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浪淘沙--乱弹大革命时代(1) -- 虎王2006

共:💬114 🌺37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电报和讨论6

发信人: wliu (asd), 信区: Modern_CHN

标 题: 历史的回顾里的西路军 3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May 14 11:50:12 2007), 站内

不久西安事变发生, 中央确实有想法希望西路军东返, 征询西路军意见, 历史的回顾里说接到中央电报, 西路军召开军政会议, 陈昌浩主张东返, 大多数同志认为东进比西进困难大。 徐帅“赞成大多数同志的意见, 认为我军承虚西进, 把握大,每损失小, 最有利;东进难免付出大的代价, 能否突破马敌的重兵防堵是个问号。我说:既然军委征求我们的意见, 我们可以如实反映情况, 反映看法,但要作出东进的思想准备。如果上面最后决定东进, 我们当然无条件地执行。最好请兰州的于学忠部派出一部兵力西进, 牵制马敌, 接应我们。会后陈昌浩同志按照多数同志的意见, 向中央作了报告”

24日中央电告准备东进。 “次日, 我们复电明确表示: 坚决执行中央决定, 准备东返”

前面那封反映多数同志意见的报告如下:

“毛、朱、张:

(一)迅速取得远方接济,成为目前红军,张、杨及整个抗日阵线的迫切与极大要求。西路军经过很大代价基本上已无问题。

(二)战略方面目前应如何集兵,首先各个击破胡、毛、王部,奠定西北抗日基础,而速消灭扫清抗日后方,巩固兰州,实属重要,西安当较次要。蒋介石决不可释放,如其无可利用或紧急时,必坚决枪毙之。

(三)敌方情况,除三个旅在山丹以上外,余部主力同在永、凉线上,要求与我速战或迫我西进,便于集中凉州,以应事变。如我不西进,必难免于决战;过速西进,可能使“二马”向兰州出兵。由山丹到兰州九百二十里,战备行军须十七日。由永昌到凉州只一条大路,凉州以下可用古浪两条路。沿途多堡,天寒零下二十度,白天有零下十余度。敌骑有数千,行动速。而我军必采夜行军,病员已二千,如我们单独向兰州进,伤亡掉队必大;如绕道,则因天气寒冷,有雪山,路远,更不可能。

(四)即令我们在二十天内到兰,至少只能达到巩固兰州的作用,策应主力行动作用不大,且需很大代价,而基地放弃,再打通远方,时机又过,若“二马”退,我进迫兰州更不合算。

(五)我们建议:西路军仍首先坚决按期执行打通远方的任务,不过为牵制“二马”,可以设法在兰、丹线上多活动一时。永昌城重要,惟现存粮极少,只要粮食有法,可尽力控制。如果必须我们东开,则必可东移。

1. 兰州友军至少以六个团及其骑兵进到古浪,与我方先夹击消灭“两马”于凉州一带。

2. 促新疆以抗日名义至少出六个团,并带货物,一直进到甘州,以维持后方及远方交通。如何?速示。

徐、陈、李、李、曾”

后面“坚决执行中央决定, 准备东返”的电报如下

“军委主席团:

二十四日二十四时电悉,经过郑重考虑后,我们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前时局的开展,西路军利于东进,我们当坚决执行此任务。

(二)估计到国内战争的长期性及目前西路军的实际情况,此间二十三日十二时致军委电中所述各节请予考虑。

(三)为尽量保持我们的有生力量,新的战斗,西路军东进前建议由友军方面派兵力运送一批弹药到永昌城,同时由兰州友军最少出二三团兵力配合,一部炮骑向古浪出动,配合我们东进,使我们减员

更少。速详复。

徐、陈、李、李、曾 二十五日十时”

西路军如何坚决执行中央东进命令, 看电报大家心里明白, 这种太极见得多了不是。 中央自然只能让西路军继续西进。 徐帅回忆说:“12月底, 西路军根据中央命令, 再次西进”。 所以中央又一次“朝令夕改”了。

