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潜伏》背后的故事之青浦特训班 -- 忘情

共:💬26 🌺8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潜伏》背后的故事之青浦特训班

        

《潜伏》是近期热播的谍战大戏,剧中主人公余则成是民国二十六年加入上海青浦特训班,从此踏上特工之路的。

说起这个青浦特训班,那还要从“苏浙行动委员会”说起。

戴笠向来重视抓武装力量。37年8月初,上海洪帮智松堂堂主通电“请缨抗战”,号称有十万徒众可供点编指挥,戴笠认为大可利用,正好借此良机建立起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于是调集大批特务骨干前往上海,并积极筹措武器装备。

淞沪战事一起,戴笠亲自前往上海,与青帮头目杜月笙积极接触,二人就组建武装力量一事一拍即合。

8月底,苏浙行动委员会在上海成立,委员有戴笠、杜月笙、刘志陆、杨虎、钱永铭、张啸林、贝祖贻、张治中、宋子文、吴铁城、俞作柏等人。戴、杜、刘为常委,戴为书记长,负实际责任。书记长下设机要、总务、侦谍、军事、技术、调查、交通通信、宣传等八个组,由潘其武、王兆槐、周伟龙、俞作柏、余乐醒、文强、张冠夫、陈旭东分别任各组组长。

9月,苏浙行动委员会下属的别动队匆忙成立,共辖五个支队和一个特务大队,总人数约万人。其成员组成非常复杂,在各级干部中,既有调来的军校毕业生,警校毕业生,也有从南京特务处调来的约200余名中、高级特务,也有从张发奎部调来的下级士官;在基层人员中,青洪帮帮众,工人,青年学生,特务处在京沪地区原有的情报人员和工作人员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从各难民所雇来的流民。

戴笠发现基层别动队员中有不少是失学、失业知识青年,让这些宝贵的知识青年充当普通的战斗人员太过可惜,考虑到长远发展,戴笠决定在其中培训自己的力量。

11月初,戴笠决定成立青浦特训班,效仿蒋介石的做法,自己亲自任特训班主任,并亲自主持了开班仪式,并作长篇训话。特训班的日常工作由副主任余乐醒主持。

这个特训班因为开设在青浦城内西溪小学校之内而得名,其学员主要是别动队的中下级干部,共四百人左右。这个班主要是训练学员的战斗、爆破、侦察等基本技术。

至上海撤退时,青浦特训班开班还不足一个月,被迫由俞作柏带领,经苏州、溧水、繁昌、九江,于12月辗转到达了安徽省祁门县。兵荒马乱,沿途许多学员走散了,最后到达祁门时人数约为百人左右。这些人毕业后一部分被派往苏浙地区的各别动队残部任职,在别动队整合为忠义救国军后,大多数青浦特训班的成员都担任了营连级职务,成为了忠义救国军的骨干。而另一部分青浦特训班的学员则被派往上海,从事秘密活动。

抗战军兴,同时也是军统大发展时期。八年抗战中,军统前后共开办了八十余个规模不等的特训班,而青浦特训班则是其中的第一个。

由于抗战初期与敌伪对抗激烈,青浦特训班学员折损颇多,能够活到1945年的并不太多。所以在《潜伏》中,当戴笠在得知余则成出身于青浦特训班时,才会若有所思地对他说“二十六年,那还是特务处时期呀,你有点资格了”。

在《潜伏》里,余则成和李涯都是上海青浦特训班的成员,以这个资历,余则成在1945年刺杀李海丰之前只是个普通的外勤人员,历经八年抗战,军衔才为区区上尉,着实“进步”不快,这也许和他对国民党的幻灭以至于工作并不积极,工作成绩鲜有建树有关,也许和他那并不热衷于巴结奉迎的性格有关。

反观李涯,他的“进步”可比余则成迅速得多了,余则成还是个上尉的时候,潜入延安的李涯早就已经是中校了。

李涯这个人,有自己坚定的信仰,完全是信仰三民主义救中国,有能力,有手段,属于那种如果战败了会自杀的主,对国民党绝对的忠诚。从后来他在天津站兢兢业业的表现来看,这样的人在八年抗战中无论是对付日伪,还是潜入延安,肯定都很敬业,容易出成绩,晋升比余则成快,一点也不奇怪。

                      2009年2月7日

关键词(Tags): #青浦特训班(landlord)#潜伏(landlor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