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李白静夜思 -- apm43

共:💬27 🌺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改的好,山月过于突兀,哪里来的山呀?

作为儿童启蒙诗歌,前头不交代,后面突然冒出一座山出来,跳跃太大,对孩子的理解力是一种打击,感觉不好。

我生长在平原地带,到现在想象这个“山月”还是很费劲。又回顾了一下小时候学的诗,“山”都在比较远的背景中出现,如“一片孤城万仞山”、“窗含西岭千秋雪”、“轻舟已过万重山”,而且与上下句呼应自然,没有这么毫无征兆地跳转。

头一句还是“床前明月”,不管是“卧床”还是“井床”,总是生活中的东西,感觉应该是在城市或院落中。第三句一下子蹦出来个“山月”,好像一眨眼就到了荒山野岭里,哪里还有心情思故乡。

如果成长的环境中有山,可能有所谓触景生情之念,不过那样的话,下面这么写可能更自然:

山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有些东西实在是捧臭脚,专业文献上早就论证得清清楚楚的东西,非要出口转内销,才能销得出去,而且这一回来,就是要臭八百里,把中国文化教育腌臜一圈才算完,网上的一些言论已经出现这样的苗头。日本还用繁体字,穿改良唐服,像唐朝人一样睡地板呢,是不是证明他们才是文化正宗?自己的文化自己做主,扬弃均在我手。有些人不是“改不改“的问题,是骨头“该补钙”的问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