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国外交中“左右逢源”政策的表和里 -- 寒冬雪

共:💬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小国外交中“左右逢源”政策的表和里

萨苏大人给我一个任务,将“从新加坡角度考虑的思路”的思路展开来写。这个建议好是好,可是对我来说,这个身份可就从晚报的八卦记者变成了辩方律师,角色转换还是很大的。而且吧,从这个角度说开去,就是只能说新加坡政府的好话,估计这板砖就来得快了。正如经济学家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两只手的,信奉中庸主义的我也是希望面面俱到,这样才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看同一件事情,希望多看到点东西,此之所谓:愚人千虑,终有一得。

不过萨苏大人赏赐在先,我承诺在后,说什么也得舍命陪君子,于是有这篇小作,还请西西河里各位大虾多些指点。尽管如此,还是偷偷换个概念,从远处开始说起,不过是私底下,还是希望这该来的板砖砸过来后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嘿嘿。

首先,给个说明:题目中这小国的含意是相对的,并不单指新加坡。澳大利亚在澳洲国家中,那是大国,但在世界政治版图中占的分量又不大了;日本,经济大国,但假如十年内的中美交恶,若没有特别事件发生估计也只能算是个政治侏儒,更不用说台湾这个政治实体了;就算是中国现在身子骨比原先壮了,在美苏争霸的日子里那也顶多只能算是韩信,比不得项羽刘邦。

不管多小的国家,大抵上也是五脏俱全,也有其国家利益。但是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其国家利益都受到来自外部势力的威胁:比如巴勒斯坦受到以色列的威胁;以色列又受到中东地区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长期威胁;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处在俄罗斯的阴影之下,但俄罗斯也对美国和北约组织东扩时时提防;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基本上是独步天下,但是他又受到无国界的恐怖主义组织的直接威胁。威胁和反(消除)威胁的均态平衡,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国家关系,并进而导致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而外交行为的主要目的,正是在国家实力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或者将损失降至最低。

正如人“生来平等”只是个理想状态,或者仅仅在人格上平等;小国受实力的限制,只能用联合国大会上一国一票来安慰自己的体面,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只能在大国政治斗争间的夹缝中生存。这是丛林中的求生法则,用理想主义的平等博爱是没办法解释的。若看官是上帝派来的使者,咱是没办法跟你沟通的。

对于小国来说,除了国际机构和太平洋上的警察,一般都会专注于与邻国的关系,此之所谓“地缘政治”。国际政治不过是国家间利益的冲突和调解,一竿子打不到的人不与我同船共渡,也就没有利益冲突了。所以,中国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的国家都是兄弟相称,但是与东南亚,日本,印度等国家则是难以建立信任关系:不是不想,而是不行,所谓“和平崛起”不过是说不希望战争,以和平的方式崛起,可不能是为了和平放弃崛起。

从他们在地缘政治中的地位出发,小国又分几种:

1。像澳大利亚,瑞士,北欧这类国家,基本上只要不发生世界大战,国内安全不受威胁,其主要外交行为是争取利益,而不是防范损失;但不可贪心,手不可伸得太长,小心收不回去,澳大利亚现在就有点这个毛病。

2。在地缘政治中相对和平:如东欧大部分国家,中东的阿拉伯国家(不包括以色列),南美大部分国家,以及非洲一部分国家,在可预见的讲来都不至于爆发局部战争。因此他们在国际政治中基本是有多少实力说多少话,但大部分国家都处于分母的地位。

3。以色列,新加坡,科威特等国,在经济和(/或)军事上有相对优势,但从长远来看其安全又受到周边国家的威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关系请参看李光耀的回忆录)。险恶的地缘政治环境,必然导致其外交敏感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单论最后一类国家,他们除了提升自己的国家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以外,无一例外的都希望得到和得到了美国的援助。当然,美国绝不是无缘无故的援助他们,这个问题不往下多说了,大虾们都是明白人。追究其原因,当然是美国在国家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上首屈一指,十余艘航母在大洋上游戈不是光给大伙看戏的。在危难时候,目前只有美军能在关键时刻可能出现(是否会出现暂且不说,至少他有这个能力),这就是美国对小国的吸引力。

对新加坡来说,世界还不是这么简单,特别是中国近年来的崛起改变了整个亚洲的政治版图。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巨大,再加上历史上足以追溯到秦时代的恩怨,使得东南亚各国对中国的态度一向是爱恨交加。作为一个英联邦下的华人国家,新加坡对中国的看法更是五味交杂般的交杂,具体暂且不谈(其实是我也说不好,)。不管如何,依据同文同种的先天优势,相对于其他东南亚国家,新加坡与北京建立了亲密的外交关系,而另一方面,他与美国的关系也保持得相当完整,这样就形成了新加坡外交的所谓“左右逢源”政策。其实,越战中的越南,韩战中的朝鲜在中苏也是左右逢源:夹在有意无意较量的世界强国和地区强国之间,这大概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不过,新加坡在短期内,对中美都没有直接的需求,所以,左右逢源还没有转变成左右摇摆的墙头草。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除了利益,还有国格。从长远利益来说,只捡粗腿抱也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因此,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从长期来看和理论上讲都不会是对美国投怀送抱而试图得罪一个处于上升阶段的中国,当然具体的操作中肯定是有偏差的。

李显龙作为新加坡的下一届总理(8.12上任)以所谓私人身份访问台湾,目前看来应该是一个政治上的冒险,而且新加坡政府从整个国家的长远利益来分析,认为这个险是值得冒的。北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现在还难以确定,绝不会令新加坡轻松过关。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李显龙执政以后向北京示好,并且对台湾的外交封锁没有因此遭到破坏,我估计不至于导致两国关系大的变化。毕竟对陈水扁还有一个“听其言观其行”的过程,对自己的朋友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余以为在国家利益受到的损失不大的前提下,对弱者多些理解、同情和忍让,并不表示我们妇人之仁,而是王道天下。仁者无敌,在很大程度上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意思,这也正是我共党统一战线曾经的精髓所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