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是协警 第八十七章 先辈遗事(三) -- 巅峰背影

共:💬50 🌺2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一00章 反邪教之说(下)

青少年参加邪教组织的危害是如此之大,那我们就应该探讨,当初他们为什么会参与邪教组织?这无论是对于未来,还是现实,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因素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主观因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分析导致青少年参加邪教组织的原因,客观环境和主观意愿二者俱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要让地上不长野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青少年参加邪教组织,客观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

首先,是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社会转型期,各种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一些社会不公正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某些腐朽的事物也寻隙沉渣泛起,使个别青少年对党和当前的政治体制产生怀疑,甚至政治信念产生动摇,最终导致道德水准下降。他们受到邪教组织蛊惑后,若没能及时施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很容易步入歧途。

其次,是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导致其精神空虚。目前,国产或引进的迎合一部分青少年不健康心理的《魔鬼复活》《四人餐桌》充满牛鬼蛇神、鬼怪幽灵等荒诞的糟粕文化泛滥成灾,算卦、看相等传统迷信死灰复燃,使缺少免疫力的青少年对无神论产生怀疑,甚至在上学、就业、结婚等都以算卦的方式选择。而邪教组织大多以宗教面目出现,很容易使部分缺乏警惕的青少年堕入其中。

还有,学校的不良环境,也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学习知识、接受观念的主要途径,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理想、道德、法制等教育,导致青少年缺乏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精神世界空虚,当受到邪教诱惑时,就很容易被其占领。

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老师”。但一些家庭家风不正、家教不良,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个别父母言行不端、不求上进,不但对子女的不良行为不遏止,而且还在自己参加邪教组织后教唆子女也参加。而家庭所具有的血缘关系和互亲互信的特征,大量地消解了青少年自警、自悟、自醒的自觉性,耳熏目染之下,使青少年更易中“邪”,对待邪教多呈现出“被动接受、思想认同、行为默许”的过程,致使他们受“邪”害更无选择、更被动,中“邪毒”也更深,更重。

当然,待业环境不良的影响,也是有的。近年来,随着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和辍学青少年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因而很容易出现因精神空虚苦闷、生活单调乏味而产生自暴自弃心理和不满现实的情绪。邪教组织乘机打出“做善事、求善果 ”的招牌,蛊惑这些人员加入邪教,然后提供路费和活动经费安排其外出传教。这些本来身心疲惫的青年受到如此的礼遇,笃信邪教的思想就会逐渐升温,更加刻苦的进行传教。这些人员加入邪教组织后,活动能力强,思想较顽固,可以说是造成邪教发展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说起来,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也是原因之一吧。在信奉邪教组织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耳熏目染之下,基本上都是先怀疑而后接受,接受而后相信,相信而迷恋,几乎全部都踏上了不归路。目前,我们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工作还做得不到位,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和社会机制,以防止青少年因其父母参加邪教组织而受到腐蚀,因而导致各种悲剧的发生。

在这里,我们必须特别注意的是,无论客观因素影响有多大,人的主观因素始终是起主导作用的。青少年参加邪教组织,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心理特征方面看,参加邪教组织的青少年,性格大多比较任性,自我意识较强,对于意见和批评有一种本能的反感;争强好胜,拥有变态的自尊心和意志力,占有欲与刺激欲极其强烈,但受到挫折后,却无端的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对迷信和邪教学说,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这些心理特征,致使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极易产生激情,其情感倾向与正常青少年相比,爱憎、是非观念几乎颠倒。

如果从思想价值方面看,这部分青少年思想道德混乱,法制观念淡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信条。

还有从文化素养看,参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不乏大中专毕业生等高层次知识分子,这与他们早期以离退休干部、城市居民、院校学生为主要目标进行针对性传播有重要关系,这部分人员敏感多思,在学业、恋爱或是择业等问题上遇到困惑或困难时,邪教特别容易乘虚而入。

其它邪教组织,则是以文化水平低、缺乏社会基本常识和是非辨别能力的低文化水平人员为主。

当然,主观因素,还有许多,有些确实不适合说,就不多说了。

如何防范邪教组织向青少年渗透呢,我们能做的有很多。

比如:要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反邪教宣传,及国家的有关反邪教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广大青少年增强政策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对邪教的认知能力和免疫力,明白邪教本质,远离邪教,遵纪守法。

要在广大师生中间开展“祟尚科学,反对邪教”宣传教育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未成年不得信教这一宗教政策,净化青少年的心灵,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以共青团、学校、社区等为主,应将有相同或相近兴趣爱好的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组成兴趣小组。一方面为他们兴趣展示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还可有针对性地、适时地给他们施以心理辅导,以帮其内心解困和突围,使其不至迷失或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给青少年构建一张防控邪教的网络。

当然,还要大力推行拒绝邪教进社区、进家庭的公益活动。要加强与青少年及其家庭的联络沟通,为广大家长提供更多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教子育才之良方,一旦未成年人有异常的表现或行为,就可及时施策。

与此同时,当然要不断健全法律和社会遏制家庭邪教传播机制。对于涉邪教家庭的青少年,可以强制隔离,对于父母均陷入邪教较深,或者父母均因邪教须依法监禁劳教、劳改的,可以暂时剥夺或永久剥夺其父母监护权,由国家或社会代行监护,以此将其与家中的邪教传播源隔离开来,从而避免受到邪教的直接污染和侵蚀。

