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终于看完《我的团长我的团》 -- 观望者

共:💬60 🌺1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团》剧的目的并不是反映某个真实事件

楼主看来没有读懂这个片子。呵呵,兰晓龙就是一文学青年,你得脑袋转几个弯才明白他在说什么。

《团长》这个片正和套用一个诠释——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你要说是在反映哪个历史场面,那肯定是假的;但你要说它是在反映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那它是真的。

《团长》这个片子,其实并不单单是为了描写军旅生活;它其实是编剧对于我们民族缺点的思考。《团长》里反映的很多问题,其实今天依然存在,并没有完全改掉。今天的中国人中间也不乏像炮灰们那样,浑浑噩噩、只知道生存,放弃了理想和尊严的人;不乏像虞啸卿那样,空有热血,但在现实面前最后不得不低头的人;不乏唐副师长那样精于个人算计,视他人生命为晋升阶梯的人。那些炮灰们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却都是国家精神沉沦过程中的典型,很多人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影子。只不过是我们现在的国力比那时候高了,所以这些缺点显得不那么明显了。《团》剧反映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民心、士气、国运都衰落到了极点,这样反映出来的缺点就更加明显。借小书虫子的口问观众:我们历史上那种精神到哪里去了。也是多次体现出需要把“失去的魂”找回来。(所以龙文章家的职业被安排成招魂师,并多次提到“魂”这个东西。)

再多说一句,我挺不喜欢小书虫子这个人的,但是这个话由他来问是对的。他的特点是“纯”,只有理想,不懂得现实,不肯跟现实妥协,是照亮这个灰暗国家的一根划着的火柴;这是他跟虞啸卿的区别。正因为如此,编剧安排他在第一次正经的战斗中就被打死了,暗喻他做法并不完全合理,因而是脆弱的,但他的死至少引起了烦了的思考,哪怕这种思考只是那么一瞬间。

在这个背景下,把民族、国家的缺点彻底暴露出来,从而引发思考。似乎《团》里并没有完全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剧中TG的游击队是一个亮点,但似乎做为答案还不够完整、充分。从强渡前烦了说的,他看到死人了,他们跟他说“打过来,不要死”,然后烦了说他们都还干净了,好像反映的是人不但要追求活着,还要有尊严、有责任感地活者。

总结来说,《团长》就是一部借着“抗战”这张皮来促使大家思考民族、国家精神的片子。(其实《士兵突击》何尝不是这样呢?)

所以楼主要是抱着看纪录片的目的来看这个剧肯定是要失望了。不如抱个只求神似的态度看这个片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