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书笔记】国族融合过程中王朝的政治技巧(一) -- 不打不相识
“羁縻”时代王朝与土司互动政治技巧
4.军事移民和民间自发移民
为了保卫驿路必须建立卫所,在卫所附近屯田驻守。贵州23卫127所,定制是16万余人,这只是正兵数量,加上家属共计40多万人。但卫所士兵逃亡非常多,到成化三年(1467)逃亡的只剩一两成了。弘治以后,四川民间自发移民到思南府佣耕土地,亲戚相召有来无回,日积月累,竟然造成“客胜主弱”局面,客民带来了棉花、粮食栽培技术,同时还传播了新的文化和礼仪。当然还有些“至愚无知者反见变于夷”,但总的来说,在省城卫城等汉人聚居地,风气和内地无异。与汉民接触的各少数民族颇为汉俗。
5.土官习汉礼仪
移民带动了贵州文教发展,科举兴盛。明朝廷明确规定,土官应袭子弟不入学不准承袭。土官为了显示忠诚,同时也为了和汉官接触方便,积极主动派子弟入学。水东宋氏土官诗人辈出,王阳明被贬龙场驿,遭到不少汉官侮辱,却得到雄踞半个黔省的安贵荣的礼遇。从明朝开始,土官采用汉姓的逐渐增多。奢香夫人的小叔子袭职,开始以安为姓。
6.嫡长子承袭
明代土官一般都能世袭,但为了显示驾驭之权,赐封土官时往往不在书面上承诺世袭,对实力雄厚的土司比如水西、乌撒则明确规定世袭,以示绥抚。世袭不遵循父死子继原则,“土酋病故,子侄兄弟袭之,无则妻承夫职”。明朝廷抱有极大热情推行嫡长子继承制,到正德年间王阳明给水西土司安贵荣的信中说:
“且安氏之职,四十八至更迭而为,今使君(安贵荣)独传者三代,而群支莫敢争,以朝廷之命也,苟有可乘之衅,孰不欲起而代之?”
也就是说到王阳明的时代,在水西嫡长子承袭的宗法制度已经确立,如果土司恭顺,自然可以承袭,如果想叛乱,王朝可以轻而易举的扶植一个新的土司打倒叛乱者。到崇祯年间,王朝对黔西北控制力减弱,只能接受土酋之间征战的结果。这是最差的办法,抑强扶弱才为上策,即使强者貌似恭顺,强大也是他的罪过,“群龙无首吉”。明王朝在东北没有及时打击建州女真,让他有机会统一诸部,虽然是力有不逮的结果,但地方官吏无疑处置有重大失误。
7. 抑强扶弱
四川镇雄土司与贵州水西土司是血亲又是姻亲,关系异常密切。明万历年间,水西土司安疆臣的弟弟安尧臣入赘镇雄,改名陇澄。镇雄土司去世,安尧臣从彝俗任土司。此时正好播州叛乱,明王朝为了拉拢安疆臣兄弟,对其诱以乌江六百里之地、赠古剑、歃血为盟,承认安尧臣土司的统治。平播战役结束,地方官吏却推说不知陇澄是安尧臣所改名字,指责安尧臣引起镇雄争斗,功臣立刻成了以欺骗手段谋取镇雄的篡位者。地方官吏甚至提出,如果安尧臣不主动离开镇雄,就动用武力。安尧臣被迫回到贵州水西,朝廷加给他一个土知府的虚衔,兵部又要求哥哥安疆臣割土地给弟弟,不过安氏兄弟并未发生龃龉,安疆臣几个月后去世,弟弟安尧臣承袭。其实朝廷最担心的是安氏的势力坐大难制。
播州杨氏之乱平定,播州改土归流。卸磨杀驴,安疆臣在平定播州之乱后很快发现,贵州巡抚郭子章许诺赏给的乌江六百里之地不过是泡影,皇帝答应的“非常之赏”也是骗人的,不但如此,以王象乾为代表的一批官员反而要求安氏退还七十多年前侵占的播州水烟、天望地方,贵州巡抚郭子章反对,经过数年争论,最后水西安氏以赠输税粮为代价保住了水烟、天望。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6
🙂似乎不是这层关系。 2 松阿察 字341 2009-07-12 00:44:54
🙂-- 系统屏蔽 --。
😜有点复杂,知道也好。 1 向天歌 字0 2009-07-04 17:21:37
🙂【读书笔记】国族融合过程中王朝的政治技巧(三)
🙂【读书笔记】国族融合过程中王朝的政治技巧(二) 12 不打不相识 字3533 2009-07-03 23:28:35
🙂沉宝1 大胖子 字0 2009-07-06 22: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