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医治疗艾滋病的视频---艾立康的传奇大家快去看 -- 历史的车轮飞旋

共:💬89 🌺19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内邪的逆向传变的病理分析

孙传正的这一段对艾滋病病因的分析写得非常的透彻,至少在我这样的懂得一点点中医的人看来,是相当的有水平的

。《内经》论六淫,均从外感而言,故张仲景《伤寒论》立六经传变,叶天士《温热论》立卫气营血传变。

艾滋病毒的侵袭,主要是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人体一旦失去最起码的保护机能,则诸证烽起,变症百出,目前的已知药物均难以有效控制。根据笔者在河南上蔡县实施试点治疗时考察,艾滋病的传变规律大致可分为血分、气分、卫分三个过程,这与传统中医的外源性传染病温病的传变途径正好相反。温病是温邪从外向内传变,症情变化迅速;艾滋病则是寒疫湿毒由内而外传变,证候演变缓慢,特别是潜伏期长是其特点。虽然本文表达证候所用的名词与温病相同——卫分、气分、血分,但症情实质迥异,医者必须明确。总之,六经传变与卫气营血传变,是外源性感染向内传变,艾滋病的营血——气——卫传变,是内源性感染向外传变。艾滋病的这一逆传规律,是由HIV属内源性阴性病毒这一性质所决定。

艾滋病演变过程中三个时期的特点是:

(1)津血期,即潜伏期。该期HIV的复制还处于人体正气的控制之下,因而还表现不出明显体症,但面色大多萎黄,往往带有阴惨之象。

(2)气分期。该期HIV复制迅速,正气削弱。早期面色萎黄或绯红,丘疹、搔痒、连绵疱疹、断续拉稀相继发生。续之纳差乏力,长期低热(亦可偶有高热,或自感发烧但体温偏低),明显消瘦,头晕头痛,动则虚汗或短气胸闷。

(3)卫分期。该期人体免疫功能被大量破坏,卫分症状显著,畏寒发热,或持续高热,咳痰气短胸闷加剧,或拉稀不止,或疱块肿瘤,极度消瘦而四末肿胀,面色往往绯红终日不退。病情虽然演变到卫分期,但气分期的症状可依然存在,此时已进入危险期。

疾病性质的不同,决定其治则的不同。伤寒温病,乃天地自然不正之气伤人,早期可以透解,而艾滋病乃人体津血内生之邪,决非透解所能去病。由于内源性寒湿之邪长期茵蕴,人体真阳元气被削,因而卫气不固,诸证并起。《内经》云:“卫出于下焦”。下焦者,肾间真阳元气之所系也,真阳元气一虚,则阴火上冲。故凡艾滋病患者,传变至气分、卫分,不论发热或不发热,每每头面绯红,剧者可见紫筋显现。昧者不知,每被误诊为阴虚火旺。其实阴虚火旺或阳虚外越者,色如骄阳,多在颧部,而艾滋病患者的绯红充满颜面,总带阴惨之象,拌有丘疹搔痒。阴虚火旺者,面红有涨有退,而艾滋病患者的面色绯红,在未得到有效治疗前,始终如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