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特色之富豪包装炒作术-续二 -- 咦咦咦

共:💬11 🌺6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中国特色之富豪包装炒作术--完

第三类富豪阿拉称之为“进口banana”,之所以是进口,因为他们大都有留洋背景或从事的产业是国外已成熟的模式,他们拿来cut & paste。大批IT富豪就是这类人的佼佼者。

进口香蕉们从事的行业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较轻,原始积累的过程中流血流泪的money也较少,所以一般社会形象较之前两类富豪为佳,再加上都是读书人背景,口才一般都还能得到保障,在访谈节目中不太会出现“语无伦次”的情景。相反,时不时的会蹦出一两句“至理名言。”阿拉印象最深的就是马巴巴那句;“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

这句话绝对是这三类富豪的共同写照,但私下里还是认为马巴巴有“升华”创业成功者之嫌。一个理智的创业者都会有准备失败的承受力,哪有“要死要活”这么悲壮?这也不过是胜利者在“装饰”历史罢了。

有河友对阿拉质疑富豪做慈善实为包装的“腹诽”表示了不同看法。我承认自己是片面的,狭隘的,但发生在我周围的富豪做慈善都不是那么单纯,有些就是颠倒黑白。下面我就举两个有代表性的实例。

实例一:有个富豪,旗下境内外各有一家上市公司。该富豪生于陋室,长于田间,成才于殿堂,发迹于裙带,壮大于资本,属于“国产香蕉”型。他就在母校设立了个奖学金,以资助贫困优等生。撇开报答母校、回馈社会、资助教育的这些表面慈善行为,其实富豪还是有自己的小九九。该奖学金不是综合类的,只是针对某一个系的学生。享受该奖学金的学生毕业后就去富豪旗下的公司实习一至两年(待遇如何,自不必说。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这种慈善单纯吗?我并不反对这种行为,但是有回报的慈善至少不应该对其“美化”。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奖学金,赚得了名声,在学生毕业后也锁定了人才,好处已经不少了,还要大肆宣传,硬要深挖思想,沾上人性的光辉,品德的高尚,那就大可不必了。

以阿拉的小人之心总结了一番,觉得原因在于该名富豪还是处于“富豪的初级阶段。”所做的慈善也是以平时的商业思想为准则,追求“利益”最大化。

以我对慈善的理解就是由慈悲之心而产生的善举。做慈善是不贪图任何回报的,哪怕是最直接的好名声,公道自会在人心。毕竟慈善不等同于施舍。

实例二:一日和某一富豪看电视,正巧是同一地方的另一个富豪的访谈节目。就见那主持人一脸虔诚的问;“您是怎么会办起福利企业的?怎么开始帮助弱势群体的慈善事业?”那富豪则一脸真诚的答曰;“刚开始是按照母亲大人之命,后来体会到帮助弱势群体的快乐,所以企业招收了上百名的残疾人。”阿拉也正准备感动一番,旁边的富豪开腔了;“饭都要吐出来了!”怎么,难道他的反应比我还大?但是没见过感动的连饭都会吐出的呀。

原来,我旁边那位富豪也是办福利企业起的家,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免税。试想一个大型的制造企业,生产线上都是生理有缺陷的,生产效率能高吗?那个富豪对我说;“这种事情还能和孝道、慈善沾上边,他可真能掰呼!我企业里的挂名残疾人绝对不会比他那里的少,我就吃亏在脸皮还不够厚,否则我早就去宣传了,还轮得到他?”听完这番话,我心里就像是吃了个苍蝇,赶紧关了电视,只留下主持人继续深入的挖掘那位富豪的慈善之源。

铁兄回复我说,中国的富豪恰恰就是缺少包装之术。阿拉实在是不敢苟同。包装他们的平台还少吗?各种类型的报导,访谈,吹捧乃至献媚充斥于媒体,他们的上镜率绝对赶超省市领导,大有和演艺明星并驾齐驱之势。

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前,国内经济一片大好,媒体对富豪们的评价简直是一面倒的正面,以至于富豪们都不把自己当人了(阿拉觉得倒有点成妖了,而且是初级阶段——人妖)。最典型的就是王地产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大灾大难之前公然提出“十元论”。放在以前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呀!就是因为包装的过头了,以为自己真成了个思想家,可以从高层次上教育我等“眼界低、知识薄”的芸芸众生了。

阿拉的老爸老是和我唠叨;“现在的社会真是人心浮躁!”想想也对,社会上一下子死个几十号人的事故或者被人灭门的刑事案件到处都是。放在国外每个都是“break news”(插播的新闻),我们反倒是见怪不怪了。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贫富差距太大,人人都想赚大钱,快钱。

既然这个社会问题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那么我们的媒体为什么还要过分包装富豪们呢?除了让人觉得羡慕从而感到落差进而产生不平衡之外,我毫无看出需要包装的理由。如今的社会还需要鼓励发家致富吗?我看用不着了,就算不鼓励还有还多人不惜走犯奸做科的道路发财。

话又说回来,富豪们把自己包装的不像个“凡人”对其本身也没什么好处。黄电器落马前光《money人生》就上了四回。牛乳业在《win在中国》中大谈“产品即人品”没多久就发生了“三花聚顶”的投毒事件。此类例子举不胜数。没有以前的过度包装,大家顶多说句;“一丘之貉。”有了圣神的光环后,大家就会说;“原来是立牌坊的X子。”

唠唠叨叨了半天,我还是有佩服的富豪。就像陈光标,默默无闻做慈善,直到大地震媒体才把他挖掘出来。以慈悲之心做善事是他的本性,包不包装都是次要的。

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