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整风运动——烧烤 -- 陈二
小的最近心怀愤懑,原因是因为满坑满谷,看不见一个吃肉的帖子。古人教育过我们,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肉,吃肉不吃蒜,营养去一半。老几位难道把这么庄严的古训忘了么?
我很痛心。因此贴老帖一篇,以钓肉来。
我是一个黑龙江人,作为一个黑龙江人,如果没吃过烧烤,那么就应该把他的屁股切下来串串儿烤着让他吃。我从三岁起,就开始享受这一美味,五岁时已经能左牵黄,右执苍,千串卷南岗了,黄是哈啤,苍是烤小腰子,坐在啤酒箱子上边吹边造,这景象颇有土匪气概。现在想起来,倒也响应了那一句“做刚样男子,过彪悍人生。”
烧烤这种烹饪方式实际上是烹调学上的祖宗,现在任何一种菜式和烹饪方式都来源于烧烤,这点勿庸置疑,从我们学会用火后就开始这么干了。
我万分羡慕第一个拿火烤兔子腿的兄弟,吃惯了生肉的嘴初尝到火烤兔子腿,第一口下去时,肉汁四溢,香气扑鼻,要知道,那时候的兔子们属于野外放养型,比阿宝还要原生态。多运动使它们肌肉发达,皮下脂肪也恰到好处。最适合被烤。
吃烧烤要趁热,在刚烤出来那一阶段拿到手里,油光闪闪,肉香扑鼻,如果凉了就变的难吃。在我的家乡,刚端上桌的烤串,第一串要递给客人以示尊敬。
您千万别以为这是客套,其中有着深厚的科学原理和历史渊源。家里有老人的可以问一下,在古时候的一个阶段,烤肉有个外号叫“炙”,还有一个词叫残羹冷炙,这词来源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
看见了没有,吃个冷串,奇耻大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给客人吃冷串。
各地的烧烤皆不相同,新疆人习惯用红柳枝串肉,一串肉有油条那么粗,好不好吃倒在其次,能不能烤熟才是最主要的。我吃过一次,里面还带着血丝,回来拉了一天肚子。有的地方似乎习惯用自行车辐条,我没有亲证,但估计金属受热后能给里面的肉加温,内外皆热。我家那边习惯用竹签子,串也极小,小姑娘都能吃上四五十串,但如果掌握不好火候,容易烤焦,焦与不焦,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天堂和地狱,离的不远。
我以为,烧烤最高的境界就是外表略焦,里面稍嫩,中心最嫩,接近于未熟的状态,老中青相结合,是中国传统的组织构成,小处见大,方为万古不灭真理。
吃烧烤的时间十分重要,日上三竿并非最好的时候,虽然现在提倡健康饮食,晚上不宜吃太多肉类,但中午时分时间紧迫,又岂能尽兴,所以,还是以晚上最靠谱,到了晚间,食客们聚集在烧烤摊上,一坐就到了下半夜,往往都是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离去。第二天又“故地重游”,如此反复,遥遥无期。
北京有个词叫续摊儿,说的是酒局或溺于呕吐或拘于形式,反正没吃好,得找地儿找补一顿,这时候,烧烤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要上一把烤串,再点上盆疙瘩汤,吃饱睡觉,其乐无穷。古诗怎么说的来着?“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就是说烧烤摊呢。
现在肯定有人不忿了,要管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日子叫享乐主义,竟然想要把我等良民铁帚扫而光。
对于这个问题,在下的看法是,行了吧。苦日子够多了。生命的意义决不在于历尽苦难痛不欲生,而是要你遍尝人间的甜蜜。当大家伙穷欢乐的时候,这是一种本能的复归。当沉浸在感官的欢愉之中的时候,人会充分感受到自己生命的能量和美好。会忘记一切,首先是人生的结局——死亡。所以,享乐人生者,往往有一种与死亡争夺生命空间和时间的感觉。
再者说,在烧烤摊上,所有人似乎都是平等的,这只是一个高声说笑,大口喝酒的场所。没有领导与被领导。没有非典和禽流感,没有“天下大势”也没有生死斗争,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谈资,只是劝酒的说辞。所以大家尽可以以轻松的心态面对。谈笑间,达成对“崇高”的消解与躲避。只要坚定了这种人生观,就不怕那些苦行僧来撼动你,一句上海话就解决了问题:“刚我去死!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整风运动——烧烤
🙂口水哗哗的。。。 羽羊 字60 2009-05-11 23:26:03
🙂治大国如烹小鲜,古人诚不欺我! 1 老老狐狸 字240 2009-05-07 01:59:59
🙂想起了在齐齐哈尔,家家户户烧烤炉的日子 响水滩 字0 2009-05-06 21:59:59
🙂铁锋区? 陈二 字18 2009-05-06 22:21:14
🙂啊哈,我就说么,黑龙江好像也就齐齐哈尔烧烤最流行 响水滩 字131 2009-05-06 22:27:19
🙂这话听着有点怪~ 朱少殊 字33 2009-05-09 13:51:08
🙂齐市的火车站很有特色 陈二 字42 2009-05-06 22: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