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依照教头的逻辑,杨迪的回忆是不可信的 -- 希贤

共:💬23 🌺10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一个同学能够如此默默地关注俺,总是令人感动的。。

对于历史的研究而言,那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前提是我们必须经过必要的阅读和资料的积累。---而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比如杨迪,俺认为他的材料比较可信,那是因为俺的确看完了杨迪所写的三本回忆录,并且根据俺看过的其他人的回忆录,互相印证得出的印象。---而希贤同学很高兴地说:“据说曾因广州入城式而十分欣赏杨迪的老首长叶剑英元帅”---,显然对这个Littles同学提到这个“据说”很欣赏,其实你们两位如果看过杨迪的书的话,就会知道,这不是“据说”,而是明明白白地写在杨迪的回忆录里。

而这恰恰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两位对杨迪指手画脚的评论家其实连杨迪的书都没有看过。----当然,这已经不是俺第一次观赏到这样的场面了。

而且,很荣幸,您如此崇拜俺的逻辑。-----俺引证李锐的人品,说的是他通过了中组部的审查。---那么,是否因此就可见,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杨迪被免职就是人品有问题,进而影响到了他文章的可信度呢?

姑且不论这个逻辑是否就是如此直接和干脆的。---且看希贤兄自己引的材料,就很清楚地看到,杨迪被免去沈阳军区参谋长之后,并不是开除党籍,而是调职沈阳军区顾问。----假如杨迪“没有通过这个审查”的话那么,那么他怎么还能有军区顾问这个职位呢?这个处分,应该视为杨迪人品有问题,还是杨迪文革间在工作上犯过错误呢?----换句话说,就算是类比,您认为杨迪和李锐这两个例子有可比性吗?

---当然,俺理解希贤兄为能够找到这样一个看似有联系的联想而兴奋的心情,---以至于,连第二步的思考都忘记了。----喜欢探讨逻辑是一个好习惯,但首先,要学会严密的思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