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中国酷刑之罚刑 宫刑(一) -- 淡竹

共:💬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中国酷刑之罚刑 宫刑(三)

如果说秦王朝是由于残暴统治而迅速覆亡的话,那么继之而起的汉王朝从本质上来看,比秦王朝也是如出一辙。宫刑在汉王朝更为普遍。汉初时,不少人已经意识到宫刑和其他损伤人身体的肉刑太过残忍。于是,公元前一六七年,刘恒诏令废除肉刑,共中包括宫刑。但过了不久,刘启又恢复了宫刑的实施。开始时,只是用宫刑代替死刑,后来也把宫刑用于对某些非死罪的处罚。而刘彻更是大行其宫,正史上有记载的大臣受宫刑的就有司马迁、张贺、李延年等人。司马迁只是因为在刘彻询问看法时说了真话,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了几句,“上以迁为诬罔”,便被处以宫刑。

李陵是名将李广之孙,善骑射,爱人下士。刘彻认为他有乃祖之风,封为骑都尉。李广利出征匈奴时,刘彻诏令李陵指挥后续部队,负责押运粮草。李陵不愿接受,请求率五千步兵深入单子庭,刘彻同意。公元前九九年九月,李陵率领本部五千步兵从居延海(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发,向匈奴境内进击。当部队前进到浚稽山(蒙古戈壁阿尔泰山)时,与匈奴单于所率主力兵团相遇。匈奴三万骑兵团包抄攻击,李陵指挥将士英勇战斗,击杀匈奴数千人。匈奴单于大惊,急召匈奴左右地八万余骑增援,李陵只得撤退。但步兵是无法摆脱骑兵的追击,匈奴兵团分为两翼,左右展开,夹击李陵。李陵且战且走,数日之后,退到一个不知名的山谷,再次斩杀匈奴三千余人。再走四五日,到达一片苇草茂盛的畜牧地带,匈奴兵团顺风纵火,李陵先行纵火自救。再南行,到达山丘区域,单于命他的儿子攻击,李陵兵团在树林中设下埋伏,又杀匈奴三四千人。单于亲自指挥十六倍于敌人的精兵,追击十余日,而不能取胜,实在是让他怒不可遏,攻击遂更加猛烈。李陵在沙漠中再南行四五日,又杀匈奴两千余人。此时,李陵军候管敢投降匈奴,泄露了汉军的兵力情况,匈奴单于得知李陵军孤军作战,更紧追不舍。匈奴军团的两翼越过李陵,在李陵前方合围,遮断退路。李陵继续战斗,一日之内,射出五十万箭,箭矢用尽。于是李陵命令抛弃车辆辎重,全体徒步前进,此时李陵兵团还有三千余人。当李陵进入囗汗山(蒙古谱颜博格多山)时,匈奴兵团堵住谷口。夜半,李陵下令击鼓突围,鼓已破裂,不能发声。李陵命向四面八方冲出,一以分散敌人注意,一以希望有人能逃回报信。他与另一位将军韩延年上马,率亲军十余人,越岭南走。匈奴兵团潮水般追击,李陵身上除短兵器外,没有他物,不能阻挡敌人缩小包围圈。终于,韩延年中箭而死,李陵被俘而降。

刘彻得知李陵投降匈奴后,勃然大怒,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如何处理此事。刘彻对众大臣询问意见时,多数大臣明白刘彻之意,便全都指责李陵不该投降匈奴,当询问到司马迁时,不想司马迁并没有按照刘彻的意思回答,而是说:“李陵率领不足五千名步兵,深入匈奴腹地,打击了几万匈奴骑兵,直到最后矢尽道穷,援军无望,仍与匈奴大军殊死拼搏,就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了。他虽然打了败仗,但杀了那么多的敌人,足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尽死节,一定是想以后将功赎罪来报答陛下。”刘彻没有在司马迁这里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当下怒不可遏,根本听不进司马迁的解释,反面认为他所说的乃是诬罔之辞,是想借此贬低李广利,为李陵游说,于是将司马迁逮捕入诏狱。审判的结果当然是司马迁犯了包庇叛徒的伪证之罪,判处死刑。司马迁家贫,他的家人为他好不容易借贷到一笔赎金,才减为次一等的宫刑。

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交付的遗命,完成上通三皇五帝、下至当朝的弘篇巨史,不得不忍辱负重,顽强地活了下来。他在写给友人的信《报任少卿书》中曾这样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沈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由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又说: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报任少卿书》一文,通篇宁静淡泊,但字里行间实是字字血泪,千古之下,依然让人唏嘘。

汉帝刘弗陵也曾下诏:“大逆无道殊死者,一切募下蚕室”,从法令上更扩大了宫刑的范围。大臣、官吏稍微违背了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就要受此酷刑,平民百姓受这种酷刑蹂躏的人更是不胜枚数。公元五二年冬十月,东汉的创立者刘秀就曾下诏将被判为死罪而在押的男女囚犯都处以宫刑,其中女子的宫刑指幽闭。公元五五年,又重申此令。公元六五年,刘庄下诏将被判为死罪者减一等,其中大逆不道者下蚕室。公元八二年,刘?叵纶?将被判为殊死的罪人下蚕室,女子幽闭。公元八四年、八七年、九六年都下过同样的诏书。汉代不但对汉王朝的人民使用宫刑,对于来自西域国家的使节或人质也曾使用过宫刑。公元前九二年,楼兰国王去世,楼兰王国派人到汉朝迎接作人质的太子回国继承王位。但是这位太子在长安因犯法已受过宫刑,刘彻就没有放他回国。

从以上历史看来,宫刑的施行范围虽然扩大了,虽然不仅仅是惩罚被认为是男女不正当的性关系而作为镇压反抗者的一种残酷手段,但仍与性有一定的联系,就是使受刑者丧失性能力,从而断子绝孙。这在十分重视子嗣和后世香火的封建社会,确实是十分严酷的惩罚。而且,宫刑不仅造成人的肉体痛苦,也使人的精神受到严重摧残,使受刑者终生受辱,生不如死。司马迁是个意想坚强、胸怀大志的人,可是每当他想起自己受宫刑这一耻辱,都忍不住要“引决自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