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语言和民族认同 -- 雷声

共:💬82 🌺10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记得有种老式宁波话称“我们”为“ngen no”

这个还是我妈教的老式民谣里的。

还有,小时候,我妈老是提起一个词叫“田洁音”(沪语发音),我起初以为是某个小姐妹的名字。等到20年后向我老妈求证,她大笑说,这哪里是名字,分明是宁波话的地址嘛。她也不清楚为啥地址称为“di ji yin”,我估计是“田脚印”的谐音。后来问宁波来的同事,她说这是很老旧的宁波话说法了,现在在宁波本地倒不用了。

还有,作为宁波籍的上海人,明显感到自己的上海话和其他人不一样(这还没有和专业的滑稽演员比较)。一般来说,我的重音会偏前,譬如屋里、报纸等,特别是报纸,宁波腔的发音显然更像上海话的“包子”。另外,如吃、扇子等,发音都不一样了。

其实,经过百年的融合,本地人、宁波人和苏北人已经基本不分彼此了。随着上海城市化和移民化的新浪潮,现在的人群演变为了老上海人和新上海人的区别。尽管也有一些矛盾,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还是能把五湖四海不同的人群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其中的阵痛,需要新旧上海人的宽容和耐心。

关键词(Tags): #上海话#宁波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