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将错就错施耐德 -- 马伯庸

共:💬199 🌺127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八)还是倒霉催的

“反抗式忍受”

这句口号的意思是:活儿照干,工照上,可是千万别发挥主人翁精神,当一天牧师撞一天钟。施耐德公司面对德国人的淫威,也只能选择这种方式。乐魁索几万工人和工人家属的吃穿都指望着工厂,万一德国人发起怒来,断了口粮,可不得了。

于是乐魁索的居民可以看到,每天施耐德公司的工人们还是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只不过工作的效率低了那么一点,次品率高了那么一点,午休的时间稍微长了那么一点,而经理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次数也多了那么一点……

时间很快就到了1942年。

纳粹德国在北非、地中海与苏联同时遭受了重大挫折之后,不得不收缩兵力,转入了战略防御——西欧作为重要的工业区与经济核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防守的重点。希特勒不仅派遣了德军名将隆美尔去巩固大西洋防线,而且调动了大批军队驻扎在各处战略要害。

施耐德公司看到这种情况,亦喜亦忧。喜的是,同盟军如今节节胜利,光复法国计日可待;忧的是,德军为了反制盟军的攻势,加强了对法国占领工厂的控制,施耐德公司是生产火炮的军火企业,属于被重点管制的对象。公司高层担心整个工厂被德国人强行绑到这架疯狂的战车上,早晚要大祸临头,必须要寻找一条出路才行。经过多方谨慎的接触,公司通过里昂的地下反抗组织与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取得了联系。

戴高乐将军在法国沦陷之前是法国国防次长兼陆军次长。法国雷诺内阁因战败辞职后,他拒绝签署投降协议,毅然出走伦敦,在丘吉尔的支持下成立了自由法国,不屈不挠地与纳粹德国展开斗争,并通过传单和秘密电台的方式号召法国人反抗。在法国人心目中,戴高乐代表的是法国最后的希望。

施耐德电气对于这位将军寄予了厚望。从1942年开始,他们不仅通过在伦敦的公司分部秘密为自由法国提供大量资金,而且还在工厂内部成立地下组织,为盟军搜集情报。很快,整个施耐德-乐魁索工厂便成为这个地区反抗组织的核心。

不幸的是,到了1943年,这些举动就被德军发现了,地下组织被捣毁,十名工人被逮捕——不幸中的万幸是,施耐德公司向伦敦秘密转移资金的行为没有被发觉,德军以为这只是工人们的自发行为。一个火炮工厂居然混入了奸细,占领军对此十分震惊,为了防止这种事再度发生,他们向施耐德工厂派驻了大批监督部队,一时间工厂里岗哨林立,负责巡查的军警几乎比工人都要多,每一个进入工厂的人都需要被仔细检查。公司受到了空前的封锁,与自由法国的联络被迫中止。

在这个时候,同盟国已经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因此从1943年开始,美、英空军开始对德国与西欧占领区进行了持久的轰炸,意图瘫痪德军的行动能力与工业潜力。铁路、铁路调运站、桥梁、工厂、水坝等设施都成为重点轰炸的对象。盟军参谋部在制订计划的时候,乐魁索工厂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重要设施。这里出产的火炮对盟军未来的登陆是个很大威胁。盟军通过空中的侦查发现,这里的德军虽然数量众多,防空用的高射炮却很稀疏,是个很合适的空袭目标。

于是施耐德公司在浑然不知情的情况下,命运就被阴错阳差地注定了……

1943年10月17日,英国皇家空军的94架兰开斯特轰炸机从英国起飞,他们平稳地穿越了法国国土,在大约黄昏时分飞抵了位于巴黎东南270公里的乐魁索。

兰开斯特轰炸机设计时速是每小时 287 英里,最高可以飞到19,000 英尺的高空, 在载弹 7,000 磅的情况下可以连续飞行 2530 英里。对这些怪物来说,飞去克鲁佐地区一趟就象是逛后花园一样。

隆美尔为了防止英国从英吉利海峡登陆,因此把大部分高射炮调集到了海滩沿线。相对的,乐魁索地区缺乏对空力量,所以这支轰炸机编队甚至没有战斗机掩护,他们放心地降低到了树梢高度,从而可以更精确地把炸弹投到预定目标头上。

施耐德工厂对这一次突如其来的轰炸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很多人忽然看到遮天蔽日的轰炸机群,还以为是纳粹的空军转场。等到第一枚炸弹呼啸着从天而降,法国工人们和德国士兵目瞪口呆、束手无策,就象是在珍珠港被日军突然偷袭的美军士兵一样,甚至不知道该有什么反应。

兰开斯特飞机的平均载弹量非常大,而且由于轰炸机高度很低,干扰又少,投弹准确率非常之高,而且参与这一次轰炸行动的都是英国皇家空军的精英,他们毫不客气,炸弹象是大雨倾盆一样倾泻到施耐德厂区。当时虽然是晚上,但是许多工人仍旧在工厂内加班,结果轰炸对他们与德国人同样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据事后赶到的消防队描述,这副场景就象是地狱的炎湖升到了人间。