翻过页来, 徐帅说了西路军攻克高台, “这带粮食较多, 我们准备略作补充和休整后, 继续西进。 多事之秋, 变幻难测。 军委这时又令西路军停止西进, 在甘州肃州地区建立根据地。 我们不了解上面的意图, 左思右想, 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继续西进吧, 没有中央的命令; 留在原地吧, 四面受敌, 处境确实艰险。 怎么办, 我们电请中央派四军,三十一军来援, 东西合力, 夹击马敌, 争取灭敌主力一部, 为建立甘肃二州根据地创造条件。 但是军委认为, 河东抽不出部

队西援我们, 令西路军团结一致, 紧缩编织, 人自为战, 坚决歼敌,独立完成任务”. “事情到了这搬地步, 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呐? 只能坚决服从命令, 令部队就地坚持。 后来才知道, 军委令西路军停止前进是因为河东形势发生变化。 蒋介石出尔反尔, 破坏和谈, 调集40个师的兵力, 拟进攻西安。 局势异常紧张, 需要西路军待机策应”

看了这段文字, 一般都会认为西路军当时情况不错, 本来可以完成任务的, 但是军委又因为河东形势, 要求西路军停止前进, 建立根据地。西路军觉得建立根据地力量不够, 所以只能要求4, 31两军归建。中央有坚决不同意。

徐帅说的军委命令西路军停止前进的电报是指军委1月5日的电报:

“徐、陈、李及军政委员会:

(甲)西路军即在高台、临泽地区集结,暂时勿再西进。

(乙)全军集结于二三点,一天左右行程,能集中作战,大力训练补充,伺机消灭敌人。

(丙)全靠你们自己团结奋斗,取得胜利,不要靠任何外面的援助。

军委主席团”

看徐帅的回忆录大家应该认为, 西路军是在1月5日之后, 才要求4,31军归建的。 徐帅这里同样忘记了西路军徐陈1月4日给中央发的电报, 实际上中央1月5日的电报就是对徐陈1月4日电报的复电。

在看1月4日电报前, 先看两天前1月2日, 五军占领高台后徐陈报捷的电报, 当时西路军还信心满满。

“军委:

(一)连日西路军全部已行军通过沙漠滩地,且战且行,虽极艰苦,各军圆满达其任务,均无伤亡。五军一日占抚彝城,昨晚打开高台城,敌只打一枪,县长及民团千余全部被俘。人、粮均极丰。三十军今早到六坝,明由甘浚堡附近往沙河堡进。我们及九军今早用火攻击拒敌堡,人逃亡甚多,今或明向甘浚堡、高台进。

(二)马元海率主力今可到洪水,马彪部在三堡,有犯六坝可团在能。马步銮六坝附近,马朴二团今由甘往抚彝前进,甘州敌仍如前。

(三)因敌骑多且速,不宜分兵与敌战,日行不便,落伍相当多,但士气极旺,九军稍差。

(四)如敌无大力压迫,即以大部留高、抚休整;如被敌迫时,即准备部署肃州,以一部诱敌进展。对各方情况及我方行动有何指示?

徐、陈”

两天后, 徐陈就又发了一篇口气完全不同的电报:

“军委及总政:

(一)我们及九军昨过卵河水桥,夜到甘浚,然敌骑一旅今早跟到我们附近拦头。三十军今早到龙首堡,敌骑一旅接近,拟在现地反击敌,连紧均送行军元卯不易联络,掉队甚多,均被敌杀害。敌骑及民团骑兵约六千,少忙胆笃易马日容 。五军两团在抚彝,两团骑团在高台,已扩红六百,可集粮两万石,此地较富。

(二)估计马彪、韩起禄两骑旅附属马朴,元海各骑团及马禄,向抚、高几路进。骑韩起旅功步旅一步团在甘,马步康旅在肃。马步康一团、祁明山步旅、马继融步旅,正由红水向我尾追。敌颇有决心阻我进。来敌并不敢猛攻,只利集团骑兵拦头尾追截杀,沿途沙滩多且大,白天绝不易行动。行军周日,敌骑一早赶到,且战且行,全无休息。

(三)高台以下人粮极富,以上则甚荒凉,据点少且远,正值天寒。如主力控制高、抚,进则齐进,道路、粮、房、敌骑均不许可;打则齐打,亦只有坐待消耗,灭敌不易,驱敌不易。此方六千骑兵,决非番骑或陕骑兵可比。

