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河风吹老少年人——沅江河上的排古佬(前言) -- 大叶茶

共:💬97 🌺47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河风吹老少年人——沅江河上的排古佬(八)

八、圈 子

陬市,河洑这两个集镇,居民多是水上客。排古佬人数众多,是一支了不得的力量。古语云: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大凡人群集中的地方,自然会结帮成派。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混,还想立住脚跟的话,必得借重他人。仅凭个人单打鼓,独划船地拼打厮混,是搞不出名堂来的。这个道理,自古皆然。所以,旧社会的青红帮,在排古佬当中的根基很深。

青红帮,我们当地人叫作“圈子”。

至于为什么叫“圈子”,好多人搞不明白。我想,大概是指,加入了帮会就是“圈子”中人的意思吧!

在早先那个年代,加入帮会,进入“圈子”,是一种依靠,一种保护。这大概是马斯洛先生所讲的“五种需要”中的“安全需要”吧!所以,在当年,除了很少,很少的排古佬以外,没有不入帮会的。这,大概也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时髦。

我的父亲曾经就是帮会中的一员。因为这个问题,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一来,都得披挂上阵,上场当“运动员”。

其实,父亲在帮会中,只是个跑腿办事的,根本算不得什么场面上的人物。我曾经抱怨过他,他也后悔不迭。只是说,在那个时代里头,也就是那么回事,不入帮会,难得混下去。讲起来倒有点“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味道。

正是从他那里,我才晓得过去的星星点点。

排古佬是吃江湖饭的,身在江湖,就有江湖的规矩。如同时下的流行语:要按游戏规则行事。

那个时代,长期战乱,几十年间未曾有过停息,社会秩序也相当地混乱。到处有抢的,偷的,打打杀杀的。出外办事,做生意,都得讲靠山,讲关系。有人撑腰就能出头,有背景就好办事。不然的话,就寸步难行。

平民百姓没有后台,也没有背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头,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每当动乱到来之际,他们总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这些受害者极希望有人出头为他们提供保护,当他们的遮荫大树。他们对当权者指望不着,转而把希望投向民间的社团。

青红帮是一个遍布天下的民间社团,创建于明末清初。有资料说,青红帮创立初期的宗旨是“反清复明”。后来,放弃了原先的宗旨,逐渐演变为民间半公开的社团,中国各地都有它的分支组织,只是名称并不一样。比如在四川,青红帮叫作“哥老会”,在广东一带,则叫作“三合会”。尽管各地的称呼各异,但天下帮会是一家,而且势力非常之大。就连执政的国民党在某种程度上也得依靠他们,维系稳定社会的基层。

青红帮宣扬“忠孝侠义”,并以此为精神支柱,团结归拢人心。中国历朝历代均以忠孝治天下,侠义乃国人的精神寄托。故而,青红帮的这一套,很对国人的味口。国情,民情结合在一块,便使青红帮日益坐大。尤其是在漕帮,排帮等行内,帮众如滚雪球般地发展起来。基本上形成整个行业的帮会化。

以前,对于青红帮的宣传,大多是“一边倒”的说法,有些文章把青红帮描绘成“青面獠牙”,说是“反动会道门组织”,是一群“乌合之众”。正如毛主席所说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青红帮也不例外,也有它正面的东西。

比如:青红帮的帮规中,就立有“不奸淫妇女,不恃强凌弱,不欺负孤寡”等等。圈内人若是违犯这些帮规,都得接受处治。

帮规规定,对于犯规者的惩处有三六九等的刑罚,即分为不同的处罚等级。小罪轻罚,大罪重处。最严重的莫过于欺师灭祖,背叛帮会了。倘若是欺师灭祖,背叛帮会,最重的惩处是“三刀六洞”。所谓“三刀六洞”,是在犯规者的身上,用刀子戳三个对穿的洞眼,这种刑罚说穿了也就是死刑。

“圈子”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那样,全靠杀人越货,抢劫为生。其实,青红帮也有自己的公产,它的公产来源于帮众的交纳。这交纳如同会费,并不强迫,你有多大的能力,愿意交纳多少,都由你自己作主。公产多了,帮会的头面人物就投资,就像如今的一些社团组织,把闲散资金投入到另外的行业,让它生儿育女。

“圈子”的资产多用来置田买土,因为土地永远是不会贬值的,投资的风险较小。帮会买来土地,把它包租给农户耕种,年年收取租谷,再将谷物变卖,又转化为钱财。由此周而复始,钱生钱,利滚利,公产越来越多。帮会的这些收入,由帮内专人收管,并建立有账目。年年要对帮众公开的。倘若有人贪污公产,那是要受到最严厉的处罚的。

帮内的公产主要用于帮会内外的交际活动和救助开支。对于“圈子”内极为贫困的兄弟,帮会每年也给予一定的救助和资助。

各地的“圈子”都设有联络的站和点。这些联络站点,大多以茶馆,饭店,酒楼,旅栈等面目公开。它是做生意的,三教九流都接待。只是局外人不晓得它的底细。

这些站点在接待各种客人的时候,会利用帮内统一的暗号,切口识别来人。倘若是帮内的弟兄来到这站点,这人在当地的食住行便由联络站点负责料理。

听我父亲说,加入帮会后,第一要紧的事,便是背诵切口,熟记暗语,暗号。倘若圈内派你出去,要到某地办理一件“圈子”的公务,这切口,暗语和暗号是少不得的,这是接头联络的凭证。

