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岁月回眸 (61) 迟到的转正 -- 内燃机车

共:💬23 🌺1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岁月回眸 (70) 三十个中学教师

70 三十个中学教师

1983年,我分管教育已一年多了。我们厂的学校是子弟学校,不对外招生。子弟入学的人数,每年相差不多,师资还可以应付,要招生人数增加得太多了,咋办?

这年,真碰上这样的事。平时招收新生二、三百人,可这学期,一下招了五百多,扩大六个班,需要增加几十个教师。

大家把问题提到我这儿来了,我有什么办法?我在哪里去给你要几十个中学教师?天上掉下来呀!我问干部部,他们说,教师一下要这么多,不好办。

你们相信胡老头有那么聪明?我一动脑筋,就想出了个解决办法。啥?厂里那么多人的爱人,在地方上教中学、当老师,要回来不就得了。还不用另外给他们分配家属宿舍。

你以为只有胡老头,才有这么点才智?我把这个意见,向干部部一讲,人家说此路不通!为啥?厂里和县里早有协议,凡在县里工作的家属,不算分居,互不调转。十多年来,大家都遵守约定,从没违约!

原来我那点小主意,是自作聪明。那我来点大主意,显露点大聪明,总可以吧。我说:“我们重新谈判,把约定改一改不行吗?”有经验的人给我打招呼,人家说:“老胡呀,你把问题看简单了,这件事,县里说了不算,还要地区同意才行。”

我和厂政治部领导商量,我说:“你们有协议,不好办。我出面,我去办,办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既解决缺师资的问题,也照顾了厂里职工,两全其美!”

我们总厂教育组两个组长是外厂调来的。组内有个能人,刘玉伦,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从建厂他就在教育组工作,是教育系统的元老。他,资阳人,和地方上那些当官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拉着刘玉伦就走。我问他,先找谁?他说:“教育归县委宣传部管,黄先荣部长和我很熟,私人关系也不错,先找他!”好呀,我胡老头愿当木偶,任你刘玉伦往哪拎,都可以。黄部长,年轻人,头脑敏捷,风华正茂。我们谈了意图,希望把现在县里任中学老师的职工配偶,调进厂去。你猜人家谈什么?一句也没问当年什么协议,认为厂里有困难,县里应该支持,他愿意和教育局打招呼,具体工作让我们找教育局办。这样处理,对工厂、对你这个老头,人家够客气的了,对吧?可我这人,尽办些让人为难的事。我说:“人要,但要经过我们审查、考试,业务水平合格我才要,不是有一个要一个。”常人讲:“知足常乐!”人家黄部长都没谈协议、讲条件,你还要求那么苛刻,还不谈崩?!你猜黄部长咋反应,满脸笑容,一团和气,他说:“胡厂长,你什么要求,都可以!”和地方官打交道,象黄部长这样爽快、达理的,很不错吧!当然,他后来升任资阳市委副书记、资阳市政协主席,他升官不用我推荐,我在这里只能鼓掌!

有刘玉伦这个能人,我听他提调,找县教育局母局长、找内江地区教育局曹局长,都他领着我,东奔西跑。不用警车开道,一路绿灯,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踩刹车,直达终点。

以后,具体到调哪个人,够不够条件,怎么办手续,我们的刘玉伦,配合干部部,由他们去细化。最终,大盘清点,不多不少,进了三十个中学教师。我说:这样,每年我们可多送点教师出去培训了,什么叫教学质量?师资质量才是根本,别跟我舍本求末。

在这次进来的教师中,有个叫刘光林的英语教师,因父亲有所谓的历史问题,背点包袱,后在厂里发挥很好,年年劳模,评定为特级教师,还当上了资阳市的人大常委,总算没屈材吧!

这事,有人鼓掌,有人骂娘。我说:莫关系,我有地方推责任,你们去骂刘玉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