(四)西路军抱最大决心遭遇空前困难,不怕牺牲。从战役政治打敌上,求得最大进步,当自照前电完成任务。但如何以外力帮助我,或以外交、武力扼阻“二马”,或令三十一军、四军过河配合,则我损失必少,任务更易完成;或则我们即在高台战敌,远方资物用外力送下,亦属必要。望采纳下见。情报消息多供给,任务多指示,问题多有答复。只是说占领甘、肃二州并取安西是不够的。电台日夜与我通报,免失时机。如何,盼复。

徐、陈、李”

由1月4日电可见, 徐陈一改1月2日以前的乐观口气, 极其悲观。他说了高台以上甚荒凉。 事实上老毛早在11月18日就电告西路军“肃州到安西,人烟有八天坏路稀少,安西亦荒僻,将来只能去一部。安西、哈密间是一千五百里沙漠地,绝无人房”。徐陈现在说西路军遭遇空前困难, 已经无法独力要完成任务, 就是或者靠外交办法, 或者4,31军归建, 或者“或则我们即在高台战敌,远方资物用外力送下”。 突然给中央一个这样悲观的评估, 显然所有人都没有料到。 4,31军当时远在西安附近, 归建走路渡河起码一个月。 当然不行, 剩下的选择就是西路军留在高台, 远方把货运到高台。这个也不可行。 中央怎么办只能让西路军原地不动。 这就是1月5日中央电报让西路军“西路军即在高台、临泽地区集结,暂时勿再西进”的原因。 反咬一口不算, 还说在这之后, 西路军没办法才提出4,31军归建, 这样记性未免太差了。

后来就是徐陈和中央扯皮, 指责中央1月5日电报变更命令, 要求4军,31军归建:

“ 军委主席团:

(一)西路军实力:五军仍四个团,每团约八百人,骑团约百余,内有新兵约一千;九军只三个团,每团约八百余,骑团百五十余;三十军六个团,每团约六百余;骑师约三百余骑。弹药极少,刀枪甚缺。此次由永昌行军,共减员八百余。

(二)此地村落尽是堡垒,分兵即不能灭敌,集结则缺粮,易被敌困,攻则伤亡甚大,所以补充训练事实上不易做到。

(三)近来各方情况此间甚不明,究竟整个战略企图如何,西路军基本任务怎样,据历次来电变更很大,致西路军遭受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并影响到今后行动。

(四)来电所谓不依靠任何外力,是否包含远方与统一战线,究竟前电所称远方货物到达时间是否属实,抗日联军方面目前对“二马”有无可能争取。

(五)西路军以现有力量,可以在此争取必要时间,准备以全力接近远方。

(六)负完成任务使命,但停此太久消耗实力,全靠自力不能解决二马,奠定抗日后方。如必须先机或同时完成奠定抗日后方的任务,既不能希望任何外力援助,则建议四、三十一军归还建制。如何速示。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

中央也回电解释没有变更命令。 1月7日电报:

“(发西路军)徐、陈:

军委并没有变更你们的基本任务,也没有要你们久停不进,仅要你们暂勿西进,暂在原地休整,这是根据你们四日来电所述的情况而指定的。二马根本反对西安事变,希望同二马成立统一战线是不可靠的。远方物资只送至安西,送到肃州是不可能的。四军、三十一军已集中长安附近,也不可能策应你们。因此,目前你们只能依靠自己团结奋斗,不要依赖任何外力,详容另告。

主席团”

然后西路军就是反复要求4,31军归建。 这个时候西路军已经被马家军分割包围。 所以根本不是“历史的回顾”里或明或暗表明的, 西路军如果一直向西可以到达新疆, 只是中央变更命令又不让4,31军归建才导致失败的。 中央的命令实际就是因为西路军已经无法西进, 4,31军又无法归建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你东也去不了, 西也去不了, 先锋5军已经破城在际, 还谈什么西进, 只能原地呆着了。 中央说好吧, 你就呆着吧, 结果就是西路军有一次遵守中央变更的命令了。 这不是童话吗。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4.63.2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