当你到了某地,首先是寻个旅馆住下来。安顿好住宿后方能安心办事。寻旅馆时这切口便派上了用场。在与老板的一问一答之中,你也就知晓了,这间旅馆是否是帮内人所开。

到了吃饭的时候,必得寻个饭店或者是酒楼。进得门后,先找张桌儿坐下来。店内跑堂的见了,定会迎上前来,先抹净桌子,然后,斟茶,倒水,随后,送来酒杯,饭碗,筷子,汤匙等。如若是你要接头联络,便得按照圈子内的规定,用酒杯,筷子,汤匙和饭碗,把接头暗号摆出来。跑堂的过来一看,便晓得你是个什么人了。自然,他会按照规定,该向何人报告,某地方来了个什么人,需要寻找哪一个出面接洽才合适。不然,便乱了规矩。

有人以为,青红帮是些乌合之众拼凑起来的大杂烩,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

倘若是乌合之众的话,这“圈子”从清初建立起来直到GCD登台以后才消失,其间历经几百年,青红帮长盛不衰,又是如何维持得下来的呢?

真正的青红帮是有一套严密的组织方式和行事方式的,不然,乌合之众是维持不长久的。

各地的“圈子”内部,都有个领导核心。一般是由五个人组成的。

“一把手”也就是当“大哥”的,帮内称之为“龙头大爷”,他是掌盘子的。本地“圈子”内的所有弟兄和事务,都归他领导。此人的权力极大,生杀予夺仅凭他一句话,可谓一言九鼎!基本上类似于公司里面的CEO。

“二把手”俗称“师爷”,除了“龙头大爷”,便是他大了!师爷是出谋划策的“军师”,凡是龙头大爷拿不稳,吃不准的事情,首先便得征询“师爷”的意见,也算得是一言九鼎的人物。除此之外,师爷还掌管着帮内的各项账目,大概相当于COO或者战略顾问之流吧。

“三把手”帮内称之为“三哥”。三哥管理“圈子”内部的银钱开支,报销等等。这就是CFO了。

其次,便是“老四”,帮内称之为“四哥”,四哥负责对外联络和接洽,一般外地“圈子”的来人由老四负责接待打发。当四哥的人必得能言善辩,口齿清晰,条理清楚,算得是场面上的人物了。

最后一位是老五,帮内叫作“红旗五哥”。“红旗五哥”只管一件事,那就是执行帮纪帮规,倘有流血出血夺人性命的事,一概由他出头露面。此人身份虽然是不高,处在帮内最末的位置,但声势极重,所有处罚都得经过他的一双手,所以,在帮内的威权却是极重的。

另外,还有个人物,名叫“老厶”。此人虽然是没有什么实权,却是帮内唯一可以不讲礼数,上上下下来得的角色。他的职责类似于如今所说的“交通员”一类。凡本地“圈子”与外地“圈子”的沟通联络,概由“龙头大爷”私下与他接洽交代。因此,“老厶”虽然是个小小的“交通员”,但知晓的帮会秘密,却比谁都了解得多。

因为“圈子”的势力强大,无论官府,商会,警察,侦缉队,保安团,军统,中统等,都把“圈子”高看一眼,能抬手的地方,都尽量地放它一马。

如若是本地的一单生意要经过某地,如由帮会出面,事先给对方打个招呼,知会当地的同道,那么,这单生意肯定是平安无事。否则,货物不但不保,甚或还会人财两空。

做木材生意的下江老板,虽然是腰缠万贯,财大气粗,但“强龙不压地头蛇”,身处上河地盘,也得低声下气,脱祸求财。为着自身的利益,他专门找有“圈子”背景的排古佬,以求得自身的平安无事。

为了争得下江木材老板的生意,求得自已的生存,众多的排古佬也就不得不加入帮会,以图有个事做,挣得钱财养家糊口。

同时,排古佬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倒有三百天出门在外。出门求财,第一求的是平安。入了“圈子”,便有这等的好处。如遇抢劫一类的,先向对方唿哨一声,接着报上帮内的切口[暗语],对方如是自己人,听了暗语便会自动收手;如果不是本帮的兄弟,那就是伙“空子”,这时,领头的兄弟伙就会联合帮内的众兄弟,抄起家伙开打,齐心协力阻止他们。

入了“圈子”,便是本帮的兄弟。无论在内还是出外,只要遇到困难,帮内兄弟都必须出手援助。江湖上行走,凭的就是个“义气”!不讲义气的人,狗屎不如!这种不仁不义的东西,将受到帮规的严厉处治。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对自身利益有益的好处,所以,势单力孤的个人,就不得不投靠这个团体。

投靠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得到帮助,争得自身生存的一席之地。因此,在旧社会,排古佬中之所以加入帮会的人特别多,根本原因盖缘于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