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岁月回眸 (61) 迟到的转正 -- 内燃机车

共:💬23 🌺1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 岁月回眸 (75) 职工学校

75 职工学校

我们厂大量招工,是在1970年左右。这个年代,正是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又逐步回城的时期。所以,我们厂招收的知青不少。

知青虽属“老三届”,在中学也念过书,但大量时间热衷于闹革命,打倒走资派、保卫毛主席,真正学习的时间少。受“读书无用论”影响大。

进了工厂,大家才逐步发现,没有点文化知识,这工人还真当不了。比如,一个工件,有的奇形怪状的,这尺寸、那尺寸还要换算,数学基础差了,真找不着北。勉强干吧,哪还有不出废品的。干活,不用说使用高级机床,干一般床子,你总得学会用计量仪表吧,有的连千分尺都不会用,你咋干活?

这给我们工厂出了一道题目,他们这一代人,奉命去接受了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同时也接受了贫瘠文化沙漠中的无知。他们虽不会闹一加一等于三的笑话,那把“O2”认成“0”的却大有人在。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怎么帮助他们挽回本不应失去的文化知识,工厂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工厂设了个职工学校,校长张兰萍,是位老干部,十分热爱教育工作,他把职工教育,作到从无到有,从点到面,有声有色,长期坚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发现全厂各个单位,从领导到工人,都有这个迫切要求,很快遍地开花,各厂都办职工培训班。办些什么班呢?小学班、初中班、中专班、高中班,根据各单位具体情况,都办。怎么个办法?学员由各基层单位保送,集中脱产学习。学制规定是:小学三个月,初中半年,中专、高中一年。教师来源,除了本单位聘请外,依靠各个学校,请老师来兼课。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科。考试成绩,和定级、评级、升级挂钩,初中班成绩不及格,不能评级。领导关系,有的划归人事组管,有的分厂长直接领导。全厂哪种班办得最多?初中班,先后入学的工人,达到近七百人。

入学的工人,由于文化低,在工作中遇到过各种困难,因此,学习积极性特高,有的起早贪黑,比在校生还刻苦。这样下来,考试及格率达到95%以上,不及格的可以补考,先后,全厂有近700工人拿到初中毕业证书。

有些工人,一但从知识等于“反动”的恶梦中惊醒时,他渴求知识的热情,就象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他决不满足于初中这点知识,他希望学习、再学习,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呢?举办职工学校高中班成了必然发展趋势。

这里,我举三分厂作为例子。三厂职工学校的负责人陈兰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陈兰彬使命感、责任感极强,对职工教育执着、敬业,为培养挽救孩子,呕心沥血。他原属分厂人事科领导,后因厂长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改由他直接领导。三厂举办高中班,一开学,各分厂共来了三十多名学员,这是一所学习自觉性非常高的学校。八分厂学员杨明礼,到三分厂上学,单程十一公里,他每天跑步上学,无论风霜雨雪,从不间断。这种刻苦精神,我闻所未闻。最值得庆贺的,是三十多个学员,经过严格考试,全部及格。

记得他们到总厂来领高中毕业证书时,有人怀疑他们是不是真正达到高中文化水平。适逢我碰上了大家的争论,我说:“你们知道他们毕业考试是在哪里考的吗?他们不是职工学校自己考的,而是周子坝中学高中部的老师,命题考试合格的,这毕业证发了没错。”

事实完全证明,这批毕业生是合格的。后来象杨明礼、刘小蓉、李东鸣等等,都考上了电大,有的已当上了工程师,有的已成为工厂的得力骨干。

三厂的职工教育工作,获得过厂集体三等奖,铁道部教育司长亲来视察,听取汇报,在厂干部大会上曾交流经验,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张兰萍校长、陈兰彬主任,你们为浪费了青春年华,丧失了学习文化知识的一代入厂青年,尽到了你们抚平他们创伤的一定责任,为他们能胜任现职工作,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可是这一代人,全国有多少得到了这样的关怀?张兰萍、陈兰彬同志,我们的力量太微薄了,能帮助这一代受伤害的人太少了,但431厂不会忘记你们!历史不会忘记你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