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身在事业单位 -- 端娘

共:💬32 🌺6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的事业单位

本身就是一个很独特的现象,在世界上属于独一份。构成的大头是是教、科、文、卫。还有相当多的难以归类的机构,财迷就是在这样一个难以归类的机构工作。

事业单位必须改革应该是一个共识,有关研究工作大约是从90年代初就开始了,有很多文章和专著,国外资金援助的研究项目也非常多(我曾经看过一份联合国援助项目的研究报告)。

退休金改革只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部分,也许还是相对容易的一步,其影响至少要小于90年代末那次,就是你说到的全额那次。那次改革把事业单位分成了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类,还有一部分就直接改企业了(楼下suqier说的就是这类)。当时很多事业单位面临的是身份问题,这是生死大事了。我所在的机构是花大价钱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作一个研究报告解决定位问题。从当时的理解,全额的就是国家是准备养了,差额是国家不想养但没办法的,自收自支就是国家准备推出去但还推不动的。

真正的事业改革方向是谁也不知道的,但听说对非教科文卫的机构很大程度上要学日本,走公益法人、社团法人的路子,国家主要是免税给政策资产上一次性划拨。四大块里面,教的方向应该是最明确的,肯定是公务员化发展。现在教的政策也是最接近公务员化的,而且和很多国家一致,即采用广义公务员(日本就是广义公务员概念包括公立学校和公立医院)概念。但用广义公务员后也对教也未见得是好事,比如收费问题、兼职问题,北京现在禁止从事收费补课也许可以认为是公务员化的一部分。科理论上也是有方向的,变养人为养项目,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文我一直没注意,医是大麻烦要和医改捆绑。

退休金这块,现在同等资格人员从事业单位退比从企业要多一倍的样子,改革因为现在还没有看到具体方案所以根本无从评论起。按中国改革的习惯,显然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给点补偿后按新办法。在这个国家财力紧张的时候进行收入改革,总归不是好事(如果是前年改就好了)。端娘在全额单位也许还有点指望,财迷在自收自支单位挨上一刀是肯定的,但就不知道会有多疼。

不过财迷的一向观点是,既然总归要改的,早改比晚改好,快改比拖着好。最怕的不是国家政策,而是单位领导的私心。从历史看共产党的政策还是比较厚道的,重要的是要紧跟。当年的住房改革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