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天下大观】契丹寻踪 -- 契丹人哪里去了? -- 青稞酒

共:💬19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长见识,刑辩律师又多了一个切口

移花接木不是DNA鉴定技术引发的手段。当年白宝山袭击哨兵时就故意把别人的烟头遗留在现场。可以想象JC叔叔做了不少无用功。

栽赃是故意污染。在学术上面对的则是无意污染。古尸中DNA的含量质量都已经很差。在挖掘,转移,保持和提取的过程中都可能被人或其它生物污染。工作人员要有充足的对照实验剔除这些因素。

一个可靠的学术结论一般要多条独立证据,而不依赖于孤证。尤其当孤证与常识或其它可靠的证据不符时,推理更要谨慎。当年陈章良的恐龙蛋基因(我怎么打喷嚏呀)有一个重要弱点。恐龙是爬行动物,但与现代动物对比,陈章良的恐龙蛋基因与两栖动物更象那么一点点。更重要的,化学家根据DNA的化学性质推算在千万年的化石里不能保存有意义的基因片段。所以,恐龙蛋基因的学术价值基本可以忽略了。

这篇文章是对古生物DNA比较权威的阐述。

http://www.nature.com/nrg/journal/v2/n5/full/nrg0501_353a.html?message=remove

1. 从考古学和古生物学遗物中提取DNA使我们能研究灭绝师太,很酷。

2. 根据DNA的化学性质,想研究一百万年前的DNA就过分乐观了。

3. 古人类的DNA最困难,因为排除现代人的污染不容易。比如,在很多古动物尸体的提取物中发现人DNA."我们相信很多发表的古人类DNA是不可靠的"。

4. 我们在5-10万年前的古动物DNA上有很多进展,如澳洲袋狼恐鸟,被美更新世野马和欧洲洞熊。

5. 尼安德特人DNA使我们对人类进化路径有更多的认识。另外,目前在现代人中看不到混有尼安德特人遗传物质。

6. 不要忘了古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