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编辑】美国经济周报九月(一) -- 南方有嘉木

共:💬24 🌺12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编辑】美国经济周报九月(一)

要点:国际金融危机退潮尚需时日 美国步入“后华尔街”时代

一. 金融危机一周年 国际经济形势概览

2008年9月15日,华尔街顶级投行雷曼兄弟轰然倒下,始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凸现出强大破坏力。在经历了两个季度的动荡之后,全球主要股市从今年3月份已开始反弹,全球主要经济体二季度经济出现增长,世界经济呈现出趋稳向好的迹象。

  然而,有分析人士警告,世界当前面对的只是未经手术的表面性复苏,金融危机尚难言结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表示,IMF仍维持今年全球经济负增长1.4%的预期。

  首先,全球金融市场的警报尚未完全解除。尽管第二季度美国各主要银行业绩环比有较大改善,但主要是因为会计准则变化、坏账特别处理等原因。美国金融机构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短期行为的激励机制依然存在,其金融体系的根本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目前,银行体系的整体资本充足率仍不足,商业地产和信用卡领域可能成为新的风险源头,而“有毒资产”更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特之剑。全球银行业还有1.6万亿的有毒资产没有剥离。这些都使银行系统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怀疑。

  更为严重的是,在金融危机告一段落之时,另一场危机——贸易危机气势汹汹地卷土重来。据统计,今年以来有关反倾销、反补贴的新案件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数量,其中大多数与中国产品有关。今年上半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多达58起,涉案金额超过80亿美元。世界贸易组织(WTO)警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正愈演愈烈,预计今年全球贸易总额将萎缩10%。保护主义之风愈演愈烈,给经济复苏蒙上一层阴影。

  危机愈演愈烈之时,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超常规货币政策和增加政府支出的经济刺激计划,以遏制危机的蔓延。不过,随着危机进入后半场,如何消除经济刺激计划“副作用”,妥善平稳实现“退出战略”,更关系全球经济未来走向。

  根据IMF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份,二十国集团成员为应对危机而承诺的各类经济刺激计划涉及资金总规模已接近12万亿美元。这其中包括扩张性货币政策和刺激性财政政策的各项内容。

  但这些“强力药方”同样带来巨大的“副作用”。其中,为拯救金融市场而注入大量流动性,从而推高通胀预期;各国巨额财政带来的经济运行成本增加,都是重大风险。索罗斯认为,危机过后,无论从政治上还是技术上,从经济中抽走流动性比拯救经济时注入流动性的难度都大。

  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政府认为,应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保持宽松政策,防止二次衰退比预防经济过热更为现实和重要,但在实施的时机和尺度上,各国又存在一定分歧。

  分析人士指出,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退潮,各货币当局政策方向出现异化,将对各经济体汇率、资产价格和外贸产生影响,从而为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变数。

  此次危机中,二十国集团(G20)迅速崛起,取代完全由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八国集团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平台。金融危机虽然也对“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造成了冲击,但较之“金融风暴”中心的美欧发达国家来说,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也最有望率先走出危机。新兴市场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决策重要一极。

二.美国金融业步入“后华尔街”时代

一年来,在美国政府的强力干预下,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程度也达到了空前规模。虽然关于政府干预市场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但是美国政府在市场机制休克状态下的果断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冲击。不过,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以及如何解决大型金融机构因为太大而不能倒闭的问题,将是白宫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

  从已经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财报看,美国金融企业已经走出了危机最糟糕的阶段,这既跟会计规则的调整有关,也受益于市场的回暖和市场信心的恢复。随着房地产价格回升,美国金融系统“有毒资产”可能会转化为账面上的利润,但是鉴于美国房地产仍存在风险以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导致信用卡坏账增加,与贷款业务相关的金融机构业绩全面恢复还需时间。

  如何平衡监管与创新的关系是美国金融业当前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为了防止金融危机再次重演,奥巴马政府计划强化金融监管,扩大美联储的权力,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强化信息披露。但是,随着金融市场回暖,来自金融业以及政府内部的反对声音也在增加,在政府与金融企业的博弈中,如何平衡监管与创新,维护美国在全球金融业的领先地位等问题将考验奥巴马政府。

  经历了这场“金融海啸”后,美国的金融业正处于修复、重整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既取决于金融企业自身,也依靠实体经济复苏的支持。在美联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如何解决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威胁,将是美国金融业演变的下一个看点。

三.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逆境中谋发展

  一年来,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下,“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结合自身情况,大刀阔斧地实施经济刺激政策,在逆境中赢得宝贵增长,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尽管一些发展中经济体的不俗表现有效缓解了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有不少经济体仍面临信贷萎缩、贸易下滑和内需不足等挑战。此外,出口、投资、产业和分配等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要求相关发展中经济体着眼于长远,变革图强。

