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 转载说明 -- 温雅颂

共:💬75 🌺3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之九:复习(续)

说“脍炙人口”实在有点吹牛,因为这“论英雄”的过程是私下秘密进行的,除了曹操和刘备以外再无外人知晓,这么做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如今的时尚。

这里的曹操就是我,而刘备则是另外一个知青。

他不是很聪明,但学习作风非常扎实,也很能吃苦。他数理化不是很好,所以当时选了文科。而我虽然那时的文科成绩也很好,我仍然是坚定的理工科派,因为当时人们普遍有一种观念,觉得有能耐的就应该学理工,没本事的才去学文。这种观念一直维持了很多年,好像直到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热起来以后才有了改变。

在互相讨论时我发现,刘备同学博闻强记,条理清楚,叙述问题头头是道,绝非等闲之辈。而理工科考生里边,我的解题能力则明显别其它人要强一些。虽然我当时对老知青和女知青那边几个考生以及村里几个当地考生的复习情况不了解,但根据我对他们平时的感觉,我在一次和刘备同学一起上厕所(哈哈,没有青梅也没有酒)的时候说出了一番差不多可以使他扔掉筷子的话(可惜当时他手里没筷子)。我对他说:

如果咱村能考上三个以上,其中肯定有咱们俩。

如果考上两个,那就是咱俩。

如果只有一个,那只能是咱俩当中的一个。

刘备同学有点像真的刘备,喜怒不形于色,对我的话不敢表示乐观,但显然从我的话里得到了鼓舞,这我从他的眼神里能看得出来。

最后结果果然不出我之所料。我先收到录取通知书走了,大约一个月后大部分大学又增招了一批“走读生”,把他也录取了,我们村那年就走了我们俩。

刘备同学虽然是因为扩招“走读生”才上了大学,但他毕竟有相当好的素质,后来考上了费孝通的研究生。

我们那年大学报志愿,是在考试前报的。在不知道自己成绩的情况下报志愿,真是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盲目性极大。我估计恐怕有不少考生考分不低,但就是因为志愿报的不合适而落榜吧。我当年在报志愿的时候,也费了一番脑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