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一个段子说起的话:和虎兄的斩三尸 -- 葡萄

共:💬295 🌺77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续完
家园 刚好今天看到的一个

亚洲周刊林沛理/如果人真的是万物之灵,那是因为他拥有解惑与释疑、思考和反省的智能(intellectual abilities),能够凭著脑袋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即英文所谓的「think his way out of a crisis」(想出生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从这次全球金融风暴中复元的速度与程度,端视我们对这个危机的思考和反省有多彻底和深刻。(chinesenewsnet.com)

金融风暴自去年九月爆发以来,有关的讨论大致上不离经济学的思维与范畴。那彷彿是最顺理成章的事情——用经济的语言去谈经济的问题。可是想深一层,从下面支萦著经济制度,使其能不仅有效,且理直气壮,甚至理所当然地运作的,从来不单单是经济理论,而是一系列有关政治和道德的信念和价值观。(chinesenewsnet.com)

的确,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计划和运用公共资源、创造和分配财富,以及奖惩社会成员的制度,乃建基于一些我们深信不疑、有关是非和对错,以及何谓公平与秩序的观念;而有关借贷的观念,在当中佔据著关键的地位。(chinesenewsnet.com)

英文「debt」这个字很有趣,也很重要。它既可以指负债和借贷,又可以指恩惠和情义。按照基督教的神学理论,「debt」更有罪孽的意思,耶稣基督被称为「救世主」(redeemer),就是因为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为人类赎罪。社会学家如韦伯(Max Weber)等早已指出,资本主义从新教伦理中取经悟道,将财富的创造和累积提升为一种宗教美德。(chinesenewsnet.com)

正因为资本主义一开始就与基督教结下不解缘,它不鼓励借贷和负债,并视轻率从事、有借没还和债台高筑的人为不道德,甚至罪孽深重。至于以赚取高利息为生的放债人(moneylender),更被标籤为在道德上有严重缺陷的次等人,莎士比亚笔下《威尼斯商人》里面的夏洛克(Shylock)就是一个好例子。当然,没有借贷和投资,资本主义根本无从发展;但实情是「负债有罪」原本是深受基督教精神影响的资本主义重要的理财哲学。(chinesenewsnet.com)

这套理财哲学的名声和可信性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受到质疑,始作俑者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他指出,当经济步入衰退,政府不但不应尽量清偿国债和减少赤字,反而须要大幅增加开支,即使最后要负债累累也在所不惜。到九十年代末期,一隻名为长期资金管理(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对冲基金破产,不久之后互联网的泡沫爆破。(chinesenewsnet.com)

时任美国联储局主席的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用来刺激经济的方法,就是放鬆银根,大幅降低借贷的成本,为其后美国地产市场的泡沫爆破种下祸端。还有的是一九九三年,规定必须将投资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划分的银行法被废除,银行自此为可观的利润自陷于证券业的风险,潘朵拉的盒子已然打开。(chinesenewsnet.com)

时至今日,负债不仅并非不光彩,反而被视为令财富倍增的正当,甚至必须的手段。如果「债」这个字与「罪」还是有太密切的关系,没问题,金融资本主义(finance capitalism)发展了一套词彙和委婉词来取代它。比方说,明明是举债收购,我们会说是槓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明明是借钱,我们会说是融资。于是现代人不论贫富,基本上都以借贷维生,都在「先花未来钱」。负债成为了现代人的生存处境。(chinesenewsnet.com)

由此观之,金融危机源于价值危机,我们要在这次的危机「想出生天」,首先要对「负债」的道德含义以及「还债」的道德责任作深刻的反省。这也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救市方案最大的道德盲点——他试图以「量化宽鬆」的货币手段,帮助社会靠借贷从高高的债台上一步一步爬下来(borrow itself out of debt)。(chinesenewsnet.com)

这或许可以振兴经济于一时,但如此纵容世人最坏的倾向,并将负债合理化、合法化为常态和正规,不仅意味著进一步把财富由储蓄者(savers)的手上转移到借贷者(borrowers)的手上;更早晚会产生其他意想不到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后果。(chinesenewsnet.com)

欠债总得清偿,如果我们不主动清还,债主迟早会找上门。西谚有云:对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要计算盈亏的(To sensible men, every day is a day of reckoning)。我们以怎样的方式生活,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这里面有一种诗意的公正(poetic justice)。全球的气候转变、温室效应和金融风暴,皆可作如是观。(chinesenewsnet.com)

林沛理,《瞄》(Muse)杂志主编,美国纽约Syracuse University香港中心客座教授,著有评论集《影像的逻辑与思维》、《香港,你还剩下多少》及《能说「不」的秘密》(次文化堂出版)。(chinesenewsnet.com)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