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春运轶事(13)下套 -- 忘情

共:💬103 🌺20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我在什么部门什么职能不重要

计划单列市本身不说明什么问题。我说的“天高皇帝远”是指这家单位本身是不是“天高皇帝远”。

举个例子来说,交通局下属有客运管理处,负责人叫“处长”,但这是一家(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在我所在的城市里,客运管理处办公的地方并不和交通局放在一起,而是有另外独立办公的地方,职能也相对独立。

再比如本市某委办下面有很多直属的事业单位,比如什么行政受理中心、质量监督中心。。。。。等等,这些单位都是处级单位,负责人叫主任、总裁、队长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单位也都在外面独立办公,职能也相对独立。

我说的“天高皇帝远”就是指这些单位,这些单位大多独当一面,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项职能,而由于与本部相隔较远,对干部的考评、提拔,相关的人事部门难以就近进行经常性的了解,所以该部门主要领导班子或负责人的意见才会起到比其他单位更大的主导作用。

所以,你说的那种把刚工作一年的小姑娘直接提拔为科长的情况,多见于上述这类单位。

但这种情况绝对是不多的。所以我才说发生这种情况,要么是天高皇帝远,要么就是上级部门对这家单位的管理过于混乱,也有可能是部门领导过于跋扈,这些可能性都存在,但发生这种事情,绝对是小概率事件。因为这是体制内自在的运行规则决定的。

不要以为国有企事业里提拔起来的都是靠背景和关系。

背景和关系的因素当然有,而且肯定有,但具体到个人,自身的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两个能力、风评都差不多的人,当然是有背景和关系的人更容易胜出,其中既有某种“人情”的因素,也有实际的作用,因为其背景和关系,可能带有某种今后更为有用的人脉,对工作的开展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便利。

背景和关系确实是重要的加分因素,但在这样的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会把失败完全归咎于对手的背景和关系--“还不是因为有关系”。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总不能因为其可能自己都不甚介意的背景和关系,就不允许提拔吧?

其实你也是仅仅以自己的经历来进行推定,如果这样的话,我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了解或经历进行推定--

我曾经供职过的一家事业单位,有几个从本单位提拔起来的处长:

A,男,60年代中后期生人,外地人(具体哪里忘记了),没听说有什么背景,在原处长调走后,提为法规处处长,后自己辞职出去当了律师,但辞职的原因是嫌赚钱少;

B,男,71年或72年生人,山东人,算是我学长,89年那会儿正赶上88,没掺合,90年代中期进入本单位,从处里的普通科员做起,大概在01年或02年提处长助理,期满后为副处长(无处长);

C、男,71年生人,程序员出身,由于本单位技术人员嫌钱少耐不住,流失较为严重,大约在02年左右被招募,此后因其技术能力较强,牵头开发了两套应用系统,在已有两名副处长(其中一较年长近退休者为主持工作)的情况下,被提为技术处长助理-副处长,处内其他老人马也没什么意见。

D、男,77或78年生人,法学硕士,湖南一个小县城人氏,在本单位至本市某大学招聘时被重点推荐,大约02年招入,09年被提拔为执法处处长助理(实际主持工作)。

这家单位,总共只有八个处室,以上这些人,都没有什么“背景和关系”,除一个离职赚钱去,其他均为现职。这些人无论能力还是风评,都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那么,你又如何解释我说的情况?

还有,你说你见过某个部门除了处长是男的,其他都是女的,这能说明说明呢?你的意思是这些女的都和这个处长有不光彩的关系?或者说以这个一个个案来推定这是整个体制都存在的问题?(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建议你自裁呢?)

这么说吧,我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处,一度全是男人,号称和尚庙;隔壁一个处,一色全是女人,号称尼姑庵;我曾经在工作中还碰到过一个部门,除了一个女处长,整个部门都是男同胞。你认为这是不是可以说这些男同胞都是女处长的“男宠”?

外企的事情不多说了,我见过喜欢借出差机会找小姐的,几乎全部来自外企,这和工作部门也没什么关系。当然,我对这些人并没有什么恶评,其中有些还是我很好的朋友,他们自有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既有个人的喜好和选择,也有本身的工作环境缺少相应约束的关系--相对于体制内来说,体制外的大多数企业更关注利润和效益,至于员工个人的私德与生活方式,并不是非常看重,只要没惹出严重的事端来,不会给予过多的干预和制约,了不起开除、辞退了事(当然,我也不排除有些企业对企业文化和风气抓的比较紧),而在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来说,还有许多“创建工作”,如精神文明建设,一旦出了这种事情,单位及领导荣誉会受到极大影响,而对“政绩”同样会造成冲击--比如,某家单位正在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不说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至少不要出什么丑闻吧,但是,万一有个该单位的员工在外面叫小姐被抓了,单位领导绝对会恨不得一口咬死他,而此人的结果,要么是被作为严重违纪开除,即便留下,如果没有特殊的变故,多半也是混吃等退休,没什么前途可以指望了。所以说,这种体制内外的各种软约束、硬约束是完全不同的,也是我说的,这是体制自在的一种规则决定的。。

体制内当然也有做的很过分的事情,比如你说的招待大学生嫖娼,但还是不要以偏概全的好。

另外,恕我冒昧猜测,你当年那些辞职的同学,或许多是学理工科或者偏技术出身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觉得呆不下去,另谋高就,我觉得是完全正常的。

我觉得这和理工科的固有思维方式有一定关系,呵呵,这个可能要得罪河里其他学理工科的XDJM了,但我说的是“理工科思维”,这个一下子很难说清,但其中可能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 学文科的当然也有缺陷,但在机关事业单位(或者扩大到体制内),可能还是学文科的人更容易生存和发展。

一个最好的工程师或者程序员,很有可能仍然只是一名工程师,而走上领导岗位的,需要的是管理、协调各方和变通的能力。

再说,你那些同学们毕业三年后就先后辞职了。这个也不说明什么问题,如果是大学本科毕业,三年后也不过是二十四五岁,刚出校门的青年,自视甚高,恃才傲物总是难免的,三年时间未必能学会磨砺锋芒,说难听点,对很多大学生来说,三年时间给他完成从学生到“职业生涯最底层”的角色转换都不够。

而偏技术的人往往会觉得凭自己的一身本事,完全有能力赚更多的钱,更多地自我实现,离开也很正常。

我当年同批进入的应届大学生,学技术出身的,全部离职,但不是三年后,而是短的不到半年,长的不过一年,原因无他,IT公司可以给出更高的工资,其中绝没有什么“没背景,只有干活的命”之类的想法。恕我直言,工作短短三年,就有这种想法,本身就说明心态有问题,位置没摆正,未免太高看自己了。 如果不能扭转这种心态,机关事业单位自然是不适合其长待的,早点离开做一份适合自己的事情才是正经。

但以此来反推机关事业单位全是凭背景和关系,而不是主要依据自身能力这样的“一片黑暗”,肯定是荒谬的。

请再恕我直言,你多少在我面前有点摆老资格,不过,我自信在这方面比你了解的要更多一些。(只是隐隐的感觉,就直言了,没冒犯的意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