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老莫的开始 -- 春天春潮

共:💬6 🌺1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老莫的开始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关于“欲望”。说人性的欲望是分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欲望。这是自然界中,人类与别的动物种群最大的不同之处。人!首先要活着,要吃,要穿,要活命。一切为生存而奋斗,为了生存再低下的工作也有人干。

1989年的时候老莫就是这样的心态,只要有一份工作,不管干什么他都愿意。随着出国留学的浪潮来到澳大利亚的老莫,临出门前老婆塞在口袋里的60美元,在悉尼机场和那个上海来的学生‘拼车’花去12元。买了三条面包,是等着面包店临关门时处理价,花去3元,买2公斤黄瓜加上有点碰伤的苹果花去2.5元。

这几天,老莫一大早就赶着出门,背着面包和水,看着地图,坐火车寻找个工业区,然后挨家挨户的询问,me looking job 就此一句,多了没有。就这句还是三天前准备找工作,特别跟同乡老赵学的,可是对着澳洲人说这句英语,好像效果不太理想,经常有人傻傻的看着老莫,就像看到个什么怪物似的。老莫有点犯糊涂,是我说的不标准?“job,job,me looking job” 老莫稍稍地提高了嗓门,冲着小工厂里干活的人嚷嚷着。很多时候干活的人,头都不会抬起来,只是朝着老莫摆摆手,让他离开。

直到昨天他在一家小工厂门前探头探脑了半天,从里面出来个华人,用浓重的东南亚口音的普通话,对老莫说“这里没有工作,附近也都没有工作,已经有许多学生来问过了,你看!我们在门口都用中文写着。。。。”老莫侧过头一看,还真有块牌子挂在门旁,上面赫然四个中文字---没有工作---。老莫心里那个懊丧啊,就别提了,早看到牌子他也不会在这里丢人了。那个华人对老莫说“你可能是刚来的中国学生吧,这样是找不到工作的,先要学好英文,要会起码的对话,要介绍自己,不会说英语是寸步难行的”

在外面奔波了一天,老莫感觉腿都跑细了一圈,可是找到工作的希望一点都没有,到是有二家工厂,有人出来叽里哇啦地问了老莫半天,可惜他听不懂,只有落荒而逃的份。精疲力竭的老莫回到住处,几个同住的留学生们问老莫准备长住在这里,还是另有更好的去处。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他当然想说“我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就住在这了”

但是隐隐中老莫感觉到,他们的关心有着另外的一层意思,好像是和钱有关。老莫的口袋里只有40美元了,底气不足。因为他知道出来的,谁都不容易。有很多人是全家筹集的那么点钱,支持一个人先来,寄托着全家的希望。大家都恨不能把一分钱掰开二半花。如果自己说长住下,就需要付出应该付的各项费用。房租,电,电话,煤气。。。押金。算下来要100多澳元,不是不想付,实在是没钱付,老莫从来都没有感到如此的尴尬,他想了一下,坦诚的对大家说“我准备住下,只是我手头拿不出钱,付我应该付的费用,这几天也没有找到工作,你们谁能帮我介绍份工作,干什么都行!”

一个中年汉子说“你如果想找工作,明天跟我去制衣厂上班吧。我在那里做烫衣工,是越南人老板,现在招剪线头工,计件制,做多少拿多少,先干着,有机会再找好的,我也是做临时的”。 老莫感激的说“那先谢谢了!我明天跟你去”

悉尼某一个新移民,难民聚集的社区,有着许多人们称之为‘血汗工厂’这里实行的是另外一套‘丛林法则’讲究的是吃苦耐劳,任由剥削,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一座旧仓库改建的制衣厂,因为窗户窄狭,里面总是黑暗暗的,高速,工业用缝纫机,缝纫时以每分钟三千针的速度,带起一阵阵的纺织纤维弥漫在空气中,再加上烫衣服的蒸汽烫斗喷出的热气,整个车间就像个闷热难耐的大蒸笼,瘦小的越南老板,把老莫带到张巨大的桌子前,指着一捆捆堆积如山,已经缝制完成的衣服,说“你就在这里干活,不懂,看别人怎么做”

已经有几个女人在桌子面前忙碌着,老莫站在边上仔细观察着,活很简单,只要把一捆衣服打开,抽出一件,抖开,铺平,用小剪子把领口,袖口,下摆接缝处残留的线头修剪整齐。然后再整理第二件,十件成为一笪。传给下道烫衣服工序。几个女人都是熟练工人,动作敏捷,基本上一分钟处理一件衣服,可以挣6分钱,那么一小时可以挣3—4元。

就这样,老莫开始了在澳大利亚的剪线头生涯,好在越南老板工作时间不限制8小时,你愿意多挣钱,12个14个小时悉听尊便,反正是计件制,多做多得。工作环境没得挑剔,‘血汗工厂’就这条件,老莫以每天12个小时,每周7天的热情剪线头,一星期挣200多元,除去生活费,交通费50元。每周也可以节余150多元,三个月后手里有了近2000元,给老婆寄去了1000元,然后告诉越南老板以后每星期来5天剪线头,留出2天读书,学习英语。越南老板故作惊讶惋惜状,“你做的很好,为什么要去读书,我正准备提升你当烫衣工,每星期可以挣500多元呢!”

老莫当然不会听越南老板的忽悠,他有自己的计划,他想去读书,就是打工也不会是烫衣工,怎么也是自己的老本行(钳工)。老莫从头开始,从ABC开始,除了睡觉,他无时不刻的记单词,背单词,买了架小收音机,整天听广播,所谓进入英语环境,老莫学习的非常疯狂,有点‘走火入魔’的状态,有时候在路上看见澳洲人在聊天,他也会不自觉的凑上前去,倾听别人的谈话,为此还闹出一些误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老莫的英语程度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经可以进行普通的对话,老莫再次向越南老板提出只剪三天线头,他当然没有告诉越南老板将去寻找新的工作,又或者越南老板作为过来之人早已经心知肚明---老莫绝非池中之物,小小的制衣厂是留不住他的,离开只是早晚的事。 完。

吾心系中华=春天春潮

帖子首发铁血社区论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