一些实用技能,就记得一些有趣的了。

礼仪老师过来介绍著名的“八颗牙”,一说“六颗”,就是嘴上咬一根筷子来练:。我心想,这不就是美国人擅长的皮笑眼不笑嘛,记得有人说观察微笑是否发自内心要看眼角有没有自然放松。双手不能背在后面,不能胸前叉手,交叉放前面可以,自然下垂也可以,关键肩不能塌。

还有一天下午请了个医生过来讲急救,现在还记得个ABC,A-Airway,B-Breath,C-Circulation。回来以后又到虽远必诛:小河沿--常锋堂--CPR--- 送给NJ老哥复习了一下,还是虽远大夫说得详细。新学到的还有,如果有人突然不行倒下了,离得最近的志愿者第一件事不是跟120通电话,因为CPR有个黄金时间,30秒之内开始效果还很好,一两分钟以后就困难了,等到120电话打好,不要忙了来不及了。应该直接上去先ABC然后上CPR,边做边招呼同伴,让他们通知出去。奥运场馆一般不远的地方总有人有对讲机,直接呼叫场馆里的医疗组比120更快。还有出现大规模伤亡特殊情况的应对,医生那时是汶川回来不久,反正那天下午打瞌睡的同学比以前要少。记得他教我们用颜色标签贴在额头上给伤员分类:黑的已经没了,“脑袋一半露出来的就不要去做CPR了”;红色标签是优先处理;绿色的简单护理以后可以坚持一下。

稍微轻松一点内容,有一天下午给我们放足球场上各种奇异事件。有在一片大雾里踢的,雾大到守门员基本看不出禁区外的人,然后球飞过来进了;有淌水踢球,球可以浮起来漂;还有打雷把裁判和球员一块儿打趴下的(这个在奥运会不会出现,规定有雷阵雨就暂停比赛,美国女足那场就是,一场踢了四个小时);有球门被大风吹走的;当然还有新闻里看到过的观众放焰火、看台倒塌、观众踩踏;无数球场暴力集锦;一样多的下场裸跑(然后问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看到过动物(狗、鸭子)进场参加比赛。我觉得是国际足联收集的片源,真希望他给我们刻张盘,以后再自己去找就不容易了。

最后还有考试。兄弟我上一次参加考试已经是多年以前了。居然还有大题目,问对关于志愿者组织的看法。我就不客气地开始blabla,说组织志愿者以学校为单位有利也有弊:最大的好处是效率,管理容易,信息传递到位。但不一定是调动志愿者积极性最好的方式,“社会志愿者”是一个很大的资源,他们可能有更强烈的服务意愿但却得不到与在校生同等的机会。其实也能理解组织者,面对一个更大的基数工作量要大很多,还是让学校团委组织布置下去有效率。但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根本上说很多岗位都是服务性质的,而对还没有在社会上混过的在校生而言,其服务观念和社会阅历都是短板一块,光有热情和朝气不能保证最高质量的服务,到时候难免会有哭鼻子的。相比而言,国外志愿者发动面要大很多,各行各业的人都有,退休的参加志愿者的比例很可观,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历练。真心希望这批志愿者在走出校园以后的日子里还能找到志愿服务的机会。

还好没有因为我瞎说把我waitlisted,不久后收到短信让我去领”装备”,oh yeah!那时已经有网上传出的志愿者服装的照片,蓝颜色,我喜欢,衣橱里最多的颜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设计照,全套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标准照,蓝衫是我们志愿者;红衫是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比如我们的上司。此外还有一银色的版本,不太清楚是什么角色,看到过的不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副武装以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工作照

全套清单:帽子、两件T恤,长袖外套、雨衣、两条裤子、三双袜子(黑灰白)、鞋、水壶和腰包,其中帽子、长袖和雨衣是比赛全部结束以后才发给我们这组人的,因为我们不是室外用不上,而刚开始时数量还不够。最重要的装备是我的工作证,学名叫身份注册卡。拿到了证的时候我才头一次知道自己的角色安排:语言服务,具体地说,就是接待贵宾,引导他们上看台,一个词,Usher。工作证是护身符,没有它哪里也去不了。门口安检时,滴一声自己的照片马上显示出来了,哪个门可以进哪个进不去就看这张证,而验证也是我们的基本工作内容,所以还算熟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拿最外面那张细说,OLV,MPC代表可以进入的场馆,OLV是奥运村,MPC是主新闻中心,那第一个标记,无穷大\infty,我们叫做大怪,很牛逼的,表示所有的奥运场馆都可以进,通吃!最后一行的信息更多,这里我就抄书了:

注册分区分为红区、蓝区、白区、2区、4区、5区、6区,共七个,分别代表运行管理区、比赛场地区、公共流通区、运动员准备区、新闻运行区、电视转播区、场馆礼宾区。

其中红区还可以吃蓝区和白区,蓝也可以吃白。由此看,这位嘉宾是红底的2、4、6区卡,只有电视转播区不让进,算是相当大的一张卡了

此外,(F)代表单项体育联合会的看台,比如各国足协及其嘉宾(马拉多纳还有他儿子都是F的人);(O)代表官方看台,坐IOC、NOC的人及其嘉宾;荣誉看台(H)是给赞助商的头头脑脑准备的,比如照片上的那几位都是赞助商的干活。我们的服务对象就是这三类人。

注意看那张照片上的第二张卡,有点儿眼熟?我给大家放大一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是搜狗搜到的

注册卡说是柯达的技术,一张成本据说是二百五,但还是需要很多零时证,Day Pass。比如,我们组大部分人给的权限只有4,新闻运行区,其实一次也没去过,我们常驻的却是6区,场馆礼宾区。解决办法就是有比赛的当天发一张6区的Day Pass。另外,去运动员下榻的华亭宾馆又是一张证。到奥运会结束,倒是收集了很多证。

在比赛开始之前,就是接机的任务,连派车单也要我们自己写的。简单的说,

,T1指专车配司机;T2指两人合用专车配司机;T3指多人合用车辆;T4指班车;T5指公共交通。运动员使用T4交通;媒体使用T4交通(允许媒体使用自驾工作车);根据大家庭成员不同身份,分别配以T1、T2、T3交通;观众使用T5交通。

好处是,可以坐国宾车队的车,和司机套近乎,蛮有趣的。我只去过一次虹桥,不比小语种的同事,法语阿语西语的他们每个人都要跑好几趟,羡慕那些去浦东机场,做奥迪还有警车开道的那种。有一次在司机房间里等任务,国宾司机的手机响了,那铃声是,相当地有特色:“滴滴,wa-u—wa-u---,前面的差头(意:出租车)赶快靠边,滴滴。。。靠边,靠边。。。”还是上海话版本,音量一大,及其拉风啊

下次,就该说赛程开始以后的故事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