空袭的成果是巨大的,一百多年前施耐德兄弟亲手创造的施耐德-乐魁索工厂被夷为平地,几乎全部设施与厂房灰飞烟灭,彻底丧失了生产能力,任何重建计划都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这一次的空袭,被一些历史学家称为二战史上最干净利落的一次轰炸。一位参加了这次行动的英国皇家飞行员说:“就如同全国越野障碍赛马,只是没有一个人落下来。”——当然,这不是很准确,其中一架兰开斯特因此迷航,未能返回。

从战略层面来讲,这是一次成功削弱敌人战争潜力的行动。但在政治上,施耐德工厂的毁灭却引发了一场危机。纳粹德国抓住这个机会大肆宣传,宣称英国公然违反战争准则,肆无忌惮地攻击了非军事设施,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把丘吉尔形容成一个为了英国利益不惜让法国人流血的残酷恶棍。

戴高乐与自由法国也对英国军方提出了强烈抗议,乐魁索工厂是他们重要的地下组织活动基地,却被自己人炸成了白地。他们要求皇家空军在针对任何法国目标采取行动前,都要与自由法国事先沟通。

这件事愈闹愈大,最后连同其他一系列法国轰炸误伤事件一起,甚至闹到了英国战时内阁。内阁首相丘吉尔在一封写给罗斯福的信中认为空军的战略出现了问题:“战时内阁一直对于我方空袭法国时牺牲的法国人数,深感忧虑,我个人绝不相信这是在最初时期使用我们空军的最好的办法,我仍然认为德国空军应该是主要的目标。”

对于轰炸误伤,丘吉尔坦承:“在初次提出这个计划时,据说遭难的法国平民,包括受伤的,计有八万人,其中有二万人死亡。战时内阁对于上述数字不能不感到震惊,因为我们的空军,特别是必然要承担这类工作的主要部分的皇家空军,显然有滥于使用的情况。”在艾森豪威尔的斡旋之下,同盟国各方及时调整了空军战略,并及时建立起了美、英、自由法国三方的沟通机制,核心精神只有一句话:

施耐德-乐魁索工厂的悲剧,下不为例。

下不为例?

那这次就算了。

一场可能危及到同盟国团结的政治危机,就此消弭,从而保证了诺曼底登陆的顺利进行与法国的解放。可是对于施耐德公司来说,无论历史会如何评价,都已经来的太晚了。整个克鲁佐-施耐德工厂已经被彻底夷平,厂房、设备、技术资料还有熟练工人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全都毁于一旦,这些损失是不可弥补的。

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5年终于落下了帷幕。各个参战国家——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不得不拖着满是创伤的身体,开始了战后的重建工作。

施耐德公司在战争中损失惨重,许多人认为它将从此一蹶不振。然而新任总经理查尔斯施耐德Charles Schneider)却不这么认为。查尔斯继承了施耐德家族的传统精神,有着坚定的意志与顽强的毅力,在战争期间一直为施耐德公司的存亡而奔走。战争结束后,查尔斯找到了已当选共和国总统的戴高乐,两人进行了一次会谈。

会谈结束后,查尔斯满面春风地离开爱丽舍宫,随即召开了一次施耐德公司大会,参与者从大股东、家族成员到普通工人都有。在会上,查尔斯指出战争已经结束了,欧洲将进入重建阶段。和平的降临将不可避免地对军工企业产生影响,而民用市场却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高潮。尤其是美国已经着手开始执行旨在援助欧洲重建的“马歇尔计划”,这是一个发展的新契机。

于是施耐德公司在查尔斯的指导下,放弃了军火市场——事实上他们也已经没有了任何实力——转而把重点放在了电力市场。欧仁二世几十年前的远见卓识,让施耐德在电力方面拥有雄厚实力,此时终于展现出了价值所在。从此施耐德公司告别了经营一百多年的军工和钢铁,更名为施耐德电气,逐渐从军工企业转向了民用市场,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被戴高乐总统称赞为“引领我们的国民经济。”

我刚入职的时候,偶尔读到施耐德电气的公司正史,前面还说炼钢铸炮搞的热火朝天,后面突然就转折了:“二战后,为了适应民用需求而逐渐放弃军工生产。为了让施耐德融入现代世界,开始了深层次的结构重组。”语气轻描淡写,波澜不惊。当初我读完以后,还以为这只是普通的公司战略转型,心中不免有些疑虑。我虽然读书少,可也知道这么大公司说转就转,着实有些古怪。后来查了相关资料,方才恍然大悟。

难怪施耐德公司转型如此轻松,敢情是已经把包袱都甩干净了,虽然是被动甩的……

接下来的故事,就乏善可陈了。在渡过1960年继承风波、1965炼钢危机和1969年昂潘家族的接管等危机,施耐德电气终于迈上了现代化配电企业的康庄大道,一直到今天。

(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