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计活子规则最简版本四种及其十三注(修改于2009年4月) -- 燕来

共:💬2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续完

[注8] 子路等同,实事求是

1. 路的概念

在保留“基本眼位”的前提下,各方围空中能有棋子生存于其上的空点叫做“路点” 。

(这里所说的“基本眼位”,是棋子生存的充分必要条件——它是必不可少的,其数量又是足够的。)

对局休止,平衡手数,清理完死子后,棋盘上各方棋子围住的空点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眼位;另一类是路点。

具体地说,各方棋子围住的地盘中基本眼位除外的空点就是路点。

路点简称为“路”。

黑方棋子围住的路点能有黑子生存于其上;白方棋子围住的路点能有白子生存于其上。

2. 将路点与子等同看待

路点上可以填放棋子,也可省略填子的手续而将路点与子等同看待。

路与子可以互换——从一方棋子的边界线以内取下这方的一枚棋子,便将这枚棋子换为一个路点;在一方的一个路点上填放这方的一枚棋子,便将这个路点换为一枚棋子;将一方的一枚棋子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该方的一个路点上),便将这枚棋子与一个路点互换了位置。

“子路皆子,眼位非子”是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由此产生做棋数子的种种简便方法。

图一:子路皆子

b●┬●●○┐

b●●●○┼○

b┼●○○○○

●●●●○●○

○○○●●●●

○w┼○○●●

└○○○○○●

图 一

图中,用字母b(black)标出的枰点是黑方的路,表示有权生存在棋盘上的黑子,本例黑方有3路;用字母w(White)标出的枰点是白方的路,表示有权生存在棋盘上的白子,本例白方有1路。其余的空点是保护起来作为棋子恒气的基本眼位。

省略了填子的手续而将路与子等同看待,本图与最终局面是完全等价的。

将各方的子与路合并计算,黑方有22子,白方有21子,盘面上黑方比白方多生存1子,判黑方胜。

计算时,可仿照中国棋院现行数子计地法先数出一方的占地数量(子与空的和数,包括公共眼位之半),从361减去这一方的占地数量便是另一方的占地数量。从各方的占地数量中减去各方基本眼位的数量(包括公共眼位之半),就得出各方生存棋子的数量。

以图一为例,先数出黑方的占地数量为24枰,则白方的占地数量为49-24=25枰;黑方的基本眼位数量为2个,白方的基本眼位数量为4个,故黑方生存棋子的数量为24-2=22子,白方生存棋子的数量为25-4=21子。

说明:

计活子规则之子路皆子与中国棋院数子制规则之子空皆地算法不同。 前者数子,故扣除非子的眼位;后者量地,故将是地的眼位包括在内。

(中国棋院现行数子制规则名为数子,实为计地——名不符实。)

若按中国棋院子空皆地的算法,这一局棋黑方占地24子,白方占地25子,盘面上白方比黑方多占地1子,判白方胜。

两种算法,胜负互相颠倒。

[注9] 眼为恒气,理应不计

棋子有气则存,无气则亡——这是围棋的基本规律。

基本眼位是棋子生存的充分必要条件,要保护起来,任其空虚,不能有棋子存在于其上——这个实事求是的认知便是“眼位非子”。

因此,在计算各方活子数量来判定胜负时,眼位理应不计。

按计活子规则,数子时不计入非子的眼位,但将眼位除外的空点即“路”与子等同看待。

中国数千年传统的古棋,历来都是基于“眼为恒气,非子非路”之正确认识来做棋数子的——唐宋元时期的围棋在数路时要从各方棋子所围实空中扣除其基本眼位就是这个道理,明清时期的围棋在数子时先要还棋头也是这个道理。

现行地多为胜各种规则视围空为地,称之为空或目,不承认其中的基本眼位与其它空点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别;计活子规则将空(目)区分为基本眼位与路两类,看到了两者实质性的差别——前者是气,后者是子。

中国棋院现行规则,局终后竟然数出双方共有361个子,这就否认了“气”(眼位)的客观存在。中国棋院现行规则不懂得将棋子所围空点区分为本质不同的气与子两类,乃是不会分类的愚蠢规则,其要害是忘记了“有气则存,无气则亡”这个围棋最基本的规律。

