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李锅28》:打破老锅问到底?(一) -- 本嘉明

共:💬238 🌺1187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李锅28>>:打破老锅问到底?(六)

(一)

看看今天的中国,她被一种力量牵引着。我们除了让这种力量继续有序地,轰隆隆地工作,暂时看不出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这力量像犁划开土地一样,接二连三地制造变动和崩坏。而变动和崩坏的,有时候是好的事物,这令人惋惜;有时则是应该摒弃的东西。“变化”只是个中性词,谁能保证总是变好呢?唯一要紧的,是用连续的小爆破代替一次巨大爆破,来渐进地释放张力。没有张力的民族,没有未来,就像一个人不能出汗,必定生病一样。

这世界上,只有不到10%的人能玩玩过山车和蹦极(上个月小本刚玩过蹦极的山寨版:DROP TOWER,就是自由落体塔,结论是以后不玩了),不过人人能坐公共汽车,当然你要还晕车我也木法度,去换印度牛车吧。所以全社会老少咸宜的稳定实在是重要啊。

(二)

小本建议河里广大朋友,大家自发组织一次“日本月”,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所用,跟日本有关的,事无巨细都来晒一晒,放哪个版都成。

因为中日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过。

二战后的东亚格局,简单说,一定是分裂的。

TG近30年的态度也简单:既然美国要这疙瘩分裂,我认命,但老子不能耍单。

因为不讲打仗,东亚的上台面国家就是日,中,韩。近10年来,中国拉住韩国,日本则把外交大权托付美国,自己在远东玩自闭。李明博上台后,走美日路线,TG毫不犹豫就猛抽该抽的人,但TG被孤立的危险并未消除。朋友当然还是有的,但俄国朝鲜在经济上都不够斤两。

日本社会一向有浓厚的保守风气,但钟摆效应加上亚洲经济的欣欣向荣(自民党又太烂),给了左倾的日本民主党一个执政机会。美国这下露出个狠黄狠暴利的破绽。

小奥的世界事务师爷,是布热津斯基。布热津斯基的观点,就在<大棋局>里。那里头,日本被称作“远东之锚”,同欧洲之锚英国,对于美国国之命脉,同等重要。

一个社会像一个人一样,循规蹈矩,右了几十年了,鼓足勇气想出轨一次,很正常的。但日本绝不会一左不回头,等下一届首相一定会摆回右翼。因为日本人总体很保守胆怯,偶尔激情一把,终究会抱怨跟小二(民主党)住在出租屋不好受,赶紧就回去平淡但踏实的“旧家”,搂着黄脸婆“自民党”睏觉。

不过一届已经足够了,就是不知道民主党撑不撑得到底。

毛太祖在放手经营东北前,先放出刘邓两只悍虎,挺进大别山,去捣老蒋的睡榻,老蒋从此对东北无暇顾及。

破绽既出,顽石也可撬动了。此谓“以无厚入有间”。

(三)

但中国对这个形势,也不能急功近利,只抱着挑拨离间,利用日本的心态。因为中日关系,确实是千秋万代的事。

日本曾长期以中国为师,中国在开放之初,也短暂地提过“以日本为师”。现在扯平,是大家心平气和,互相平视的时候了。

可口可乐公司的资产,不是遍布全球的灌装厂,而是品牌和配方。

中国改革30年的资产,不是遍地的工厂和年产600万大学生,而是全社会开放的心态,虽说有一点拜金,但做什么都目标明确,务实而且好奇心盛。

自古以来,中国的官僚系统由“士”(读书人)组成,日本的由“侍”(武士)组成,阿拉伯地区由各层次宗教领袖组成,其他一些地区(如南亚)由贵族高种姓组成。这四种人都有宗教和血统心态,执着于某些教条而无视现实。等欧洲走出中世纪的僧侣政治后,由生意人当道,于是优劣立判。荷兰,英国在“去天主教化”后,都成为央视<大国崛起>中的重要篇章。

西方人早在1900年代就认为,日本人善于作匠,中国人适合经商。

生意人中的极品,是心平气和,不慕虚华,不纵肉欲,放眼长远的,如巴菲特。这样的人精,中国一直都有,但不大容易登庙堂而已,小小例外一次如吕不韦,就留下惊艳一笔。由于央企的老总只能算“残缺的企业家”(这种说法对,但小本要说,这体制类似于美国的文官领军,其实有它的优点),因此只有当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走到一个权力层次后,“完美生意人”才会对社会面貌有明显影响。而日本的“产经联”,虽说名为“影子政府”,在这场攀登中,至今没有登顶,仍然是商不如官。

有一点中日很相同,就是“天下一家”,把整个国家捆在一起,整体前进,整体改变。这印度是做不到的。中国捆得有些马虎松散,但拖拖拉拉地也还是一起进步了。

还有一点中日很不同,就是日本有明确繁复的阶层传承,而中国刚结束文革时只剩下很少的阶层:中央干部,地方干部,群众,贱民(如右派)。现在阶层渐渐又多了,但要固定凝固还有十几年(就是乡长的儿子天经地义还是乡长),那么当下还有可能塑造与众不同的社会面貌。

当生意人(摩根,洛克菲勒等)掌握了历史上第一个大版图国家------美国后,又是别番景象。

中国也是大版图国家,必须借鉴美国。

(四)

中日关系的走向,要放在这三个大背景下:

一,到2025年后,中国GDP为50万亿RMB或以上,其中“实七虚三”,而美国的经济总量差不多,其中“虚七实三”,正好互补,则太平洋上的盖子工程完工,隆重剪彩,势力分界线以国际日期变更线为准。于是天堂降临人间。

但,这不容易。

首先,美国对对手一向是不妥协的,二战中对德日,没有划大西洋太平洋而治;冷战中对苏联,没有划半个地球而治;冷战后对日本,没有划半个世界市场而治。凭什么今天对中国,就忍让了?

