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国际政治斗争ABC -- 同人于野

共:💬190 🌺6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继续

还是先回头清理下关于权力的定义问题。卡根对权力的表述是来自于达尔和鲍德温的论点,再看更有名气的摩根索对权力的表述,其实内容也大同小异(不过有人能在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 里整理出 权力 的一打半多定义)。

权力的内容和使用方式是由政府和文化环境决定的。权力可以包含建立和维持人对人控制的一切东西。由此可见,权力包含着为这个目的服务的一切社会关系,从实际暴力到一个人从思想上控制另一个人的微妙的心理联系;虽然有时像是在西方民主国家似的,为了道德的目的而加以约束并为了暴涨宪法而加以控制;有时权力则是一种放肆的野蛮的武力,视法律为无物,而其仅有的理由在于权力的膨胀;但都是人对人的统治。

不过,这种权力的定义有先天的不足,这不仅仅是国际政治学科的问题,其实是整个社科内部对权力的定义本身就模糊不清。

首先这种权力定义是从结果倒推出来的,是一种解释性的阐述,因而很难具有预测性,因为在结果出来之前无法知道A在这个问题上能不能强制B接受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这种权力概念是结果的追认。那么这种权力观念就面临了一个批评:这种界定实际上是同义反复,因为任何国际政治中的有效行为都可以描述成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意志。如果以此作为 权力 的定义那么这只是把大部分国际政治行为换了个名词的表述罢了。不会使得对国际政治的理解有深入的进步。

前面列举的台湾游说团对国会和总统的行动在这种权力定义面前其实是不算数的

其次,如果说A在特定问题甲上的意志很可能被B接受,因为A比B有权力,那么这时候的 权力 的含义就变成了指代有形无形的资源,因为对于这种预测的分析往往是基于具体的物质作出的,例如说A有核弹,B没有,A国有一亿人口,百万大军,而B总人口也只有一百万。诸如此类的条件。

摩根索最终在理论构建上栽跟斗跟这些含糊不清的概念关系不小。这个问题到今天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概念的混乱算是社科的顽疾。

而把权力列为国际政治的最终目的也会面临其他问题,譬如说 均势政策 和 跟随强者 两种战略间的冲突,如果说用唇亡齿寒来解释 均势政策 比 跟随强者 更好的话,那么就等于含蓄承认了安全是比以控制力定义的权力处于更优先的地位。是先满足了安全政治,再追求权力政治。

越战的例子,是指国内的制度与意识形态在有的时候跟权力政治间的冲突。30年代,英国人说不值得为中欧的沼泽去跟德国人打仗,同样美国人打着打着发觉不对劲的时候,也开始吵说不愿意去卷入他们眼中的两个暴君的混战。在国内快要为越战问题爆发内战的时候,遥远的越南对美国的重要性自然会下降。

国家不是一个黑匣子,国际政治行为反过来也对国内政治产生影响,所以民主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是真实的。为选战而到处抨击他国政治制度的常见现象,就是个例子。

民主和权力政治的问题,这两者的来源本身就不相同的,无所谓表里高下。但是后者在长时段里面影响力更大是必然的。因为国际政治行为危害到国内意识形态的事情始终是少数。这是背景领域的特性,而不是两种因素内在属性的高下。

在国际政治中推广民主的可行性从来都令人怀疑,但是国际政治不是来判断是非,而是判断现实如何的。只要有把民主问题摆上国际政治舞台的行为,而且还经常这么干,那么它就是真实的影响因素,至于虚伪与否、是否明智则是另外的议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