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无根之民——浅谈以籍阿拉伯人的境遇及其影响 -- 江城孤舟
1、吉祥的阿拉伯地区
这个地区指的是也门和附近的亚丁等地方,而“也门”这个称呼,就是吉祥的意思。这些地区因为靠近海边,气候比较潮湿,因此土地比其他地方肥沃,有发展农业的潜力,而且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前,这个地区就是沟通欧亚非三洲商业往来的重要地段。
2、多石地区
这个地方指的是古大马士革到西奈半岛一带的区域,这个区域干旱,但是因为位于中亚到北非重要的通道中,因此在历史上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3、荒漠地区
这个主要是指阿拉伯半岛内的沙漠地区,游牧人就主要活动在这个区域里。
伊斯兰教诞生以前,这块地区的阿拉伯人就有拜星的萨比教和拜火的索罗亚得斯教以及基督教的信徒。但是,就绝大部分游牧民来说,都处于宗教信仰中最原始的偶像崇拜,这些偶像用木头、金属、石头或者象牙制成。每个部落的人群都去膜拜。不同的部落崇拜的偶像不同,对象大多是远古时期的传说里的神或者英雄人物。
有些部落把自己的偶像集中起来放置。特别是一些关系比较亲密的部落,如果有共同的偶像,或者某个偶像比较知名,那么他们会把这些偶像在某一个地方集中起来供奉,大家都可以集中去一个地方膜拜,当然膜拜完了也可以顺便进行婚姻、商业、同盟、抢劫各方面的活动。而这种最有名气的偶像集中地就是麦加的天房克尔白。
克尔白是伊斯兰教出现以前最大的一个偶像集中地,当然也可以说是庙宇。去哪里膜拜的部落人众多并不是因为哪里有块有名的陨石,而是因为克尔白在麦加这个商业的集中地,而大家都把偶像放在这里,以方面进城的时候顺便膜拜。
阿拉伯人的宗谱有三个源流,阿拉伯历史学家把他们分别称为古阿拉伯人(巴伊达)、纯阿拉伯人(奥列巴)和阿拉伯化的人(穆斯塔阿列巴)
希提在《阿拉伯通史》里分得比较细,他把阿拉伯人先分两个大类:
绝种的阿拉伯人
现存的阿拉伯人
然后又在现存的的阿拉伯人,分出道地的阿拉伯人和归化的阿拉伯人两个亚类。
希提所先分出来的绝种的阿拉伯人的就是古阿拉伯人(巴伊达),之所以叫绝种的,是因为这个种族的阿拉伯人早在《古兰经》出现以前,就只存在于阿拉伯人自己的传说和神话中。
纯阿拉伯人(奥列巴)其实就是希提所谓的“道地的阿拉伯人”。这个群体其实就是指的在旧约中出现的约坍(盖哈坦)的后裔,他们原来居住在幼发拉底河流域,后来搬迁到阿拉伯半岛的也门等地居住繁衍。
而阿拉伯化的人(穆斯塔阿列巴)就是指“归化的阿拉伯人”,也就是伊斯玛仪的子孙。他们征服了历史上的纯阿拉伯人,但是却入了本地籍,最后反而被同化。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今天所提到的阿拉伯人的远祖,都不是这块土地的原始居民,全是外来户。
阿拉伯化的阿拉伯人
前面也介绍过,这个部族的祖先就是伊斯玛仪,他们其实本不是阿拉伯人,但是因为长期居住在阿拉伯地区,而接受了纯阿拉伯人的生活方式和语言,所以最终被同化了。
并分散在阿拉伯半岛的北方各地居住,大部分部落过着逐水草居住的游牧生活。
而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就是这个部族中的阿德南族古莱氏人,因为这个氏族后来停止了游牧生活,而开始经营商业,因为和周边的文明国家和民族接触比较多,相对其他部落开化文明一些,因此这个氏族也负责管理麦加克尔白的天房。
而天房前面也介绍过,是众多阿拉伯部落的一个偶像的聚集地,各个部落都把自己的偶像集中放在这个地方,以方便前来膜拜。
所以古莱氏人在相当程度上,其实是负责了膜拜仪式的祭祀和管理责任,以及日常天房的事务管理。这个也就是为什么古莱氏人能最终号召起众多不同的阿拉伯部落的根本原因。
半岛南方相对比较湿润,所以土地比较肥沃,有进行农业定居的条件,半岛北方则少雨干旱,适合游牧生活。
而自两河流域搬迁而来的纯阿拉伯人大多居住在半岛的南方,因为是定居,所以相对比较开化,但是他们人数少。
而归化的阿拉伯人则大多居住在半岛北方,过游牧生活,文化上总体粗鄙野蛮,但是人口占大多数。
因此地域和环境的不同,他们的语言也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南方部落的语言较接近埃塞俄比亚语,而北方部落则受奈巴特语等影响。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希罗多德提到的古人跟现代阿拉伯人没关系 1 正版松鼠妖 字109 2009-06-23 13:37:16
🙂阿拉伯的概念到底是那里来的? 马大善人 字176 2009-06-23 16:45:19
🙂土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关系很大,但阿拉伯人信仰其实也很杂 夜月空山 字428 2009-06-24 02:18:09
🙂古阿拉伯人分好几种的:
🙂现代意义上的“阿拉伯人”是伊斯兰教塑造出来的 1 镭射 字128 2009-06-23 18:20:26
🙂那么七世纪前的阿拉伯 马大善人 字28 2009-06-23 18:23:10
🙂七世纪前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阿拉伯”概念 镭射 字0 2009-06-23 18:26:09
🙂不局限于现代意义上的概念 马大善人 字50 2009-06-23 18: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