[注10] 令路相等,局子多胜

(与注11合并)

[注11] 置局子停,路多为赢

“令路相等,局子多胜”是先唐时期的做棋数子、计算胜负的方法(先唐的围棋早已失传,笔者于1994年从敦煌棋经中将其发掘出来);“置局子停,路多为赢”是唐宋时期的做棋数子、计算胜负的方法,即众所周知的唐宋围棋数路法。

(表象为空点的路被看作棋子时叫做“路子”,简称为“路”;摆放在棋盘上的活子叫做“局子”,简称为“子”;一方的路子与局子合在一起就是这方的全部活子。)

这两种做棋计算法的原理如下:

1. 做棋后,若使两方路子数量相等,则两方局子数量之差恰等于两方活子总量之差,故局子数量较多的一方为胜方;

(此即先唐数子法原理——令路相等,局子多胜)

2. 做棋后,若使两方局子数量相等,则两方路子数量之差恰等于两方活子总量之差,故路子数量较多的一方为胜方。

(此即唐宋数路法原理——置局子停,路多为赢)

这样的两种做棋计算方法,其道理何其相似,其逻辑何其相像,她们是一母同胞的姐妹啊!

两方路子数量相等的局面、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都是简易最终局面,简易最终局面等价于最终局面。

显然可见,将棋做成等价于最终局面的简易最终局面来计算胜负,就使做棋计算的操作手续更为简便了——再也不必将棋盘填满成为无路(但有基本眼位)的“两溢之棋”了。

图一:令路相等——两方路子数量相等的局面

b●┬●●○┐

b●●●○┼○

●┼●○○○○

●●●●○●○

○○○●●●●

ww┼○○●●

└○○○○○●

图 一

本图为停路之棋——黑白两棋路子数量相等(各有2路,分别用字母b和w标出)。

比较两方局子数量来判定胜负。黑方有局子20枚,白方有局子19枚,盘面上黑方比白方多1子,判黑方胜。

若将各方的子与路合并计算,则黑方有活子22枚,白方有活子21枚。

可见,本图所示两方路子数量相等的局面与最终局面(即两溢之棋)是等价的。

将棋做成两方路子数量相等的局面时,“子多为胜”的表现形式是“局子多胜”。

图二:置局子停——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

●●┬●●○┐

b●●●○┼○

●┼●○○○○

●●●●○●○

○○○●●●●

○○┼○○●●

└○○○○○●

图 二

做棋时,将提子、死子和虚子填入到各方的围空中,就得到图二。

填后,黑白两棋各有21枚局子,成为停子局面——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

比较两方路的数量来判定胜负。黑方有1路(用字母b标出),白方无路,盘面上黑方比白方多1路,判黑方胜1路。

(请注意,数路时要从围空中将基本眼位扣除。)

若将各方的子与路合并计算,其结果同样是黑方有活子22枚,白方有活子21枚。

可见,本图所示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与最终局面(即两溢之棋)是等价的。

将棋做成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时,“子多为胜”的表现形式是“路子多胜”(即“路多为赢”)。

[注12] 设虚子均,只数一方

设虚子均——基本眼位是棋子生存的必要条件,不得有棋子存在于其上。但可假想有虚拟的棋子存在于眼位上,并将虚拟的棋子平均地分配给黑白双方。

只数一方——将各方的真子与虚子合并计算,称为复子,则两方复子数量之和为361,故可只数一方。

将棋做成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可比较两方复子的数量来判定胜负

对局休止、平衡手数、清理完盘面后,先要数一数黑白两方棋子的块数(其实质是数出两方基本眼位的数量)。

当黑白两棋的块数相等时,两方拥有的基本眼位数量也相等。这时,在各方的基本眼位上设置各方的虚子,在每个公共气点上设置半个黑虚子和半个白虚子,就将棋做成了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