  

  危机爆发以来,针对出口下滑、通货紧缩压力增加等挑战,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采取减税、降息和帮助中小企业获得信贷等措施。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8月份数据显示,中国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继续加快,带动经济加速增长,物价环比提升。

  为应对危机,巴西政府及时采取减税、降息、增加消费贷款和提高最低工资等措施,使跌幅较大的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生产和消费迅速回升,稳定了生产商和消费者的信心,一些分析人士预计明年巴西经济增幅可能超过4%。

  由于印度政府严格控制金融业,在外汇和外国投资方面也采取避控措施,该国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有限。此外,鉴于印度经济严重依赖内需,印度政府7月宣布把本财政年度的重点放在加大扶持农业和贫困人口福利措施方面。印度中央银行——印度储备银行日前表示,该国经济已经“见底”,开始恢复增长。

  此外,东盟、拉美和中东欧等发展中经济体也实施了形式多样的经济刺激计划。一年来,发展中经济体依照自身情况采取的应对措施对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发挥了显著作用,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经济版图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金融危机给不少新兴经济体带来了切实的困难,它们在经济复苏道路上仍面临不少风险与挑战。

  金融危机以来,资源等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由暴跌到快速反弹的剧烈波动,给一些新兴经济体造成显著影响。

  受油气价格波动等综合因素影响,能源大国俄罗斯今年第一季度经济下滑9.8%,第二季度创纪录地下滑10.9%,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经济扩张期。今年4月以来,俄罗斯中央银行连续五次降息,以刺激银行信贷,鼓励消费,但收效甚微。另外,今年上半年,富产石油的委内瑞拉等国经济也出现萎缩,石油业产值大幅下滑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鉴于国际油价已从去年年底的每桶30多美元快速升至当前70美元左右,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产油国如果在短期内决定再度减产,可能进一步推高油价,加剧市场通货膨胀预期,从而增大发展中经济体应对危机的难度。

  金融危机给依赖出口、财政吃紧的发展中经济体带来显著压力。由于出口市场疲软、外资流入减少,一些亚洲国家开始遭遇信贷紧缩的问题。由于可供使用的资金大幅减少,政府实施经济刺激政策的努力显得力不从心,直接影响其实施公共投资项目和相关措施的效果。

  目前,为缓解财政亏空,菲律宾、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已向亚洲开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争取获得“反周期支持基金”,以支持财政支出。

  此外,一些发展中经济体还存在银行坏账增多、失业率升高、本国货币汇率升值、外贸环境恶化和股市风险增大等问题,所有这些都为经济复苏前景增添了变量。

  促进经济早日摆脱危机阴影无疑是当前各经济体决策者考虑的重中之重。不过,对于发展中经济体而言,要想赢得长远发展,必须着眼于后危机时代,以危机为契机,解决长期制约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事实上,一些新兴经济体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已采取相应措施。

  作为矿藏丰富的新兴经济体,能源和资源出口长期以来是俄罗斯和巴西等国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但价格剧烈波动不免影响经济稳定增长。对此,两国明确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摆脱资源出口依赖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方针。

  俄罗斯政府决定,将发展高科技主导的创新型经济作为今后国家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俄总统梅德韦杰夫9月10日撰文指出,习惯于依赖原料出口并以此换取制成品是俄罗斯一大“顽疾”。为此,俄应首先在节能、核技术、航天、医疗和战略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创新型经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注重培养科研人才。

  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年来,中国政府大规模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从投资计划中拨出5800亿元人民币用于节能减排、生态工程、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改造等项目。针对内需相对不足的问题,中国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大力拓展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大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此外,中国7月还开通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分析人士认为,此举长远来看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印度正针对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的特点,着手疏通流动环节,打算今后两年大力促进国内商贸活动。另外,印度铁路运输部门已打算向私人投资者开放货车运营业务,以刺激民间投资。

  应当指出,过分依赖出口仍是不少发展中经济体的通病。亚洲开发银行在8月公布的年度统计报告《关键指标2009》中敦促一些新兴经济体重视扩大内需,从而实现经济平衡发展。

  由于缺乏资金和相应规划,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在实现增长方式和结构转变方面力不从心。不少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问题表象下往往掩藏著社会民生问题和国际金融秩序的民主化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靠相关经济体自身努力外,还有赖于国际社会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提升发展中经济体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反对保护主义,以及加强对发展中经济体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Tags): #经济周报#200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