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明月与柏杨(读后感) -- 暗香疏影月黄昏

共:💬111 🌺398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通史里的户籍数据似乎并不必然导出人口下降结论

但是翻翻史书却发现,三国混战人口仅存十分之一。恒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全国户数是1607万多户,人口是5006万多口。到三国末年魏蜀吴合计只有户数149万多户人口剩下560万零200多口(金兆丰《中国通史·食货篇》)

(如果潜在地认为这个人口下降是主要源于死亡的话。)

因为,即使我们认定东汉和三国、晋的户籍统计都是认真的,数据是接近全面的,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当时的统计调查能力与现代社会的差距。比如,我们现在看到战乱中的人民最常见的选择是逃亡,而不是等死。逃亡的目的地,可以是外州外县,也可以是外国,在中国古代就可以是外族地域。显然,这样造成的户籍下降和管辖地人口的减少,完全不同于因死亡而产生的人口绝对减少,当然它对统治集团的效果是几乎等价的。由于中国历史上直至近代缺乏严格的边境线概念和管理措施,有,但是没有线,我觉得有理由怀疑古代各族人民在迁移上是相对更自由的,即没有边境线这一现代移民的关键障碍,尤其在战乱时期,政府功能失效的时候。我以为历代中原王朝是无法做外流人口统计的(内流恐怕也不行),而外族则不关心这个问题。

历史上不断的外族入侵中原,表面看上去中原周围有大片生机勃勃的地区不断地制造强大的少数民族。其实,既然有这样富饶的地区,外族为什么非要入侵中原呢?

所以我的解释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承载能力和社会生产力从来是有限的。外族入侵中原主要内因是大批中原逃亡人口动摇了这些地区本来的平衡。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古代和这些落后的少数民族政权就是抢占更多的资源。中原王朝的衰落并不必然导致外族入侵,如果同期外族的社会经济保持健康的话,但是中原人口的大量外逃造成外族地区的失衡则几乎必然导致外族入侵中原。合-分-合表象的背后,我觉得就是这样一个人口-经济的互动本质。

这样,我认为清朝取代明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夺取中央政权的特例。我的印象是,在明末的灾荒时期,满清政权辖下经济并不差,缺乏入侵的内在驱动力,尤其是当它在不断的对明朝战争中取得优势而解决生存问题成为一个强大割据政权之后。而在清朝入关的时间上,正是明朝廷被农民军推翻,而农民军尚未建立大局观,明朝统治集团剩余势力尚未重新整合,这么一个关键的时刻,由多尔衮一击而成。所以我觉得明朝的灭亡是必然的,而它被清朝取代,却不是被大顺或大西甚至南明继承,则的确有一定的偶然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