当一方比另一方多一块棋时,这一方就比另一方多拥有两个基本眼位。采取上述作法将使这一方比另一方多出来两个虚子。为平衡虚子数量,应要求这一方还给另一方一个虚子。

在理论上,还虚子应这样来进行——先将这方边界上的一枚棋子与这方基本眼位上的一枚虚子互换身份,然后取下这枚棋子并换上另一方的一枚表示虚子的棋子。

在实际上,操作手续十分简单——在黑白棋子的交界处取下这方的一枚棋子并换上另一方的一枚棋子。

一方比另一方每多出一块棋,就要还给另一方一个虚子。举例来说,当白方比黑方多三块棋时,白方就应还给黑方三个虚子。

还子后,就将棋做成了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

在此局面上,各方持有的虚子数量皆为黑白两棋基本眼位(含公气)总量之半数;各方复子的数量等于各方子空之和(包括公气之半数);两方复子数量之和恰为361。

计算时,只要数出一方的复子数量,从361减去这一方的复子数量就得到另一方的复子数量。

比较两方复子的数量来判定胜负,复子数量较多的一方为胜方。

以7路小棋盘的棋局为例,在图一所示清理死子后的局面上,白方有两块棋,黑方只有一块棋,因此,白方应还给黑方一子。

图一:清理死子后的局面

7┌●┬●●○┐

6├●●●○┼○

5├┼●○○○○

4●●●●○●○

3○○○●●●●

2○┼┼○○●●

1└○○○○○●

_abcdefg

图 一

白方还给黑方一子——在f1处取下一枚白子,换上一枚黑子,这样的操作手续在明清时期叫做“还棋头”。

做棋(还棋头)后,成为图二所示局面。

图二: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

7┌●┬●●○┐

6├●●●○┼○

5├┼●○○○○ 还棋头——在f1处取下一枚白子,换上一枚黑子

4●●●●○●○

3○○○●●●●

2○┼┼○○●●

1└○○○○●●

_abcdefg

图 二

两方总共有6个基本眼位,将基本眼位看作虚子,做棋还子后各方分得3枚虚子。

还子做棋后,图中子空皆为复子(其中,黑白两方各有3枚虚子)。

比较两方复子数量来判定胜负。数出黑方有复子25枚,算出白方有复子24枚(49-25=24),盘面上黑方比白方多1子,判黑方胜。

若从各方的复子中扣除其虚子,仍得出黑方有活子22枚,白方有活子21枚。

可见,本图所示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与最终局面(两溢之棋)也是等价的。

将棋做成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时,“子多为胜”的表现形式是“复子多胜”。

本规则数的是复子,其目的是通过计算两方复子数量之差来求出两方活子数量之差。

数复子前,先要做棋(还棋头)。将棋做成黑白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后,两方复子数量之差恰等于两方活子数量之差——这正是我国明清时期“还棋头”数子法的道理。

我国明清时期的围棋,同唐宋元时期的围棋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子多为胜”的真围棋。而“子多为胜”的真义就是——在最终局面上生存棋子较多的一方获胜。

现今围棋世界的权威法人们(中日韩三国棋院及应氏围棋基金会)对唐宋扣眼位数路法和明清还棋头数子法存在着根本性的严重误解,他们关于中国古棋“地多为胜,眼位非地”的说法是没有任何事实作为根据的,他们将“地多为胜,眼位非地”的愚昧帽子强加于中国古棋,强加于我国历代先贤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希望他们承认其所犯错误并予以改正。

中国棋院,你要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啊!

[注13] 赞我先贤,智慧结晶

子多为胜的围棋是我国历代先贤的伟大创造,笔者所做的工作只是对它的发现、发掘、加工和整理,并将它写成了文字。

计活子规则集中国数千年传统规则之大成。

在计活子规则之几种做棋方法中,其填满(但保留基本眼位)局面,正是先唐时期的“两溢之棋”;其令路相等局面,正是先唐时期的“停道之棋”;其置局子停局面,正是唐宋时期的“数路之棋”;其设虚子均局面,正是明清时期的“还棋头之棋”。

计活子规则向人们宣讲致力为公的中国围棋观——在棋局的全过程中,对局者(部落首领)不是为了利己自私的目的,而是为了争取部落百姓的生存权利而斗争!

让我们赞美中国传统优秀的围棋吧!

她是炎黄尧舜的伟大思想,她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本文曾于2003年在多个论坛发表,修改于2009年4月。

.

[ 本帖最后由 燕来 于 2009-4-30 22:54 编辑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