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谈一点现在对十五年前大事件及后果的感想 -- 黑岛人
不好意思,春节上网的时间不多,再加上想想怎么回复你,所以回复有些晚。见谅!
对于战争性质的判断,我觉得是复杂和变动着的,我自己的判断方法如下:
1. 任何战争都没有绝对的正义或非正义,只有相对的正义和非正义,要看战争的主体。比如中国的抗日,其间中国也夹杂着对日本的妥协,欧美的反法西斯其间也夹杂着对德国技术的垂涎而放过了一些纳粹战犯。但是,这些不能改变这些战争主体上的正义性。当然,像一次世界大战、满清入主中原这些,虽然其中有一些东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其主体仍是统治阶层之间的利益争夺,不是人民利益的维护。所以其不能称之为正义。
2. 战争的胜利不取决于战争的性质,而是对战双方的实力(包括对战双方的决心、国家实力、战争组织等等因素)。或者说正义的战争不一定胜利。西班牙内战就是一个例子。朝鲜、东北的被占领也是一样的。
3. 战争的性质是不断变化的。这个意思是说同一场战争,随着战争的进程,性质可能会发生转变。比如二战,直到德国进攻波兰,我觉得都是无可异议的非正义战争(像慕尼黑协议就表现出了非正义性质),但随着德国野心的膨胀,战争的扩大,被占领国家人民的反抗改变了这场战争的性质。从一个帝国主义间的利益争夺,更多的体现了各地区人民的自主抗争。从而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现在具体到你提的例子。蒙古在民族整合和独立的过程时,主体是正义的,但有些方法是残酷的。灭金灭南宋则是其利益的扩张,主体就变为非正义的。虽然它取得了一时的胜利,但蒙古没有像清朝一样与比它强大的多的汉族或其他被占领民族融合,则最终被推翻。这也是蒙古被推翻时各地起义军能一呼百应的所在,蒙古的统治缺乏了正义性。而清朝像反清复明的口号能贯穿其统治的二百多年,也说明了其入主中原的非正义性质。虽然他与汉族做了相当程度的融合,但只要他不能与当地民族完全融合,存在着民族压迫,非正义的性质就一直存在。
秦始皇派兵进军岭南是帝国的扩张,主体属于非正义性质。所以秦朝灭亡时,秦国就失去了在岭南的统治权。其在岭南的军队也没能回秦国,参加镇压农民起义。从汉朝开始,对岭南的逐步开发,以及民族融合,才真正使岭南逐步的并入中国的版图。因为岭南人认同了中华文化,在中国人的概念里,逐步的岭南人也是中国人。经过明清两代,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在中国人的头脑里,没有你我之分,都是中国人。所以在抗日时,都当成自家的事情来处理。相似的,对比一下东北和朝鲜被日本侵略时中国人的情感反映,就可以感觉出中国人对这两个地方的感情还是有不同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有道理,看乌克兰、看苏联 小书童 字96 2014-07-30 11:13:11
🙂如果这么定义的话 哪一次学生运动都是非正义的 蓝蚊子 字70 2013-07-05 21:08:54
🙂一些问题 1 西斯武士 字62 2009-01-25 21:13:28
🙂【讨论】战争的性质是复杂的,没有绝对的正义和非正义
🙂我记得好像鲁迅恰恰反对学生去游行来达到政治目的的 4 夜月空山 字106 2009-01-17 02:42:00
🙂鲁迅恰恰反对学生去游行 coo 字36 2009-01-17 23:57:21
🙂这也难说 月光下的尘 字271 2009-01-16 08:53:18
🙂【没看懂】" 跑回来要赚钱机会的样子" 公鲨 字0 2009-01-16 08: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