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人口问题的经济账 -- 冷眼

共:💬152 🌺1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养老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到我看问题的角度和核心,那就是始终关注人口收入水平,始终关注社会保障实际水平,理论的关键点就是认识到低收入劳动者也是社会的负担。在此前提下,才能对人口政策有个清醒的认识。

下面我来具体讲讲为什么实施计划生育反而有利于养老

养老问题总是主张放开计划生育的人的一个主要论据,与人口老龄化联系在一起,就是说老年人相对于劳动力的比例过高,所以养老负担加重。

这种认识人口问题的方法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认为每个劳动力都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主张放开人口者默认的一个天经地义的观点,但是它并不是总是成立的,一个劳动者看起来是在创造财富,但是他也在消耗财富,如果他消耗的财富大于他创造的财富,那这个劳动者就是社会的负担。

看待这个问题的关键仍然是社会资源的分配及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就是说,究竟是个怎样的养老水平和生活水平。

中国的经济、人均收入及社会保障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在高端产业不断扩展,这部分人均收入水平比较高,同时向更高更广的方向发展,它带动了整体人均收入水平的发展。而低端产业则阻止了人均收入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这之间,随整体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超过了单独靠低收入产业所能享受的社会保障水平,低收入者创造的财富不足以弥补他们对社会造成的压力。是高收入者创造的一部分财富,通过社会再分配填补这部分亏空,保障了社会公平。

上面这段就是说明了为什么会出现“低收入劳动者也是社会的负担”。要理解这个问题一定要紧扣生活水平,紧扣资金投入问题。就养老而言,就是说是否劳动力增加了,投入到养老方面的资金是否一定会增加呢?养老者的生活水平是否会增加呢?

我们可以从“啃老”这个现象来认识一下:就举我所见到的城里的例子吧,自年轻人毕业起,工作的收入基本上消费掉了,从结婚、买房付首期、养育小孩,大多缺不了父母的支持,实际上不但不能对父母养老有所贡献,反而要父母倒贴,这样的“劳动力”再多,对养老有什么帮助?

我们当然也看得出来,只要子女节约一些,不搞那么多的消费,不买那么大的房子,在小孩的生养、教育上少花点钱,那么子女就有可能对父母养老做出贡献。这里我们看到,子女的生活水平才决定是否对父母养老作出贡献。在这种生活水平线上下,子女生活水平高些,他们就反而成为父母养老的负担;子女生活水平低些,他们就能对父母养老作出贡献了。所以,子女只能过得尽可能穷些,才能对父母的养老有所帮助。

这个问题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就更加严重了,实际上,如果指望靠更多的低收入者来实现养老,结果只能是上上下下各代人都很贫穷,根本不能实现有意义的养老,一有什么问题,最终只能依靠社会。

“啃老”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劳动力是不会总是对养老产生正效益的,而且也只是一个很小的侧面而已,因为不管是养老者和劳动者,都还有大量支出是通过社会再分配而来。如果我们从公平正义的角度来看问题,认识到所有老人都应该享受到公平合理水平的养老的话,就应该更加认识低收入者对养老的负担。

关于“老龄化”,还经常把我国的情况与西方国家相比较,说西方在老龄化的情况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还说年龄结构好的印度怎样怎样。这些话说起来都很有气势,但是仔细看一看,其实很可笑。

看问题的角度仍然是从资金投入、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看究竟西方老龄化国家、中国、印度的养老和社会保障水平是怎样的:

印度嘛,在河里已经看过很多文章说明了,纸面上的东西倒不少,就是内涵不多。它的情况证明了我的观点,那就是在人均收入水平低的情况下,人均人口成本就低,极少的的社会资源投入根本不能实际解决多少问题。

中国的社会保障现在骂的人多,但是确实是在天天进步,许多保障体制都建立起来了,并不断在完善,至少总体比印度强,如果把基础建设也算上的话(它们中也有很多与民生相关),优势就更大的。当然我们要比的是实际生活状况,不能看纸面上的东西。

至于老龄化的西方发达国家,一向是作为人口政策的反面例子提出来的,而且其养老金也经常有些关于“破产”之类可怕言辞,所以我们一定不能“重蹈覆辙”。坦率的说,我觉得这很体现了人口论者在讨论人口问题时只看形式,不看内涵的特点。说话前请先看清楚别人的情况,西方的养老水平是我们可以比的吗?我们要什么时候才能接近那样的养老水平?靠增加低收入者我们究竟能有什么样的养老水平?说到养老金的“破产”,是不是真的有人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金会“噗”的一下就全部消失了,然后他们就会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完蛋了?

西方的收入水平高,所以他们在养老上遇到的问题实际比我们小,只要降一些水平就行了,操作空间比我们大得多,虽然降低一点保障水平他们会叫得像割肉一样惨,但是实际上降下来后养老水平还是比我们好。这是由人均收入水平所决定。

真实的世界告诉我们,解决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靠的是提高人均收入,所以人均收入最高的老龄化西方国家实际养老水平最高,而所谓年龄结构最优的印度,实际养老社会保障水平是最低的。解决养老问题的基本方法始终是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当人口增长影响到人均收入的提高时,就要控制人口增长。

西方的养老水平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支付不起原来水平的养老金,具体来说,就是经济达不到一定水平。这中间的确有部分原因是劳动力不足造成的,他们现有的中高端产业出现了劳动力缺乏的情况,所以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增加人口是有益的,关键是不会降低人均收入水平。但实际上还有更多与人口无关的客观原因,例如服务业成本的过度上升,经济发展政策的偏差导致经济发展出问题。

注意这里不要说我们“未来”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现在”就要放开人口增长,你要放也要到你人均收入到了那地步再说。

关键词(Tags): #养老#人口#经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