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岁月回眸 (61) 迟到的转正 -- 内燃机车

共:💬23 🌺1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岁月回眸 (69) 李长贵

69 李长贵

李长贵,工厂黄泥巴山初级中学教师,球溪河人,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

我到职分管教育不久,教育组的同志通知我,说黄泥巴山中学,有个教师病逝,让我去参加追悼会。不管是谁,不管认识不认识,我的职责,我都得去。

黄泥巴山,顾名思义,是个山丘,学校修在上边。学生上学,从总厂这边走过去,沿着一条小溪,经过一个小桥,上山,才能到校。在山上环顾四周,不仅风景优美,在校门边,种有一片桔树,已经成林,让我欣羡不已。这说明,象我们这种厂区、农村不分的工厂,是极有特色的。

追悼会的灵堂设在一间教室里,人都到齐了,怎么还不开会呢?说是校长去背家属去了。这家属还要人背?可不是。不久,大会开始了,我本来是作为一种礼节、一种职责来参加会议的,后来听到学校老师致悼词,慢慢,我听懂了,被感动了。

死去的教师,就是我开头介绍的李长贵,家住球溪河乡下,离学校约50公里左右,妻子瘫痪、孩子幼小。李长贵每周星期六下课后,骑上他那破旧的自行车,将近三个小时,才能到家,妻子瘫痪,他的双肩成了妻子的代步车。第二天,他还得拿起农具,下地干活,常干到披星戴月。礼拜一凌晨,他从家里动身,摸黑,紧赶慢赶,上课前,赶回学校,从未耽误过教学工作。据学生反映,他上课时,用手压着他的肝区,额头上的汗水,一大颗、一大颗地往下掉,他仍然坚守园丁的庄严岗位,从没懈怠!

我是第一次知道我们教师中,有个李长贵。我是第一次知道,有这样一个家庭困难、身患重病、如此敬业的好老师。大家说,李长贵病逝了。我偏不这么说,我说,李长贵,累死了!开完会,我心情十分沉重,我是分工管教师的厂长,对这样的好人,能尽点什么该尽的责任呢?

第一件事,我当晚在宿舍,写了一篇介绍李长贵生平事迹的文章,别的事我无能、办不通,我签发一个通报,发到全厂每一个单位,让大家知道天下原来还有这样的好老师,谁阻拦得了我?我很快办好了。

厂里开什么干部大会(因工厂人多,厂里不可能开职工大会),有机会轮到我可以发言时,对不起,你爱听不听,我讲李长贵。你信不信?我真讲哭过,你不感动我感动,我愿意。

我还赌咒发誓,我要把李长贵瘫痪的妻子和子女,让他们“农转非”,迁到厂里来,好好照顾照顾!这事,凭你胡老头这点能耐,你办得到吗?我的确没有这个本事,这方面的政策我不懂,也不归我管,我是一厢情愿。

我去找保卫部门了解这“农转非”的事。我国城市和农村搞二元结构,差别太大,谁都把“农转非”当作一件“天大的事”来期待。特别是我们这种工厂,转业军人多,家里大多是农业人口。“农转非”指标县里控制极严。工厂一年可能只有十多个指标,几千人望眼欲穿,还轮得上你李长贵的妻子?请大家理解,我们这是工厂,分厂、生产车间是排在第一位的,学校这些单位是附属单位,排在第二位。这问题太敏感、太难了。

胡老头呀,难道你是神仙?神仙你也变不出个“农转非”的指标来。我当办公室主任多年,很少和保卫部门打交道,这次我主动上门了。人家保卫部门比你胡老头还通情达理,李长贵的家属“农转非”,该办,说办就办,办了。保卫部门的同志们呀!你们的模样,我现在都还记得起来,就是名字记不得了,我也没法再去打听。这里,千谢万谢,你们是执行政策的模范。退下来已24年的胡老头,向你们鞠躬了!

若干年后,我有一次回厂,曾经专门到黄泥巴山中学去看望这位瘫痪嫂子,她已能扶着墙行走,孩子已进厂,当上工人。

去年,厂里四十周年厂庆,我回厂去参加庆典。因老态毕露,行动不便,没有去看望她。听说这位嫂子,不用扶墙,已能下地行走。好老师李长贵,听着了吗?你的妻子,现在已用不着你这个代步车了,安息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