其次,俄国,伊斯兰世界,欧洲,都不真心推戴中国,甚至巴不得坐山观虎斗。

第三,中国接下来数十年的高速增长,仍依赖外界市场和原料,而以内需为辅。世界500强里,没有一家是自给自足的农庄。

二,中央岛五族。

小本说过,亚欧中央岛的凝聚,有赖于日,中,俄,德,法五族。那么英国同日本地位类似,为什么厚此薄彼呢?

因为英国必须与美国同命运,天然不希望中央岛凝聚。

但,日本也同样啊?

不同。首先,日本同美国,并不那么水乳交融。其次,中央岛各族有了日本,如虎添翼,没有日本,则日本至少可以抵消德法的全部力量。此消彼长,差别是极大的。

三,中央岛各族,相互疑忌之心甚重,没有八九十年,合作不能水到渠成。而万一中央岛真能凝聚,所谓黄河也有澄清日,那么同英美系(美,英,加,墨等。澳新则存疑)又是什么关系?难道引发世界大战?

中国在2000年,经济总量尚只是日本的1/4,短短十年就赶上,这是惊人,少有和很难重复的,也令我怀疑,怀疑这过去的数据和对将来的预测。日本也有日本的兄弟连,在幕后掌控着“日本丸株式会社”,这时候,他们慌了,打算试试把投在“美国号公司”里的资本套现一部分出来,转投在“东亚集团公司”,利用新公司的组建,把自己在“美国号”不断贬值的资产以目前还勉强可以的市价折算到新公司里,也就是换马。

井大和很多人所推崇的“中日国”,现在是行不通的。

首先,形势到了,人心没到。这是所谓形势比人强。经济互补到位了,政治互补八字都没一撇。一般来说,经济跟政治论理,铁定经济失败,所谓商不斗官。当然这样保持势头几十年,人心终究会变的。

其次,中日都依赖美国的市场和美国对中日能源生命线的放行。如果大干快上,把美国逼到墙角,中日又无力自保,那不过是诱使美国出手,一不做二不休。

第三,日本民主党既没有执政经验,又有小泽一郎的隐忧,而且经济是政治之本,民主党以更花钱的福利政策取悦选民,钱从何来?弄不好干了一年,就怏怏下台。这其间中日的执政党再两情相悦,也不过露水一场,反而给美国冷眼看着,搞不好还有若干针眼探头,等着拍点床戏。

第四,中国经济指标上冲很猛,但立足尚且不稳。日本丸的股价虽在坠落之中,但社会较为稳定,将来企稳后再回到以前的高位也有可能。所以中日如果象两个大公司要合并,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确定自身的价值,如何预测对方的价值,以确定新公司的股权事权分配。目前中日对此并不可能一致。

日本的鸠山可能有点理想主义,但日本兄弟连并没有。“日本丸”首鼠两端,放点“脱美返亚”的空气看看日本,中国,美国三方的反应。这三位生意人勾心斗角中,TG不可以跟着日本起舞。

道理很简单:“日本丸”要投机,TG可以谨慎欢迎,但TG本身的档次,是大蓝筹,股市的两根“定海神针”之一,不可以有投机取巧的行为。

中美两国当年的冲突敌视,重如泰山,一场“乒乓外交”固然不能解决一切,但走出了第一步,谁能预见到今天的成就?

中国对日本,可以继续“政冷经热”,就是政治上要冷静而不冷淡地欢迎“返亚”,经济上则趁机更热,而较现实的方法,就是“(电动)汽车外交”,如果在较短时间内,中国获得技术许可自产LEAF锂电池汽车,加上BYD等其他国产技术电动汽车,再加上进口日美复合动力汽车,三箭齐发,绿色汽车总体在中国年销售300万辆以上,同时有大量整车,部件贴牌供应日本,转销全球。也就是中日在电动汽车行业互相给予国民待遇,那么两国在进口石油依赖,城区环保,电能峰谷合理利用等方面,都能双赢,从而给双方社会走出经济危机有效的信心支撑,创造全新的内需市场和供应链,也给鸠山政府新的财源,以兑现对选民的福利承诺,巩固压制自民党的战果。

日本自“美国号”抽资,要当回“东亚共同体公司”大股东,双方谈生意要有诚意。中国的诚意表现在锂原料,稀土原料供应和国内市场有节制开放(每年商定整车互相进口总额),日本的诚意表现在将LEAF技术转让给中国,同中国划分世界绿色汽车高低端市场,共同试图制定全球技术标准。既然中日合并成“东亚公司”还不成熟,你又那么上杆子想掺合,那么先合作做几笔买卖,热热身,应该没有问题吧?和则两利,两利则和,良性循环嘛。

电动汽车这一步,我们早晚是要走的,这也是巴菲特颠颠地赶来投钱的原因。走早一点,看起来送了日本一点钱,但我们换回时间,换回技术,换回了政治收益,仍然很值得。

有一年开G8,中场休息时8个老板对坐闲聊,小泉要跟大家解释日本的古礼是怎样的,于是走到小布什座前,纳头便拜,要磕个头。这磕没磕成,小本不在场,不好说。但身为一国领袖,轻浮若此,实亡国之相。

治大国若烹小鲜,日本要剧烈翻动,只能证明他们的轻佻,长期看深层看对中国有害无益。中日关系,只能一步步地走,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地走。

中国还是要依靠“做自己的事”,那就是东盟10+1,和交好伊斯兰地区,推进“彩虹方案”。新疆的“扎针事件”,很小儿科,虽然恶心人,但对TG能有什么大碍呢?这种撒石灰迷人眼的下三滥都搞,花旗庄实在也没什么高招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