当然,无论是在农村、还青少年,还是其他什么地方,都必须进一步加大对邪教组织的打击力度,要发现一处打击一处,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对极少数邪教顽固分子,要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减少社会危害,确保全社会秩序稳定。

上述观点,也不全面,毕竟,论文也是有篇幅限制的嘛。

废话说了一大堆,10月28日,纪程准备省里开会。因为要坐火车,所以晚上到了市里,自然就和朋友们杯筹往来。

席间,就谈到邪教组织问题,说过农村、青少年,很自然就谈到离退休干部、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什么会参加邪教组织。因为在座的大多数都是XX县人。

而XX县呢,有一位在美国留学的,据说已然是博士,参加“法轮功”后,不但成为骨干分子,而且引诱全家练习。父母练习“法轮功”致死后,其兄妹俩依然执迷不悟。

谈话的内容,就不多说了,观点大约有以下几种吧。

对于离退休老干部参加邪教组织,无非是没事干了,想健身什么的,结果误入此道的多。

而对于个别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为什么会误入此道,个别的竟然执迷不悟,大家说了很多。

大家认为,这些人群呢,就他们的位置而言,不是位高权重的或是有钱的。也不是升斗小民。是一部分中间人士,钱不多,但吃喝不愁,钱也不少,但总觉得不够花。书读过一点,但是谈不上有文化(当然,也有邪教组织的主要骨干分子,是高级知识分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最适合的位置,是从事技术和理论研究工作,这样才能发挥他们最大的能量,为整个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可惜的是,多少年来的传统,无论在哪个时代,使得这个阶层的一部分人,眼比手高,甚至于比自己的个子还要高些,认识不到自己的局限性,总认为自己比上面的、下面的都要高明些。

说起话来,总是控诉这个、控诉那个,悲恸悯人的,俨然以整个社会良心的代表自居。但他们不知道,他们实际上只代表他们自己,甚至于个人的观点和利益。如果按照他们的观点,或者让他们做起事来,那整个社会绝对是一塌糊涂,这是历史所证明了的。

因而,这些人群中的一部分,或信口开河,或大言不惭,或谰言迭出,或危言耸听,或信口雌黄,甚至为了自己的风头作秀不惜,不惜恣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刻意为犯罪行径喝彩助威,向恶劣行为邀宠献媚,以公然挑战公理、践踏正义、背叛道德、违背良知、愚弄大众、损害社会的方式,来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博取个人名声,抬高自身身价,以满足自己。

可大部分人,却是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本事的,既不为社会所承认,又不为人们所待见,甚至于嘲讽,只好生活在苦闷中。

最后,个别的,心理扭曲,进而到对党和政府甚至全社会,产生一定的仇视心理。

从这点来说,邓大人说他们总是哭哭啼啼的,没出息,是非常没有错的。“反右”没反错,只是错在扩大化,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邪教组织呢,正是抓住了他们的这个弱点,收集党和政府的失误,来讲给他们听,这使他们发现竟然有人赞同他们的观点,因而不辨黑白,稀里糊涂就加入,继而不断误导他们,使得他们不知不觉中陷入泥潭。

至于,为什么知识分子更容易执迷不悟呢?这是他们天性的弱点,偏执的和偏激的,大多数就是知识分子,或者说“文人”,毫不为怪的。

其实,这些理论不但适用于邪教组织成员,而且适用于一切反政府、反社会组织成员。

当然,朋友们认为,邪教组织的力量并不可怕,因为支持党和政府的不是他们,而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只要稍加努力,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将会彻底消除邪教组织的土壤: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平民的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临走时,伯父专门给纪程塞了两盒“软中华”,那意思,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到省城后,纪程首先做的是,乘车在全市转了一圈,这是他的老习惯,每到一地,如果可能,先熟悉地理情况和城市环境。

这次研讨会,规格还是很高的,省公安厅、国防科工委等八家单位联合组织的,各单位的主要领导都到会。

最瞩目的,当是主讲的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他游历各国,与邪教组织作斗争,期间经历很为大家所羡慕,也很为大家所称道。在他谈到斗争间的趣闻和邪教组织的弱智时,会场一片会心的笑声。

仔细看过《防范抵御邪教、构建和谐社会论文集》中兄弟单位的研讨论文后,纪程感觉到,自己的差距还很远,尤其是在经历和见识方面。

在会议间隙,纪程专门去和在省城打工、工作的哥哥、表哥还有朋友们聚会,他们很是为纪程的到来而高兴。

纪程的兴致自然也很高,十几里地,一路哼着歌,竟然步行走了个来回。

第三天凌晨,在享受无意中找到的幽静之地的惬意后,哥哥、表哥又陪他去看望在读研究生的表妹,校园里的雅致,让纪程“经常出来走走”的愿望更加强烈起来。

在火车站,纪程看到一本书,随即买下来,因为他和朋友争论过,是否有此书,竟然在此处见了,带回去送给朋友,算是自己错误的见证吧。

回到市里,伯父、小叔叔问纪程此行有何感悟,纪程脱口而出:“无它!只是我经历和见识的少些罢了,思考带有局限性!”

小叔叔很是赞同:“的确如此!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伯父开初笑而不语,随后说到:“还是应该多学习的!”

纪程当然赞同:“那是自然!”

作为褒奖,伯父没有像以往那样,让纪程睡在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史无前例的,在宾馆给他开了一间档次相当高的房间。

张局长所问,纪程所回答的也是如此,因为,事实如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