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在广播台的记忆 -- 风的笑容

共:💬30 🌺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我在广播台的记忆

我大学的开始过的很不开心,虽然校园离家只有40分钟的车程,感觉却是在另外的城市。学习的东西很枯燥,几年以后才开始明白这些东西就是九阴真经,枯燥,但是绝对有用。寝室里面的同学来自天南海北,趣味不投。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位老兄把随身听定在早上六点半开响,放出的竟然是嘹亮的军号。每天被吵醒,看着窗外黑糊糊的天,有找块砖头把那位拍死的冲动,这是实话,没有开玩笑。多年以后我看到云大的马小弟的事迹,仿佛看到了自己。

第一学期过后,我想应该找些好事情做,否则总要出坏事情。碰上系里面组织主持人大赛,我就报名参加了。我的普通话只能算70分,长处在于不怕在众人面前讲话。自从初中的时候在200多人面前讲演后,我就属于人来疯那种。初赛很容易,淘汰剩下4,5人进入决赛。决赛分规定题目朗诵,机智问答和才艺表演。我只记得才艺表演我唱了一首老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因为我唱不好流行歌曲,加上评委多是50来岁的老师,这种老歌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果然我注意到有位评委在我唱的时候打起拍子。后来她上过我们的政治课,才知道她在俄罗斯留学过。

我还记得在机智回答的时候,一个漂亮的学妹选手站在我旁边,她回答出错,我扭头小声对她说了正确答案,不料她一拳头打到我的屁股上,怪我怎么不早点告诉她。幸亏台下面的观众没有注意到。

后来我得了男生第一名,奖品是一根哈达,由系里一位藏族同学赞助提供。再后来领导致辞,曲终人散,我也往寝室走。突然背后被人轻柔的一拍,随即一阵暗香飘过来,回头一看,竟是一位个子高挑的女生。她问我是否愿意参加学校的广播台。哦,原来不是粉丝,而是学校的广播台来拉壮丁。在她温柔的声音的询问下,我意志坚定的表示了摸棱两可的意见。随后她又报出了我班上一位重庆女生的名字,我就只好同意了。原因很简单,这位重庆女生在班级第一次聚餐时就用啤酒把我灌倒。虽然我当时是极度空腹,但是那也是我的第一次醉倒。所以我还是很给这位女生面子的。

学校的广播台位于学校电影院旁边的一个房间里面。房间被隔成两间,外面小的一间放上一个写字台,几把椅子,讨论稿子和开会都在这里。里面大的一间修了个比较简易的隔音间,用做录音。外面的就是录音设备。隔音间的效果很好,一进去就好像与世隔绝,和外面交流要靠话筒。

广播台的人员比较简单,就是记者和播音。分为三个板块,我在的是七彩校园,播放一些学校新闻动态,点歌。每个板块有一个组长,组长上面就是学校分管宣传的领导。组长不是专职,由比较有经验的记者或者播音来当。所有的成员都没有任何报酬,也没有任何有助于加分入党之类的好处。

我第一天去组里就是全组开会欢迎我这个新手。组长是个高年级的高个子男生,我门叫他老谭。播音有五个,男生叫磊,博和我;女生有琚和丹。丹是主持人大赛的女生第一名,我们比较熟悉。记者宏,那个重庆女生和那天来招募我的女生,很奇怪都是女生。

我是播音,和我搭档的是琚。琚是北方人,个子高挑,很清秀,眼睛明亮温柔。她的声音很好,其实是我听到的最好的女性的声音:清脆而有厚度,吐字清楚但是不僵硬。关键的是她可以把自己的“意“表达出来,而不仅仅是一个播报机器。或许这不是一个好的新闻播音的特点,但是绝对是很动听的。从那时起我开始欣赏人的声音,男声,女声,朗诵,配音。可惜中国这方面的教育和爱好不是很广泛。在我觉得赵忠祥和王志文是非常好的男声。

我刚开始的时候不熟悉业务,琚就很耐心的帮助我。在那个与世隔绝的小隔音间里面,就只有我们两个人很近的坐在一起,有时还要共用一个话筒。听着她迷人的声音,时不时的头发还划过我的脸。可是外面有记者兼录音看着,我也不好意思盯着看,只好埋头装着看稿子了。我和琚都喜欢电影配音,她希望能有机会录上一段简爱,我说那我就录男声。后来没有机会做这件事情。那时我们都很单纯,相信那样的爱情。至少对于我来说,去读那些对话,其实是在表露自己的深情。

未完待续

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