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们走在光辉的五七道路上 -- 镜山口

共:💬90 🌺2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卫星上天 赤脚下地

卫星上天 赤脚下地

当地领导为外交部五七战士举行了欢迎大会, 附近的老乡来了很多, 我们全体出席. 我时至今日就记住他说的一句湖南腔:"欢迎从北京来的各位中央领导来指导工作!" 哈, 平生只此一次荣幸的当了回"中央领导". 那时节北京来人可是满稀罕的. 谁不想去北京啊. 不是有首新疆老汉唱的<<赶着毛驴儿上北京>>吗. 话说回来, 我们这支队伍里老革命可不少, 干校领导王国权曾任热河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政委。1957年,被调往外交部工作,历任中国驻民主德国大使、波兰大使兼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方首席代表。当年外交部成立时, 老毛说"重起炉灶", 从军队上调了不少将军级如耿飚姬鹏飞当大使(忠诚信任是第一位的). 象黄镇, 没军衔, 可至少是中将级. 袁仲贤可谓是老资格了。他是黄埔一期毕业. 李克农副部长是上将, 仲曦东是少将. 总理在重庆和南京搞统战的一批人是中坚. 会外语的象我父母这一拨上海圣约翰毕业的做具体工作. 原国民党外交部留用人员很少.

比起他们, 我们平水公社点有官更大的, 姓陈, 是部长. 错拉, 不是陈毅陈部长, 是陈不长. 他也是老资格, 特矮, 我们小孩子都叫他陈不长. 他还真答应, 笑眯眯的, 一点不生气. 有的人就生气, 是小刘. 小刘年纪不大, 可非要别人叫他老刘, 不叫不高兴. 于是大家折衷, 叫他小老刘, 算是把他心情抚平了. 一波刚平, 一波又起, 阶级斗争新动向. 一位母亲不满我们给她儿子起的外号, 说是不符合党的政策. 年记大点儿的河友知道高玉宝写过一本<<半夜鸡叫>>, 我们给她儿子起的外号就地取材, 叫周扒皮. 取者无心, 听者有意, 女同志恰巧评的地主出身, 惹祸了. 这外号取的够损的.

五七干校的主要任务是对干部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 同时要清理阶级队伍, 清查5.16份子. 我们学生的一个任务就是'看守'反革命. 院落侧面单间住着'反革命'田XX, 我们几个孩子握住演出小节目的木棍作'武器', 看了他一夜. 其实我们在外面熬夜聊天, 他在里边睡觉. 那个年代, 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唱歌, 快板书, 三句半, 样板戏等等. 在那个欢迎大会上大概是我唱的<<智取威虎山>>选段: "老乡,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来到深山...", 也许是别的孩子, 总之, 这段很有名, 大家都唱. 我们还专门走村串户给老乡演出. 湖南山村不象北方, 老乡住的散, 有的住山顶. 我们宣传队翻大山越险岭, 不辞劳苦送节目到山顶. 老乡感动极了, 把年货摆到桌上让大家吃, 又端出自酿的醇香米酒给大家喝. 我记得下山回家的路上每人都背点柴活给伙房做饭用. 畸曲不平的山道非常狭窄, 耳边传来山涧潺潺溪水声. 有两位不知米酒后劲大, 喝多了, 快到家时开始犯晕, 从田埂掉水田里了!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升空,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21时50分传回了《东方红》乐曲,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km、远地点高度2384km、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 68.5°、绕地球一圈114min、卫星质量173kg、用20.009MHz的频率向全世界播送《东方红》乐曲,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太空时代(网上文摘)。那天晚上我从半导体声音机听到的人造卫星传来的《东方红》乐曲. 领导决定排队出去敲锣打鼓举着声音机向老乡们宣传这一重大成就和普及人造卫星常识. 折腾了一夜, 好不热闹.

茶陵以产茶著称, 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干校在虎踞山的茶山场是干部进行劳动改造的主要场所, 每年都要采茶大会战. 我年记小, 主要是参加宣传队加油助威. 看过电影<<英雄儿女>>的知道王成的妹妹王芳在炊事员做饭的时侯在一旁演出鼓劲, 就是那情景.

重体力活不让干, 我就挑水. 平时用水要到院外的深水井打, 挑回家. 一开始, 水总是打不上来, 水桶漂在井水面上. 后来才知道抓井绳的手要抖手腕. 用扁担也有讲究, 上肩后要找前后平衡, 脚步要稳. 理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意思了吧, 这是<<红灯记>>里李玉和唱的.

干校的院子是封闭的, 晚上门就关了. 不过时不时的能看见夜里发光的鬼眼, 够可怕. 其实是老乡家(或是无家可归)的狗. 我们可找到乐子了, <<地道战>>里说的, 关起门来打狗, 堵住笼子抓鸡. 伙房的墙边全堆的是老乡卖给食堂的木头段, 正合手. 大家人手一个从四面八方合围, 一通猛打, 打的它吱哇乱叫, 最后打开门, 放它一跑了之.

毛主席说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 刚开始, 我在附近的大队小学读书, 每天最怕的是要走一条街, 为什么呢, 还是狗! 那年月城里不兴养宠物, 只在动物园见过狗. 农村就不同了, 老乡家几乎都养狗. 这些狗见了我们这些生人, 来上劲了, 一个劲的叫, 还一群往上冲(不象美国, 没有狗链子). 赶前面, 后边上, 赶坐边, 右边跳, 真把我们吓的够呛. 我们只能男生护着女生, 且战且走. 等我们和老乡的孩子熟了, 打成一片了, 才好起来. 到后来, 我们和狗也成朋友了. 大队小学是混班上课, 高年级坐一边, 低年级坐另一边, 一个老师给两个班上课, 给高年级讲完, 布置做业或复习, 然后再给低年级讲, 条件非常差. 过了一阵, 我们转到公社小学读书, 要走很远, 但学校条件好一些. 上学的路上要穿过许多水田, 干校的孩子经常摔跤, 掉水田里. 研究表明, 干校的孩子穿鞋, 老乡的孩子光脚, 光脚的胜过穿鞋的. 一不做, 二不休, 我们也光脚!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可困难吓不倒英雄汉. 光脚踩进泥土里还好, 但出门先走一段沙土公路, 脚扎的疼啊, 脚面还特痒, 难受极了. 水田里走虽容易, 但有蚂蝗吸血, 如被咬上拔不出来, 只能拍打, 把它震下来. (后来听老毛说)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终于我们个个都成了赤脚大仙. 不过有一个后遗症, 我的脚比一般人宽, 比一般人短, 在美国只能买New Balance的鞋穿, 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要付出代价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