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经济危机会走出怎样的轨迹将由经济基础决定 -- 然后203

共:💬4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经济危机会走出怎样的轨迹将由经济基础决定

本文是由WXMANG前辈的帖子引起,加上最近宏观经济数据(相当于国家半年报)陆续出台,综合思考整理而成。

到底等待中国的是恶性通胀还是严重的通缩甚或是所谓的滞胀。综观社会舆论,这些问题不可能得到回答,大多数学者着眼的要么是理论框架要么是一贯以来的危机感

其中包括我所尊敬的卢麒元先生,他的担忧立足于经济大起大落下的政府财政能力的被大幅削弱,担忧凶猛的通胀将横扫广大孤立无援平凡善良的百姓。

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存在我脑海里,中国过去十年的经济辉煌到底是空中楼阁昙花一现还是有它深厚扎实的经济基础的。倘若是有经济基础的,那么中国的经济走向就不会是依照浅薄的理论模型而是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前进的。经济危机是否会深化,会按照怎样的轨迹走出来都将由经济基础决定。

记得本科毕业时候,受主流经济观念的影响,自己对国外经济理论和学术大师们崇拜有加,对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全面怀疑。更何况当时报刊杂志上充斥着一件又一件商业丑闻,国有股减持也在广大民意的参与下被炒得臭不可闻。

毕业设计选择的是韩国产业,当时对那种两头在外的产业政策就不感冒,再听说中国外贸依存度稳步提高,心中更是充满了悲凉。记得与朋友彻夜长谈,为祖国经济发展忧心忡忡:这种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连续增长到底有没有可持续性?

还是在毕业后,当书本中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开始和现实经济结合,理论不再神圣,教条方法也可能比不上实践得来的土办法。在经济学上面仍然是一个菜鸟,但在实践中我学到几点:

1,不要因为自己的个人情感影响了市场判断。最近的例子就是房价,有一千个一万个不合理,个人是没有办法来对抗现实市场的。刚性需求就是刚性需求,你只能掌握好市场节奏,做自己个人的判断,在什么地方买。而不是说不合理,打倒KFS ,希望政府改变游戏规则。某些自诩为公共知识份子的尤其要在这个道理上做检讨。

对经济危机的判断也是如此,经济学家要做好自己的功课,给出清晰有理的理论推演,而不是利用各种渠道散布个人判断,更不能为某些利益集团代言。

作为普通人来讲,总是喜欢和意见相同的人扎堆,也总是选择自己想听的话语来接受。如何在经济判断中学会客观独立,是一个问题。

2,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粗略统计分析更为适用一些,并且要重观察轻预测。因为很多事物并没能纳入主流观察的视野。例如天量信贷,倘若直接将之与股市楼市泡沫联系起来并预言崩溃,这样的态度过于亲率了罢,因为竟没有人研究此次信贷增长对于实业经济的影响,没有人研究经济危机以来农村消费的变化。

3,国际眼光不可缺少,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不可阻挡。关于宏观经济观察,不能忽视国际市场的影响。

这次经济危机,大家对国际原油,铁矿石贸易的波动已经都非常熟悉,对中国在相关问题上的缺失感慨万千,对世界各个国家尤其是本国投入巨量货币实现定量宽松担心不已。等着我们的真的是洪水一般的通胀?或者,只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没能抄到底)?

但结合国际情况来看,政府举措也许看上去较为合理一些。既然是不得已,既然是要做,就迅速猛烈的改变政策。既然全球同此凉热,那么速度领先也是一种优势。有十亿国人的巨大支持,有国际产业的此起彼伏,有全球老大的相对让步,尽管现在的政策会带来副作用,以长期眼光来看并非离题万里。(倘若用做股票的眼光来看必然是看不到长期变化的

晚上突然想到的问题,国内的消费启动显然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中产阶层的扩大缓慢,以及农村消费增速不快);巨量信贷不会完全停留在股票和房地产上面,必对实业经济产生影响;世界制造业尤其是技术装备的此消彼长,恩,应该是此长彼消。

这样,有可能在世界经济危机缓和的过程中,中国的重化工业得到飞跃发展。

又想起所谓的政府主导的产业升级,尤其是“腾笼换鸟”,换鸟真的需要政府主导来腾笼吗?也许真正含义是政府扶持重点的转换。为什么政府喜欢在产业发展中占据这样的位置呢?

所谓产业链的高端,如果与低端的生产能力脱节,那么生产也无法完成。这样的问题才是政府应该考虑的吧。

关键词(Tags): #经济危机#市场判断#国际眼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