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拿新加坡比一比内地和香港的居住水平 -- 网师园

共:💬253 🌺2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作为在新加坡住了十二年的人,觉得你说的有不少不确切的地方

楼下【请我吃饭】说的几条我就不重复了

从九十年代起,新加坡的所有新建组屋都是全电梯设计, 每一层都有电梯,而且通常一座组屋两个电梯. 房屋质量, 设计水平比起国内同时期商品房只高不低. 新加破近年开建的新组屋设计和外观和万达在上海的那些精品小区档次差不多,甚至可以跟好. 但房屋建筑质量恐怕要超出不少.

首先,客厅、卧室窗户面对着公共走廊的动物园金鱼缸式的设计还是主流,至少占组屋80%以上,这种毫无隐私可言的斯大林式集体宿舍的设计是无论怎样翻新都无法改正的。即使是不得不住组屋的新加坡人都讲究住角头也就是因为如此

其次,这几年新修的组屋,也就是三巴旺、海军部、盛港、榜鹅、万国这几个新卫星城,虽然组屋的外观设计略有进步(其实有进步的主要也就是这五六年新修的,之前的还是动物园),但是房屋的密度却大幅度提高了。在榜鹅的轻轨上看着两边黑压压的组屋压在头上的感觉,和乘船在三峡中穿越差不多。而且这些新区的配套设施的保障形同儿戏,从榜鹅21到榜鹅21+,配套设施的建设一拖再拖,这次经济危机一来,估计榜鹅21+又要变榜鹅21++或者榜鹅22了

八十年代和部分七十年代建造还未拆除的组屋则基本上全部翻新了, 翻新的一个内容就是为那些原来没有电梯的小中层型组屋

且不说大部分七十年代的组屋根本就没有拆掉重修,波东巴西和后港你就这样略过了?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组屋政策很好的解决了80%的新加坡人的住房问题, 而且居住质量是很高的

新加坡人为什么会那么渴求5C?既然组屋和公寓都差不多为什么新加坡人都会希望多花一两倍的钱去买公寓?

重要的是也不是很昂贵, 绝大多数人都能负担的起,而且不觉得负担很重

新加坡组屋贷款的default rate是8%。在本地的中国人似乎从来都看不见大学校园或者白领大公司之外的普通新加坡人的生活。

我还是很希望政府能以广大普通人的福祉为重, 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房地产政策. 以中国的条件, 人才和物力,和TG的组织力, 应该可以达到新加坡的水平, 只是看他愿不愿做了

之前发的帖子已经强调过了,新加坡的面积和上海外环内面积差不多,但常住人口只有上海外环内的1/4,以这个人口密度,搞保障性住房根本没有问题。但非城邦国家有自由迁徙权的国家/地区根本不可能照搬这个模式。不说TG,就算是东京、台北,哪个又能搞组屋了?(要说社会和谐,日本和台湾的贫富分化可比新加坡这种自由放任的sin city小太多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